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将播大型电视纪录片"长征" 英雄史诗全新呈现
电视纪录片《长征》总编导、制片人闫东(左)带领工作人员采访92岁的老红军万曼琳
秋风瑟瑟,雁阵惊寒。1934年10月16日,平日里冷冷清清的江西于都河码头,突然繁忙起来。一队队脚步匆匆的红军集结到这里。受周恩来委托,病中的毛泽东躺在担架上组织架桥,搭浮桥用的全都是老百姓的门板。于都全县800多条船也全部集中到河边。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红军每天晚上架通浮桥过河,次日凌晨再拆除。不但战士,连干部都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更没有考虑哪一天反攻、什么时候会师之类的问题,就是随着部队走。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8集大型纪录片《长征》中,对这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的起始的描述。10月13日起,这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拍摄的纪录片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几十年来,涉及长征的影视作品有数百部,这一部有什么特点?本报记者采访了该片总编导、制片人闫东和总撰稿江英。
用真实的材料还原历史
闫东介绍,正式开始创作之前,他先组织所有创作人员,花费数天,对几十年来纪念长征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集中观摩,博采众长,争取在前人基础上再攀高峰。“这个功夫下得很硬。”江英说。
从今年5月23日到7月25日,摄制组兵分5路,分乘30辆越野车,分别去往红军长征的十几个省,最终用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行程5.4万公里,完成了前期拍摄。不但拍摄了所有长征路上的战役、会议发生地等重要遗址,也爬了雪山,过了草地,山的苍茫、河的湍急、雪野的酷寒、深陷草地的危险境况,都一一记录呈现。
该片最着力拍摄也是最令人瞩目的,是出镜的百位老红军集体完成了最精准的长征历史表达。他们中约50位采访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来自闫东30年纪录片生涯中的积累,另外49位老红军则是这次集中采访拍摄的。对老红军的抢救性采访,闫东一开始就高度重视,用足力量,“他们坐在那里就是历史,不开口就是历史。”接受采访时,他们最年轻的92岁,最大的106岁,有的如今已经作古。其中有原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战士。片中也采用了近40位革命前辈的回忆录。“我对群体口述历史有独特的理解,这种手法可以将宏大历史和微观细节融汇在一起,讲好我们大家似乎熟悉又非常陌生的历史。”老红军的神态、语气、讲述的内容,营造了纪录片真实的历史气氛,大大提高了该片的吸引力和可信性。
江英说,老红军不仅仅是当事人,而且是见证人,不少人后来成为高层领导,他们从宏观的角度,从军事专家、指挥员的角度,对历史和当时的军事行动进行评价,得出了许多难能可贵的结论。
用当下的视角解读历史
观片可以发现,这部纪录片强调当下性、针对性,对史实的撷取、剪裁以此为中心,十分精当。片中呈现的历史,常常都在跟今天对话,无论鸿篇大论还是寥寥几笔,往往跟今天相对应、相关联。闫东举例说,第四集《战史奇观》结尾写到:“战争的较量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民心的较量。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将寸步难行。”这是为第五集《民心所向》破题,更是我们今天一直在强调的。
江英指出,该片从开始就确定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即紧紧围绕近年来中共中央的有关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结构全片,所以,首先该片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其次,在学术上对大历史的阐述也比以往向前推进了一步,比如第八集《永远长征》讲到陕北既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红军投身抗日战争的出发点;长征不仅是退却,而且是向抗日前线的进军;第三,在具体史实的深入考证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对遵义会议的展现和有关史实细节的叙述,比以往深入,时有洞见。
该片有一个新颖而精妙的结构,谋篇布局上主要沿着长征路线讲述故事,全景式描述了长征的历程,这从各集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第一集《英雄史诗》、第二集《路在何方》、第三集《伟大转折》、第四集《战史奇观》、第五集《民心所向》、第六集《雪山草地》、第七集《百川归海》和第八集《永远长征》。但每一集又是独立的专题,结构上互相关联,不但按照时间线索和敌我斗争的逻辑线索对长征做了整体描述,每一集又各有主题,构成了近年来所强调的长征精神的几大方面,结构上下了很大工夫。8集的篇幅有6集讲长征本体,第一集和第八集是综合性论述,特别是最后一集,以一半的篇幅说明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把我们的新长征跟前面做了衔接。
具有较强文学性和感染力
该片不但具有理论含量、史实含量,而且也具有文学含量、情感含量。全片叙述语言很有感染力,穿插的毛泽东诗词,版画、油画、漫画以及遥感动画、航拍画面,与理论阐述、史实呈现等融为一炉,激情澎湃,撼动人心。
闫东介绍,该片的主创人员,除了纪录片拍摄团队,还包括各方面专家,如中共党史专家、时事政治研究家、军事历史学家、历史考据专家,还有文学家和传媒人士。除了多次的专家论证,团队里也有很多年轻人,为该片提供了可贵的创作视角、创意角度。
江英说,思想与情感对一个片子而言是相得益彰的,“因为思想本身就能够促进情感,情感又能够促进观众对思想的理解。”比如第六集《雪山草地》,通过老红军的回忆和大量史料,展现了过雪山草地时的情景,悲壮凄恻,但充分体现了红军心目中“信仰的力量”,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用多种手段加强国际化表达
闫东表示,希望打造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让中国的百姓甚至让全世界的人了解长征。他透露,纪录片《长征》共400分钟,他正在与澳大利亚野熊团队联合制作一个100分钟的《长征》国际版,将在海外播出。
在创作时,该片就十分注重国际化表达,注意采撷国际性的内容,如在结构上开篇第一集就给长征定位,进行综合评论,融入历史上长征的国际化传播的内容。有关长征,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写过《神灵之手》,美国记者斯诺写过《红星照耀中国》,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写过《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还有许多外国人曾来华采访报道长征,留下海内外脍炙人口的文字。长征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闫东希望,《长征》不仅能把长征的故事讲给中国人听,也讲给外国人听;不但把长征精神刻在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也要更深入更普遍地走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苗 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