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圈正悄然变化 制作流程商业模式渐入佳境
左上图 消费者跟乐迪机器人互动。
右上图 网名为“四刀辉彰”的配音演员正在配音。
左下图 图灵机器人公司的老总展示最新研发的二代机器人。
右下图 电影《疯狂动物城》角色“树懒”的配音演员展示该电影导演为他手绘的树懒画。
本报记者 佘 颖摄
去年的《大圣归来》火了,今年的《大鱼海棠》栽了。但是在聚光灯之外,中国动漫圈正在悄然变化,无论是制作流程还是商业模式,都渐入佳境。
颠覆流程——
从先画画到先配音
“介绍一下,我是机器人大白,他是树懒闪电,角落那个女生就是《十万个冷笑话》里的哪吒。”近日,在北斗企鹅工作室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几个动画明星的“声音”。说话的郝祥海是北斗企鹅公司的营销总监,跟他一起的藤新和山新分别是公司的“头牌”男女配音演员。
长期以来,配音演员对动画的重要性都被低估了。“为什么美日动画中,角色的嘴型能够跟声音配合得天衣无缝?”郝祥海说,“那是因为先由配音演员们根据台词和场景表演,后期再由原画师们根据配音视频和声音进行绘制”。如果是大制作动画,甚至会动用表情捕捉设备,捕捉演员配音时的表情,方便后期绘画过程中模拟脸部肌肉动作。
换句话说,美日动画是配音演员演出来的。而在国内,过去的大多数动画都是先制作图像,然后打包给配音演员后期配音,观众看到的就是动画角色的嘴巴一张一合,跟声音基本脱节。
“在低幼儿看的动画片中,这个问题还不严重,谁会在意喜羊羊说什么呢?”藤新快速干脆的声音跟慢吞吞的树懒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是像《疯狂动物城》这样的全年龄动画就要经得起细致的检验”。
国产动画的改变是从《十万个冷笑话》开始的。郝祥海记得其中的河神角色,只有几句台词,人物造型干脆就是火柴人,导演只提出要一个“很欠揍”的声音。他琢磨很久,“演”出了一个轻声微笑说话的声音。这个出场不过数次的小人物成为了《十万个冷笑话》中的经典,还有网友专门制作了河神视频特辑。
《十万个冷笑话》是我国全龄动画的爆发点,也是动画制作方式的拐点。此后北斗企鹅的业务一路看涨,短短几年就成为我国最大的动画配音团队,垄断了国内近60%的动画配音。郝祥海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高质量动画大都已采用先配音后制作的方式。
记者也就此采访了我国最大的动漫公司奥飞娱乐。“目前配音和动画制作的顺序没有完全固定的先后顺序,不同项目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奥飞娱乐旗下原创动力动画部副总监黄晓雪介绍说,“但先配音再制作动画,在感情表达、人物细节展现上可能更到位”。
据了解,奥飞娱乐去年推出的《超级飞侠》就采用了先配音再制作动画的方式。效果显而易见——现在网上还有人在追问这部动画片的配音是谁,甚至能精确到每一个角色。
身为配音圈的龙头,北斗企鹅刚刚拿到了一笔千万元级别的天使轮融资,用于业务拓展和配音演员培养。“我们想把他们推到前台,像在日本一样,成为能接广告代言、开演唱会的大明星。”郝祥海经常跟朋友们探讨中国动漫的产业链,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把配音产业做大,动漫的盘子也会跟着扩大。
逆向输出——
将公司开到全世界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的中国动漫曾经纵横四海,今天的中国动漫人一直梦想重现昔日辉煌。近两年,他们一步步朝着日本、美国动漫的心腹地带挪动。
2015年8月,曾经出品过《十万个冷笑话》的有妖气公司推出了日语版《雏蜂》动画,通过Youtube等视频网站在日本公开放映。开播之前,有妖气首席运营官董志凌曾经接受记者的专访,强调这是近年来国产动画首次登陆日本。但他也承认《雏蜂》的制作水平仅为日本主流动画的普通水准,并不算超级佳作,只是想在日本市场上发出中国声音。
《雏蜂》在日本市场不算很成功,但有妖气被奥飞娱乐收购后,背靠奥飞强大的国际资源,作品也有了更大的舞台。最新消息是《雏蜂》作品引起了《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的强烈兴趣,有望由其操刀改编成为大电影。
如果说《雏蜂》是在玻璃墙上打了一个眼,那《从前有座灵剑山》就是砸了一个洞。今年1月,这部由腾讯动漫、绘梦动画和日本动画制作公司Studio DEEN联合投资制作的动画成为首部登陆日本电视台的中国动画。DEEN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动画公司,当年的《福星小子》《乱马二分之一》《万有引力》都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作品。可惜这部动画打着“国内二次元产业逆输出先锋”的旗号,但收视用二次元的话说,“扑街”了——在当季动画收视率里,排名倒数第二。
