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冯雪松:寻找方大曾 一直在路上

孙海悦
2016年09月30日16:01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冯雪松:寻找方大曾 一直在路上

  ■声音

  写作《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的过程是再一次的出发。冯雪松觉得,自己所寻找的已不再只是方大曾本人,而是他的精神,他的那种可以超越时空影响当下的精神。

  冯雪松“寻找方大曾”这件事至少具有“三重寻找,三重宣示”的意义:寻找和宣示新闻理想,寻找和宣示史家责任,寻找和宣示亲情与大爱。新闻理想和职业精神造就了方大曾,冯雪松在寻找方大曾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史家责任和治史正道应该大力宣示和提倡。

  舅舅为人所知的短暂人生,像是一朵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小浪花,寻找他的踪迹犹如大海捞针。我非常钦佩冯雪松先生的敬业精神、勇气和才华。从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到《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我深深地感觉到,舅舅回家了。

  佩服我的好友冯雪松,真不简单!没有新闻记者的触觉,没有孜孜以求的信念,小方终究还是不见天日。我们要珍惜这位前辈为新闻事业的无偿付出、无私奉献。这种精神,是荣耀,是丰碑。

  两代新闻人的对望。李刚 摄

  在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拍摄中,冯雪松(左一)与方大曾胞妹方澄敏(右一)。陈申 摄

  方大曾发表在《良友》杂志上的前线报道。 资料图片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封面。

  79年前的今天,《大公报》发表的《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成为一位25岁战地记者的绝唱。

  这位消失在抗日前线的新闻记者方大曾,与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导演冯雪松,通过一场穿越数十年的寻找追随,实现了两代新闻人的情感交集与精神交汇。

  从纪录片到图书,从纪念馆到公益计划,跨越影视界、出版界、文学界、学术界的“方大曾热”,聚合成为兼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现象级话题。

  一份传真引发的寻找

  方大曾是谁?

  方大曾,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与同时期的范长江、徐盈等人同负盛名,被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1912年7月生于北京,毕业于中法大学经济系,笔名小方。经范长江推荐,方大曾被《大公报》聘为战地记者,陆续发表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等战地通讯,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1937年9月18日,他在保定写完《平汉线北段的变化》由蠡县寄出,自此再无消息,失踪时年仅25岁。

  62年后的一份传真,使方大曾从历史的尘烟中逐渐显现,也改变了冯雪松的新闻生涯。

  1999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不满30岁的冯雪松在办公室发现一份传真: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的陈申表示,该社拟将方大曾作品和世人对他的回忆合编成《方大曾的故事》以示怀念,希望合作推广该书。

  传真上寥寥数百字的说明,撩动了冯雪松沉浸于父亲患上绝症的心力交瘁却依然敏感的“新闻神经”。这是一个纪录片工作者除却“命题作文”之外而生发于心的本能冲动。

  不久后,在陈申的帮助下,冯雪松见到了方大曾胞妹方澄敏。这位时年85岁的老人那无助的表情和涟涟的泪水,以及悉心保留下来的方大曾的837张底片,让冯雪松忽然被一种特殊的力量所牵引。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寻找方大曾,让消失的方大曾重现。

  守心者静。为了解读抗战初期一个人的命运与一个国家的遭遇,发自一个新闻工作者本心的责任,冯雪松开始了一场身似浮沉心似水的寻找。

  一腔热诚践行的宣誓

  相机留影笔如刀。方大曾始终把镜头对准劳苦大众,文章字里行间显露着一个年轻人于动荡之中的沉重思考。近80年前,“硕壮身躯、面庞红润、头发带黄”的战地记者小方的描述,足以令每个新闻人乃至中国人思绪飘飞、壮怀激烈:“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带着深切疑问和热切神往,冯雪松开始梳理方大曾的生存环境、工作方式、思想脉络和时代背景。在网络并不普及的当时,他在4个半月的时间里埋首于北京图书馆旧刊库,在上世纪30年代的书山报海里查找方大曾的名字,“每查到一次就欣喜一回”。当《卢沟桥抗战记》《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集宁防空演习》《血战居庸关》《抗战图存》等通讯和照片被陆续找到,方大曾的战地足迹也隐约浮现。

