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央视"挑战不可能":“无腿老人”夏伯渝梦想登珠峰

2016年10月27日13:32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摘要:第二季《挑战不可能》即将重磅回归,更多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将踏上这个舞台,带来极致的震撼。细算来两季节目之间已有一年之隔,但第一季的选手热度却还在持续,网友们时不时就会讨论起他们,因为有种震撼叫做难以忘怀。而在第一季节目中,无腿老人夏伯渝曾说“挑战不可能,我要再登珠峰”,2016年5月13日,他真的再次冲顶珠峰。

2015年8月2日,在《挑战不可能》第一季的首期节目中,夏伯渝的初登场显得有些“尴尬”。前面几位挑战者的挑战项目都让评委和观众瞪圆双目、张大嘴巴,一次又一次的惊呼着“不可能”,而夏伯渝的挑战项目一公布,现场热度立刻跌了下来。

图:“无腿勇士”夏伯渝挑战攀岩墙登顶。

夏伯渝挑战的是攀岩:登上7米的攀岩墙,拿到墙顶的红旗并进行挥舞,挑战成功。宣布完挑战项目,撒贝宁激情昂扬的问现场观众和评委:“是不是不可能!是不是不可能!”三位评委则直接呵呵了。

李昌钰直言不讳点出,虽然夏伯渝66岁,但是身体状态看着良好,手臂长而有力,一看就是经常锻炼的, 这怎么能算挑战。周华健也委婉的说:“虽然在这个年龄做这件事情是有难度,但不至于不可能。”现场观众更是集体蒙圈,毕竟他们刚看过足迹辨认、催眠动物、人塔这几个令人神情激荡,目瞪口呆的挑战项目,忽然来个攀岩,落差太大。面对如此“窘境”,夏伯渝一脸云淡风轻的站在一旁。

图:夏伯渝展示上肢力量。

一切改变都从夏伯渝卷起裤腿开始,当所有的人看到他的小腿是假肢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谁也没有想到他是带着假肢去攀岩。

挑战结果成功的毫无悬念,夏伯渝自信的微笑就预示着他的目标绝不至此,果然,他说“我明年要再登珠峰,这是我四十年来的梦想。”

与珠峰初结缘

热血青年首次与死亡擦肩却止步8600米处

1974年,24岁的夏伯渝入选中国登山队,在此之前他是一名足球运动员。夏伯渝去参加选拔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可以免费体检。由于良好的身体素质夏伯渝顺利入选,经过系统的培训后,1975年,夏伯渝在内的20人登山突击队向珠穆朗玛峰出发。

当时登珠峰的条件比较艰苦,修路建营都得自己来。氧气也不像现在这么充足,仅有的几瓶都是用来救命的。天气预报也不太准,夏伯渝他们途中好几次都被大风吹了下来。登山是结组绳,一条绳子上四个人,互相保护,登到8400米左右时,第一次意外出现。

突击队的队长40多岁,高原反应比较重,他是和大本营之间的主要联系人,报话机由他拿着,可是此时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于是队长让夏伯渝把报话机送到前面副队长带领的组。那时候有规矩,高山上不能打开结组,但夏伯渝顾不得那么多了,打开结组绳,一个人背着报话机,追前面的副队长去了。

首次登珠峰的夏伯渝没有经验,珠峰沿途也不像现在有路绳,他只能凭着感觉走。“当时越走越不对,前后都没有路了,之前往上看还可以看见顶峰,那时候什么都看不见,上面就是一个大石壁,往下一看,万丈深渊,好多冰的裂缝,吓的脑袋翁的一下,浑身的血液就凝聚了,我一下子转身趴在岩石上不敢动,刚好风不大,风大会把我吹下去。”夏伯渝说这是第一次跟死亡离得这么近。“后来我觉得不能老趴在这儿,即使不摔死,也会冻死,我得找路。”

当下的情况无法后退只能前进,夏伯渝看到岩壁上面有一个裂缝,手能挂住,脚能磴着,他就用冰爪一点点往上爬。也不知道多长时间,夏伯渝爬了上去:“一看前面就是山脊。这有路了,比较平了。我特别高兴,只要有路就死不了了。”

与队友会合后,一行人艰难的登到8600米时,天气又变差了。夏伯渝说:“那时大家站起来都很费劲,几小时都前进不了几十米,如果当时顶着强风登顶,没有20个小时肯定上不去。所以我们没有强行登,而是在8600米的地方待了2天3夜,这个是世界上没有先例的。”

珠峰8600米的地方被称为死亡地带,缺氧、高寒,即使是现在有装备、有能力的登山者,在此处也会快速通过不逗留。而夏伯渝他们在这住了2天3夜,为了等一个失散的队友一起冲顶。

