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高贵冷艳”公众就想笑
有人说,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不再需要职业评论员了。这种看法是肤浅的,职业评论员是不可替代的。你有自媒体,能写评论,甚至篇篇阅读量10万+,成为网红级写手,但你不一定具备评论员的素养。评论员的一个核心素养就是:好好说话,说人话,站在公共立场平和地表达“理中客”观点,既没有迎合民粹情绪的草民腔,也没有“高贵冷艳”的精英腔,既不感性泛滥充满文艺腔,也没有过度理性的上帝视角,总能在理性与感性、常情与常理、精英表达与大众认知间找到一种平衡,不一惊一乍,不标新立异,不走向极端,不迎合某个群体,立于中流做一个公正的旁观者。
职业评论员在公共机构和理性训练中形成的这种平衡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时下网红评论很火,动不动就10万+,但很多评论读着总感觉不对劲,跟普通人认知的常情、常理、常识有一定的距离,虽有一定的合理性,却总会把那么一点儿合理性推向极端,以真理在握的绝对口吻和粗暴方式说出来。这样的评论能在情绪传播中迅速赢得很大的阅读量,却经不起事实和逻辑的推敲。比如,有一种以“高贵冷艳”姿态示人的评论就让人很反感。
比如,大众表达朴素的爱国热情,这很正常。爱国是一种本能,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或在某个特殊的全国性节日,民众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热爱,这是人之常情。可立刻会有一种“高贵冷艳”的评论出来嘲讽这种爱国表达,仿佛大众都是被“洗脑”的,而自己才是清醒理智的。喊爱国的都是肤浅、谄媚的,像自己这样永远保持一种批判的、攻击的、反对的姿态才是高贵的。评论可以指向那些非理性的爱国方式,可以痛骂那些抵制的、砸车的、搞内耗的,但对普遍人正常的爱国表达应该尊重。
比如,一位享有盛誉的文化名人去世,网友为表达哀悼,在微博、微信里给逝去的名人点蜡烛。立刻会有人站出来批判普通人点蜡烛,称其是跟风或者是附庸风雅。这也是典型的“高贵冷艳”,以跟大众不一样来显示自己的精英姿态,以批判大众来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大众并非不可以批判,但大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应该尽可能地将矛头缩小为精准的个体,而不是一棒子打倒一群人。
比如,魏则西事件发生后,在批判了相关企业、医院和部门后,有评论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得了绝症,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不惜一切代价治疗,还是顺应自然规律?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医学是有限的,也是不完美的。虽然医者的技术追求是永不言弃,但这并不代表医者具有起死回生之力。因此,尊重自然规律,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坦然地面对生与死,是最理性的选择。”多冷漠的判断啊,这样的观点未必是错的,但这是人之为人所做不到的。人都怕死,让人得了绝症后别去治而“坦然面对生死”,就是“高贵冷艳”的上帝视角。
再比如,今年南方洪灾中,湖南某地发生溃口,紧急中只好用卡车堵决口:身系安全绳的抢险人员驾驶着载满麻石的卡车驶向溃口,在卡车坠入溃口前跳下卡车。应该说,这是紧急情况下非常无奈之举,就像当年九江决口时沉船堵决口一样。有评论批评了这种方式,质疑:“说好的科学抢险呢?”甚至质疑:“以‘敢死队’之名冲向溃口,是不是一种现场作秀?”不在场者无法感受到现场的危急,这种“高贵冷艳”的评论不仅让人反感,还会成为笑话。
“高贵冷艳”的评论主要源于以下几种创作态度:其一,刻意标新立异,非要跟别人不一样。其二,自诩精英,非要显得高大众一筹,在大众面前表现智识优越感。其三,认知上有缺陷,不接地气,缺乏与常情、常理、常识共情的能力。其四,吸引眼球,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想追求爆炸性的争议效果。职业评论员的理性训练,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克制这种“高贵冷艳”不接地气的毛病。
评论不是快餐,不应该只有一两天的生命,不应该只追求几个小时10万+的爆款效果,而应该经得起理性的审视和时间的考验。“高贵冷艳”的评论更容易速朽。坚守常识,立于中道,好好说话,评论才会更有生命力。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