  “倘有一线可能,就要尽百分力量寻找。”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到蠡县,从史志办、博物馆到相关新闻单位,冯雪松严格选取当年方大曾出现过、采访过的地方重走、寻访。他甚至查阅当年同一时期的气候,在同样的暑热里感受方大曾当时的汗流浃背,只为最大程度地还原方大曾消失前采访的情境。

  20万字的工作笔记,40小时的资料素材,4000公里的行走,对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的访问,汇成了两版《寻找方大曾》纪录片。“方大曾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民众命运的同情者、国家兴亡的关注者。由寻找到追随,方大曾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保存国家历史的价值,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的源泉。”如同穆青遇到了焦裕禄,冯雪松将自己与方大曾的相逢看作是职业生涯的感动相遇和互相成就。

  守念者定。冯雪松的16个寒暑,已经深深烙入方大曾的印记。常人难及的“冷板凳”和“笨功夫”,让冯雪松与方大曾心气相通、身心交融。

  一部补白新闻史的著作

  “没有人比冯雪松更了解小方!”2013年,已经退休的陈申在上海遇到出版界的旧友,提起挂在心头20多年的方大曾的故事,旧友立刻表示可以将其列入选题。陈申兴奋地向他推荐了冯雪松。

  “这书出来谁看啊?”“把材料堆出来就行,取易不取难”……面对种种质疑和“好意”,冯雪松再次选择了一条不好走的路。寻找新线索、补充新材料,一直伴随冯雪松3个多月的写作过程。他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社长周皓对这本书的编辑和推广极尽心力。“在出版界普遍面临生存压力的今天,让失踪70多年的方大曾以图书的形式重现于读者面前,足见周皓社长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成事的魄力。”

  这本于近日斩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报告文学奖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目前已经第5次印刷。该书责任编辑姚琴琴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出版社4楼会议室第一次见到冯雪松的场景。“他对我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不仅仅是做一本书,我们要发扬小方的精神,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小方。”姚琴琴说,冯雪松捐出全部版税,拟设立“方大曾基金”,用以鼓励有责任、有担当的年轻新闻人。

  “你干了件大好事!这个人我都不知道!”2015年2月,冯雪松到新闻传播学界泰斗方汉奇家中拜访时,方老一见他的面就说。他还对冯雪松表示:“范长江与方大曾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

  目前,冯雪松已接到相关部门的邀请,拟将“方大曾”词条编入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用方汉奇的话说,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方大曾就“修成正果”了,冯雪松“寻找方大曾”这件事就“功德圆满”了。

  守正者尊。寻找历史的切片,还原真实的图景。中国新闻史上的空白,因冯雪松的操履笃实、力行拓新而写入篇章。

  一个追问引燃的星火

  一次相遇,一生相随。在冯雪松的大力倡导下,2015年,“方大曾热”的星火已经燃向全国——

  3月,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日报》社长陆波提出,以中宣部、中国记协的名义纪念方大曾;

  5月,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召开,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指出,方大曾和冯雪松两代记者的精神今天更应弘扬;

  7月,冯雪松提议设立的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

  8月,《方大曾遗作展》及《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繁体字版首发式在澳门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出席;

  9月,“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启动,计划在20所大学进行演讲……

  “我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小方的形象。”目前,已经有人找到冯雪松,计划把方大曾的经历拍成话剧和大电影。冯雪松表示,自己对此会严格把关,让观众最大程度地了解真实的方大曾。他还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准备研究方大曾的朋友圈。可以想见,那是一个资料更为匮乏、发掘更为艰深的过程。

  寻找方大曾,是冯雪松始终放不下的心事,也成了更多人的共同心愿。如今,在名为“方大曾朋友圈”的微信群中,天南地北的人们在小方的感召下交流感受、畅谈理想:有人正在制作方大曾的雕像,有人酝酿开发让孩子们重走方大曾战地足迹的路线和计划。

  记忆是路标,它不仅明示着我们的来路,还暗示着我们的去程。正如冯雪松所说,寻找方大曾,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也是由媒体人进行的一次历史书写。“物质只能留在从前,精神却将穿越时代。真正的纪录片和图书,都应该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和力量。”今年6月,中国新闻史学会将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授予冯雪松,以表彰他16年来为寻找方大曾所作的不懈努力及对中国新闻史的突出贡献。

  守身者洁。寻找方大曾,已经成为冯雪松和与他共同追随方大曾的同路人超越职业行为的不渝信仰。

(责编:燕帅、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