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让几万人落泪的故事,讲了什么

讲堂堂主 研究事儿
2016年11月14日16:2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前不久的记者节,一个融媒H5产品——《记者记——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刷爆了堂主的朋友圈,不到一个小时,点击量便早已过万。打开一看,个个都是堂主熟悉的面孔,有国际部的颜值担当,有内参部的较真小伙儿,有人民网的“知性小妹”……朴实的话语和抒情的音乐,让人感动温暖。

两周前,人民日报青年采编业务骨干培训班开班,汇集了来自报社多个业务部门的精兵强将,这个作品就是出自他们之手。从策划到执行,不到两周的时间,他们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好的作品,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创意和故事:题好料好文一半

记者节不是新鲜事,怎么表达能突出主题,紧跟热点话题,跳出窠臼,既要让用户耳目一新,还要让记者产生共鸣,这可不容易。“记者记”的小伙伴纠结了很久,经过了“蓝瘦香菇”的折磨阶段,才确定了现在的选题。既能展现出记者的真实工作状态,又能表达出对总书记“2?19”讲话精神的感悟,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呈现。人民日报的记者从不缺故事,也不缺好故事。他们从几十个备选的故事中精选出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或是同事的亲身经历、生死瞬间。在微博里看到一个基层普通媒体的记者留言:这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实,辛苦却也幸福,今天还有你们想着我,想哭……

2.从技术到艺术:技术流也要拼“体验”

“记者记”团队的组长来自人民网,她充分利用了人民网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团队。除了轻车熟路的H5技术,团队还特别提供了视频、音频的标准接口,结合脚本技术,使得原来只能在系统级别上的视频、音频处理功能,带入到了互联网应用的范围内。同时大量采用了css3动画,强制GPU渲染和硬件加速,使得动画更加流畅,视觉听觉表达更为立体。

可这些却都仅仅是个开始。都说艺术可以颤动心灵,直接影响受众的体验。“记者记”团队在产品设计上费了很多心思,发扬工匠精神,把它作为一件工艺品来完成。他们利用手绘、白描等手段,将一个个故事的主人公,配合特定场景背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这个产品继承了人民日报一贯的大气风格,体现大场面;在细节上追求精致,有小温暖。

3.多维度融合:一个不能少

媒体融合怎么搞?各家有各家的法宝、独门兵器。“记者记”项目组这次抓住两个关键要素,一是人才,一是平台。人民日报的记者大局观好,内容驾驭能力强;社属市场化媒体的同事路子宽,局限性小;新媒体中心、人民网、媒体技术公司的同事技术力量强,解决方案多,呈现方式多样,这三者的结合和融合才能保证产品既符合报社风格,又有时代特点和亲和力吸引力。

多平台传播也是人民日报的优势。这个产品在记者节当日文化版落地,一经推出,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央厨房,人民网两微,以及国家人文历史、离退休干部局、中国汽车报等媒体公号进行再加工,二次传播。截至11月8日24时,单个H5PV、UV均超5万,在线IP数、在线人数逼近4万,点赞数近10万,各渠道网友留言超500条。根据人民网微博统计,以往有的记者节策划,网友留言各种说法都有,而此次策划,真正做到了打动人心,感动网友,留言中正面声音占9成以上。

4.工作室模式:既是孵化器也是增长点

“记者记”的小伙伴的产品设计与推广,采用的是融媒体工作室模式。这个模式突破了原来的部门体制区隔,打破了空间时间限制,集中了更多人的智慧。一个大家利用零散时间,在10天内完成的作品,产生了如此大的传播效果,“记者记”的小伙伴们也都很震惊。

工作室是一个弹性的工作机制,堂主看见他们经常通过微信群、视频会等形式交流沟通,有的一边喝咖啡一边还在写文案,而且没有事先的框框,脑力激荡、思想碰撞、互相影响,没有绝对权威,谁有理跟谁走。堂主认为,工作室模式既是灵感的孵化器,又是不可估量的创新增长点。可以预见,一个个“爆款”产品将会在这个平台绽放。 

撰稿:刘烨、李海霞 编辑:张天培 统筹:王向令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