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1期

美国悲观主义者的现实表达及其理想诉求

——一部没有上帝的《上帝保佑美国》

谢明博
2016年12月06日15:36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很多人认为主人公“杀人狂”的形象在现实中难以寻找到模版,于是,理所当然地把《上帝保佑美国》看作是博卡·格德斯维特招牌式的黑色幽默喜剧,是其对现实生活中无意义与荒谬的回应。正常人的确不会演变成杀人狂,所以这种理解很容易令人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影为了摆脱这种荒诞性做出了大量努力。文章主要针对美国悲观主义者的现实表达及其理想诉求进行研究。

关键词:悲观主义者;现实表达;理想诉求

《上帝保佑美国》是一部由博卡·格德斯维特执导,乔尔·默里、塔拉·林内·巴尔、麦肯泽·布鲁克·史密斯等人联袂出演的美国犯罪电影。并不算大牌的导演,合理的演员阵容,中规中矩的剧情安排,相对血腥、暴力的场景搭配大量的慢镜头呈现,这些都在受众的接受范围内。然而戏剧性的是,美国艺术评论杂志《村之声》却将其列为2012年度最差电影奖第二名,仅次《云图》,更有趣的是,尽管无法量化考评,但中国观影大众对电影的整体评价明显好过美国《村之声》。电影通过题材选取、形象设定、剧情安排与思想冲突所呈现出的价值观点表达与受众接收理解间的差异性,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一、对影片的现实性与悲剧性研究

首先,在人物设定上,主人公弗兰克是一位中年男人形象。对于多数男性而言,中年是其最为春风得意的人生阶段,而弗兰克不同,他肥胖的外形、失意的事业与离异的家庭清楚地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弗兰克的生活极其不如意。“你知不知道,你要去哪里?你热爱生活给予你的一切吗?你要去哪里?你知道吗?你如愿以偿了吗?你的愿望呢?”斯蒂芬·克拉克的呆傻形象及其生涩的唱腔弱化了其歌词的感染力,而正是这种视觉与听觉上有意的弱化,让正常人疏忽了其歌词的感染力,而其歌词与弱势的地位恰好可以被失意与烦躁情绪笼罩的主人公捕捉到,这个精心安排,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人物设定,准确迎合了大众正常的逻辑判断——失意者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多不满,并更容易实施反社会的报复行为。

其次,电影中为了让主人公弗兰克由一个失意的普通中年转变成嗜血的“杀人狂”这一过程显得合乎常理,使其在短时间内先后经历了被邻居欺负干扰、同事误解、工作被辞、女儿嫌弃、患上癌症乃至坐到地上伤心都要被人驱赶的境况,这接连不断甚至有些拖沓剧情的灾难性打击足够将普通人逼至走投无路的绝望境地。弗兰克轻生思想的产生因此顺理成章了。

此外,为了将佛兰克的轻生意识转变为夺取他人生命的死亡意识,电影中另一重要元素——电视节目的重要作用便由此体现出来。影片中适时穿插的电视节目,不单体现着美国的聒噪与无序,更引导着主人公的意识转变。电影开始不久,有“弗兰克在听着1966年德州大学枪击案制造者查尔斯-惠特曼的纪录片旁白声中安恬入睡”这一特殊场景,电影《上帝保佑美国》中的电视节目多数都是用来影射现实而虚构的名目,唯有这个让弗兰克安恬入睡的枪击案纪录片是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由此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弗兰克在听着1966年德州大学枪击案制造者查尔斯·惠特曼的纪录片旁白声中安恬入睡”特殊场景在为剧情发展做铺垫的同时,更是在隐秘地告诉人们:电影中的弗兰克,可能就生活在现实的美国当中。

影片中,在弗兰克开始杀人之前,人物形象与故事背景基本介绍完毕,主人公的“杀人之旅”由此开始。影片运用了大量的写实手法来呈现主人公的杀人过程及之后的心理活动,包括各种血腥场面的精心布置与勒人过程中的逼真表演,以及适当的慢镜头及人物细节呈现等。此外,在弗兰克第一次实施杀人行动中,影片内有这样一段呈现:弗兰克把想要杀害的娇惯女孩克洛伊困在车内后,把准备好的纱布塞进油箱,背景音乐适时地响起,当他点燃纱布并从容点上一支烟准备离开时,却转头发现塞进油箱的纱布被风吹掉,背景音乐也适时地消失,进而出现的是弗兰克手忙脚乱想捡起纱布无果后,枪击车内的女孩并慌张逃跑的镜头。这个场景的确有着喜剧色彩,但更多的是在向观众展示影片故事的现实性与合理性。

尽管多数人在观影过程中可能并不以现实的眼光去看,还容易受到影片中某些滑稽的人物表演与情景设定而忍俊不禁,但通过客观冷静地分析,不难发现,《上帝保佑美国》向人们呈现出的就是一部现实主义悲剧。

二、影片内人物语言行为冲突与影片外受众思想意识冲突的根源性剖析

在弗兰克与他人的矛盾冲突激化之前,影片塑造出的弗兰克,是一个面对邻居失礼行为仍然能够克制自己怒火、对待工作勤恳认真、对女儿尽心尽责、对女同事体贴友好的人,总体而言,影片呈现出来的弗兰克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好道德的中年男人。他用他传统的道德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求达到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他发现他付出的与他所得到回报不一致:他尽量克制他对无理邻居的怒火,却得到邻居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辱;他尽心尽责地想做一个好父亲,想带女儿去动物园等,但收获的却是女儿的厌嫌。此外,他发现他传达的信息与别人感知到的信息也不一致:他向背靠背的同事阐述他的价值观念,结果却得到同事对他言语的误解与恶意曲解;他只是单纯地向前台女孩表达友好之意,向其送花也是出于缓解其低落情绪的目的,但却因此被女孩误解为骚扰,并因此丢掉工作。最后,他还从医生那儿领来了癌症通知。