根据记者的了解,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版灵剑山动画在国内著名的二次元兴趣网站Bangumi的评分是5.5分,豆瓣上的评分是7.0分,按照这两个网站的评分系统,也就是“还行”。
日本网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不懂修仙、练剑,而且对灵剑山的制作水平也持怀疑态度。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也有网友表示“实际内容还是很有趣的”。
有了先行者的探索,日本网友对中国动漫的认知度显然上了一个档次。今年7月,中国动画《一人之下》终于成功登陆日本黄金档,首开先河。
期望中国动漫彻底拿下日本观众肯定不现实,但是就像董志凌说的,在合作中中国动漫可以学习到日本动漫的制作经验,今后可能是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的制作团队。
在这条路上,奥飞娱乐走得更快——他们早已不满足于输出成品,而是干脆扎根海外。目前,奥飞娱乐海外业务覆盖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还全资收购美国婴童出行品牌Baby Trend,参股美国451传媒集团、韩国FunnyFlux公司、日本角川游戏,并与孩之宝、美国新摄政娱乐公司、韩国特效公司Dexter Studio建立了战略合作。今年奥飞娱乐又在洛杉矶成立动画电影部门“奥飞动画(美国)”,并邀请全球动画界元老级人物“海绵宝宝之父”、好莱坞派拉蒙动画前任执行副总裁鲍勃·贝肯出任首席执行官。
“奥飞动画(美国)将负责开发和制作面向全球观众、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品质长片动画电影。”奥飞娱乐董事长蔡东青表示,“动漫一直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我们期待能通过这个新部门的设立,与全球最优秀的创意人才进行合作”。
打破次元壁——
寻找IP变现新渠道
除了提高制作质量、开拓播出渠道,动漫IP(知识产权)变现才是困扰中国动漫圈的老大难。借着人工智能的东风,他们终于在毛绒玩具、抱枕水杯之外找到了更合适的载体——家用机器人。
今年暑假,《超级飞侠》的主角乐迪就变身儿童陪伴机器人,以1499元的众筹价格筹得1300万元,即将进入众多小朋友家中。“乐迪搭载了图灵的Turning OS系统,具有自我学习功能。”图灵机器人公司CEO俞志晨举例说:“它就像一个三四岁智商的孩子,而且还会不断成长。”
图灵机器人是做人工语音识别出身,目前已搭建起一个云端智能平台。背靠图灵“云”,乐迪的确有些小聪明。记者尝试跟乐迪说英语,虽然反应有点慢,但他基本能够简单对话。如果偶尔识别困难,他就会耍赖说自己很会背古诗,或者很会跳舞、唱歌,要求换个项目。俞志晨解释说,“你们交流的时间太短,如果再多几次,他就会跟上你的对话了”。
乐迪的运动神经也很发达,4个手指可以活动,双手能握拳,肘肩关节很灵活,前进后退自如,陪伴小朋友应该足够了。因此在前期的封测中,孩子们平均每天跟乐迪的互动时间超过1个小时,这样持久的关注度让众多商家动心。“乐迪本身就是个机器人形象,又很受小朋友欢迎,先推出乐迪看看市场反应。”奥飞娱乐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个儿童社交类机器人“嘉佳”也在推进中,预计年内正式上市。
不仅国内,外国IP也看好家用机器人消费。在淘宝上,搭载Turing OS1.0的多啦A梦机器人获得了1万多名网友的支持,众筹金额超过1000万元。目前,这个从22世纪来到2016年的蓝胖子已经进入发货阶段,成为打破次元壁的成功尝试。除了哆啦A梦机器人,《超能陆战队》也曾经跟图灵机器人接触过。
“下半年将有多款搭载Turing OS1.5的机器人产品上市。”俞志晨透露,“新版机器人搭载了智能聊天、智能音乐、智能拍照、智能英语四款应用,还有人脸识别、人脸跟踪等技术,功能更加完备”。花1000多元就能给孩子买到全天候的聊天小伙伴、音乐舞蹈家、摄影师及英语外教,还是他们最喜欢的动画人物,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愿意购买。(佘 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