“我们准备第二天突顶,有人搭账篷,有人弄水。到了晚上,邬宗岳(著名登山家,后证实牺牲在珠峰北坡)还没有上来。他们找我问,说邬宗岳怎么也没有上来,我说也不知道。”夏伯渝说后来大家找了一会,但是天黑风大,最终只能放弃寻找,原地等待。

由于登山时,所有的负重都是精确计算的,2天3夜,每天都有人陆续下去,夏伯渝几人坚持等待,可是吃的东西没了,氧气也没了,报话机也没电了,无奈大家只能撤退。

下山途中

“火神爷”痛失双脚,登顶成了一生的梦

图:夏伯渝身背登山装备。

夏伯渝和三个藏族同胞结成一组开始下撤。其中有一人体力透支,站起来都很困难,于是休息时他把背包解开了,结果一站起来背包掉了下去。下撤到7600米时,晚上睡觉,丢了背包的同伴在账篷的角落里面直哆嗦,外号叫火神爷的夏伯渝让出了自己的睡袋。“我不怕冷,我就把我的睡袋给他了。自己没脱衣服没脱鞋在账篷里面躺了一晚上。”夏伯渝说第二天早上起来也没有什么感觉,还从7600米的地方走到了6500米处,“到6500米,我的身体有点发抖,这时候离营地已经很近了,那儿有一个冰裂缝,不到1米宽。我就想大步一下子过去,结果腿一点劲没有,我就掉下去了。冰很窄,我本能往前一趴,冰爪一下子扣在雪地上,我的包卡在那儿,吓我一跳,要是这个冰裂缝宽一点就麻烦了。”

当晚,夏伯渝发现鞋子脱不下来,之后医生诊断冻伤需要截肢。“我一直很怕脚会受伤,我喜欢踢足球,当时还想登山回来我就继续回去踢球去。”可命运有时候蛮狠的不讲理,打击接踵而至,突击顶峰期间,夏伯渝的父亲去世了,双重打击让他一度很失落

一年多后,国外专家来讲课,得知夏伯渝的情况后为他推荐了假肢。初次接触假肢,再次能行走,曾经不喜欢登山的夏伯渝暗暗发力,这辈子一定要站在珠峰上!

练习时,腿和假肢相交处磨肿、磨破、磨得鲜血淋漓,夏伯渝都坚持着,结果诱发了淋巴癌。夏伯渝二次截肢,失去了整条小腿,没失去的是乐观的精神。

老伴的陪伴和支持,自己的努力坚持,夏伯渝一直向梦想靠近。2008年,他登顶青海玉珠峰;2012年,他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2014年,他登顶四姑娘山、四川巴郎山。2011年夏伯渝还获得过央视的体坛风云人物奖。2015年,夏伯渝站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观众对他的挑战从不解变为尊敬,眼泪为他而落,笑容也为他绽放。

再次突击珠峰

四十年的坚持,却在一步之遥的地方放弃。

图:夏伯渝仍不放弃登山爱好。

2016年5月,夏伯渝再次向珠峰前进。假肢带来的行走不便让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达到离珠峰一百米的距离,夏伯渝和他雇的五个夏尔巴向导再次冲顶珠峰时,天气突变,风卷着雪打在脸上如针扎一般,能见度不到一米。本来这不足百米的冲顶之路就很危险,脚能踩着的区域只有20厘米宽,很多著名登山家都在这里失去了生命。

“当时如果是我自己一个人,我这么大岁数了,又没有脚,我为了它拼搏了40年,我说不定会不顾一切去冲击顶峰。”毕竟四十年的梦想就在一步之遥的地方,夏伯渝不想放弃,可是他回头看到五个夏尔巴导游,“他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六个人之中我体力最差,如果我受伤,他们就得来来救我,在这个高度要想把一个人救下山去那是很困难的,万一他们为了救我,连累了他们,我这一生会很不安的。”

最后一百米,夏伯渝选择了放弃,即使为了这个梦想已经努力了四十年。

图:《挑战不可能》第一季中,夏伯渝挑战攀岩墙过程。

面对失败不放弃,面对荣誉不骄傲,面对诱惑不迷失,每一个能将自己平凡的人生过得不平凡的人,都不是莽夫,他们有着及强大的心理力量和对自我的清晰认定。

对于夏伯渝来说,或许登珠峰只是一个具象的目标,突破自己才是老人内心最深的追求,而真正的挑战不是极限的突破,而是人性的光辉。人的一生,总要有个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才会逐步遇到最好的自己。

《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将这些人送到观众面前,在满足着大家对“超能力”的好奇时,带来的并不是视觉上的冲击,而是来自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而厚重的力量。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