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李安新片票房不及"航海王" 想改写影史实在太难

2016年11月13日07:22 | 来源:羊城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改写影史实在太难”

  李安在片场

  昨日,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式上映,这部号称注定载入影史的电影终于与观众见面。该片零点场票房收89.5万元,表现尚可,但据猫眼数据显示,截至昨天下午16:00,《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日票房1361.1万元,排片率28.7%高过《奇异博士》,但票房甚至不及排片率19.4%的海贼王系列动画电影《航海王之黄金城》,后者同天上映收获1557.1万元票房。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之前在内地举行了点映活动,但没有掀起观影热潮。影片目前在豆瓣评分8.5分,评价大多围绕电影的技术和观感,褒贬不一:有称赞其“是一次技术的变革,120帧更亮、更立体,让观众更靠近角色的心灵,绝对是明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有批评“李安过于执着技术,表达却在倒退”……不管如何,“技术”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最大的卖点,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影院放映的都是“低配版”。

  飞越

  打破电影“24格真理”

  随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120帧/3D/4K规格上映,“120帧”成了电影行业近段时间的最热词汇。电影的进化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观众对电影模拟真实感的要求越来越高。3D电影观众已经很熟悉了,2K/4K指的是分辨率,4K电影就是分辨率为3840×2160的电影,市面上已经有不少4K电视在卖,所以并不新奇。“120帧”才是李安这次最大的卖点。

  120帧即每秒120张连续图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电影的帧率都是24帧,这个数值的确定源自“视觉暂留现象”,即: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传入大脑神经,传递过程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所以即使现实中的光已经消失了,但大脑中的视觉形象还在。电影可以看作一组快速更换的照片,更换速度达到25帧时,人眼就会看到不闪烁的运动画面。过去电影采用24帧,因为这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能够让人眼认为画面连贯的最低标准,电影也被人称作“24格真理”。

  这个“真理”在2012年12月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时被打破。导演彼得·杰克逊采用了48帧的技术拍摄和播放,后继两部“霍比特人”也都以48帧拍摄。屏幕里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让人很难分辨出何为真实何为虚幻。虽然当时的舆论对此褒贬不一,但它仍然代表着高帧率电影将登上舞台。就像彼得·杰克逊当时说的一样,“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科技将持续经历变革。”

  现实

  多数观众无缘享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登场,对影史来说是重要的一次突破,但对观众来说呢?有专业医生曾表示,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人眼对24帧和120帧的辨识度并不明显,现代社会很少人能做到健康用眼,辨别能力在进一步下降。

  但在亲自体验过3D/4K/120帧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记者必须承认,画面的清晰度和真实感的确与以往的电影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不全是“120帧”的功劳,而是3D/4K/120帧格式的整体成果。4K分辨率大幅提升了影片的清晰度,激光放映机的放映亮度治好了以往“大片太暗看不清楚”的通病。

  目前,全球仅有5家影院能够满足3D/4K/120帧的播放条件,内地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家。其实,主流放映设备都能够支持3D和4K,但放映高帧率电影,则是由放映服务器、放映机、镜头共同决定的。为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专门对影厅进行升级改造,采购了科视6P激光放映机,使用李安指定的7th sense服务器以及特制的仿真镜头,这两个器材是租赁回来的,放映结束后归还。

  在很多观众眼里,“技术”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最大的加分项,但大多数影院放映的都是“低配版”。观看“120帧”的确是新鲜的感受,但绝大多数观众无缘享受。(记者 王莉)

  【评价】

  点赞派

  @Jasonkim:只看了普通3D,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比其他电影3D效果好很多。前半段节奏有点慢,后面就好很多,剧情充满对现实的反讽、对人性的拷问。

  @引歌: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有一种慢慢浸透的真实感,对于战争戏和中场表演这种需要现场感的场景非常有效。每次看李安的电影都是种享受,不论从拍摄方面还是人生方面都会学到很多。

  @亵渎电影:我前后看过3D/4K/120帧和普通的2D/24帧版本,真正让我记住的都只是故事本身。对于120帧的版本,眼睛所能察觉到的不一样,它更亮,更立体。

  吐槽派:

  @皮革业:优等生走火入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改写电影史太难了。

  @艾沈小:60帧的画面就太真实了,真实得想吐……去北京上海看120帧的,会进医院吧。

  @芥末蘸酱:李安这些年执着于技术,着了魔似的推进其发展,这种创新精神必须承认,但他的表达实实在在是在倒退,《少年派》时就已经暴露这个问题了,他已经没法像以前一样直击红心了。

  @张大海:120帧让一切都纤毫毕见,但这种“真实”更像一种显微镜式的真实,它剔除了电影特有的质地。这次作为主要噱头的技术并非那么惊艳,如果不是想突出这种技术的运用,李安原本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加纯熟。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