影片中,他是少有的坚持传统道德观念的人之一,而更多的人崇尚掺杂了自私与享乐主义的美国自由主义。他之所以收到令他失望的回应,不是因为他付出得不够、表达得不好,而是因为他付出与表达的方式与内容与别人格格不入。别人的规则和他的规则不一致。所以,他想要别人像他对待别人一样过对待自己的意愿便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他认为他和这个美国社会的多数人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在解决他与别人价值观矛盾的问题上,原本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他融入大众,和别人一样;第二,他教育大众,让别人和他一样;第三,死亡,他自己的死亡或者别人的死亡,都可以解决他和别人的矛盾。由于剧情设定他身患绝症,时间有限,所以让他融入大众或者教育大众这两个选择都失去了意义,他只能选择死亡,因为个人身患绝症,他起初想要选择个人的死亡,但外部电视节目与之后少女伙伴克洛西的出现,让他最终选择了他人的死亡,其实,这也是他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不断地失望让他明白互助互利地“乌托邦”构想难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意识冲突还是用别人的消亡来解决最简洁有效。由此可见,影片内人物语言行为冲突的根源在于他们的价值道德观冲突,而这价值观冲突来源于人的自我维护意识,而敌对势力的消亡正是自我维护的有效手段。影片的剧情发展的内驱动力正是人的自我维护意识,而死亡就是这种动力外在的形式体现。

影片外,受众与受众间的思想意识冲突,和影片内主人公弗兰克与别人的冲突一样,是彼此间表达方式与内容的不同而引起的冲突。在此,值得分析的是受众个体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这部影片相比于美国英雄主义电影不同的是,它很难让人界定主人公行为的是非功过,它没有给主人公完美的人物形象与伟大的个人成就,所以多数观众不会对主人公弗兰克有较大认同感,但在主观情感上,又不会对其过于苛责,于是,大家就更愿意当其是一部荒诞的不需要认真解构的黑色幽默喜剧。其实不然。受众的这种模棱两可的矛盾心理,从电影本身寻找原因,可以直观地发现,主人公的道德观还是很为大众所赞同,由于影片紧凑而夸张的呈现,受众也很容易能察觉到影片中被杀人物身上聒噪、自私等令人生厌的劣迹,从这方面来讲,受众对主人公弗兰克有一定的情感支持。而与此同时,受众又能发现死者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弗兰克的屠戮行为明显过激,而且,弗兰克本身也并不具备完美的道德。于是,电影本身提供给观众的直观体验就很容易令观众产生心理矛盾。此外,想要了解人内心矛盾产生的原因,还需要对人本身进行解读。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对人的爱欲与死欲进行了深刻剖析。影片中大量的血腥画面很容易激发出观众的死欲力量,而人的爱欲力量又会让人对死者产生怜悯,当观众将自身分别代入影片中的杀人者弗兰克与被杀者时,很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本能反应,而这种矛盾,也就成了人本能的体现。

三、《上帝保佑美国》中透露出的哲学思考与观点表达

当人们抛弃年龄、性别与外貌等条件,简单地思考影片为人们提供的这样一个假想:一个具有传统道德观念的人屠戮崇尚自我、享乐、无序的自由主义者。

具有传统道德观念的人,屠戮别人,肆意剥夺他人生命,就说明这人已经丧失了传统道德观,而自由主义者也因此被毁灭。这是两种意识形态捆绑在一起的共同毁灭。影片中,弗兰克多次描述他的文明的理想国,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在享受这个时代各媒体的愚弄。从社会角度看,无论互相尊重、友好的传统道德观,还是享乐、无序的自由主义,都是人类为构建理想世界而进行的思想尝试,更准确地说,是不同时代的人共同的乌托邦诉求。而从个人层面上看,自我、享乐、崇尚自由与克己、友好是人不同境况下不同的价值取向,克己、友好是欲望满足后的无聊表现,而自我、享乐则是人痛苦地追求欲望满足的过程。类似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点: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间摇摆。电影为叔本华的这句名言添加了下一句:摆脱痛苦与无聊的方法,就是死亡。

影片最后,主人公弗兰克与少女克洛西都倒在了血泊中,影片所代表的美国悲观主义者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诉求,只能以死亡这一无意义的悲剧性行为来解决自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电影没有给弗兰克融入大众的机会,也不赋予弗兰克教育大众的能力,只是蛮横给了他“死亡”这个工具。而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儒家思想则截然不同,孔子认为是人可教育的,认为只要积极探求,可以达到中庸的平衡,儒家阐述并追求中庸之道,追求的正是这无聊与痛苦之间的平衡,虽然结果尚未可知,但至少自孔子办学传道以来,人们都还为自己留着除死亡外的另两个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如菁.我的“美国”绝不需要由你来当“上帝”——评美国电影《上帝保佑美国》[J].青年文学家,2013(13).

[2] 张晔.黑色幽默中绽放的美国自由主义[J].电影文学, 2015(9):154-156.

[3] 张珊珊.逐渐流失的文明[J].华章,2012(31).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