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1期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朱  斐
2016年12月07日10:10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机制,也使得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变化:评论平台向移动端转移,评论主体呈现多元化倾向,评论语言表达形式创新化。这种变化给高校新闻评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应该顺应变革,在了解当代学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评论人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评论;教学改革

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引导、思想交流的工具,被视作媒体的灵魂,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移动互联网改变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的同时,也丰富了新闻评论的形式和内涵,给高校评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评论平台的多样化。“新闻评论最早起源于报刊,历经广播电视,进而发展到互联网。[1]”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评论开始向移动端转移,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移动互联网多平台的格局。

评论平台的移动化首先体现在媒体新闻客户端中。目前,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纷纷推出了手机新闻客户端,在这些新闻客户端中,媒体都设置了评论栏目,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就将评论栏目放在仅次于热点新闻的第二位置。除了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也成为评论的最新入口。不少媒体评论部都开通了新闻评论类公众号,例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日报评论”、《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团结湖参考”、凤凰网的“凤凰评论”等。

手机客户端评论频道、评论类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扩大了新闻评论的入口。对评论教学而言,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资源,另一方也相应地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增补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移动平台评论的传播规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

2.评论主体的多元化。除了多平台的评论格局,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媒体可以发布官方评论,普通网民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评论中来。 

在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评论栏目中,评论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代表媒体立场的官方社论,二是记者、编辑评论,三是专家评论,四是以网民为主体的网友来论和留言区即时跟帖评论。而在另一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平台上,除了媒体新闻评论类公众号外,也出现了大批评论员、自媒体人的个人评论公众号。例如,《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开通的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就以优质的原创评论和新闻课、舆情课的说课栏目吸引了大批粉丝。

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对评论教学而言,要让学生关注到不同主体下新闻评论的区别。而类似于新闻课的公众号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较好的平台。

3.话语表达形式的创新化。无论是手机客户端的评论栏目,还是评论类微信公众号,都可以推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也支持利用超链接技术拓展评论空间,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评论文本的限制,使评论不再是单一的文字传播,而是具备了丰富的话语表达形式,能够进行整合式创新。如腾讯网“今日话题”就以整合式编辑的方式创新了评论形态;《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的评论栏目,在文字基础上增加了音频,简单的创新使得评论具备可读与可听两重特性。

对于评论教学而言,除了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也应该训练学生的整合式编辑能力,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特性进行评论创新,优化评论的阅读效果。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

1.碎片化的阅读模式。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机制,也改变了高校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学生越来越习惯从微信、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但在快速、即时、高效接收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

从笔者评论教学的具体实践来看,学生就体现出了较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他们常常利用课堂走神时、课间休息时登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接收来自移动端的信息,但对信息的阅读往往是跳跃的、有选择性的,对其记忆也是短时化的,常常只记得住新闻标题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和评论教学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同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碎片时间阅读的新闻来设置议题,进行相关评论训练。

2.网络端的表达习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普通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言论的空间。新闻评论,“进入了‘公民写作’和不同观点辩驳的时代” [2]。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移动端能够接触到大量信息,因而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们更加愿意在网络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上进行表达,在实际的课堂讨论中却常常沉默。而同时,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表达常常是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式的,有着独特的观点却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

以笔者所带的评论班级为例,笔者的学生喜欢通过朋友圈、微博转发信息并附带评论,也常常会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笔者朋友圈的转发文章下面进行留言。比如2016年7月笔者在朋友圈转发了公众号“团结湖参考”关于“天涯副总编金波猝死”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累死?》,许多学生就在底下留言。但在课堂上,他们常常不愿意单独发表意见。这种现象,一是由于互联网身份的平等与自由,使他们更倾向于网络端表达,而传统课堂学生则认为自己是处于“被教导”的地位;二是出于社交安全的考量,他们更愿意在匿名或在一群人中发表意见,而不愿意单独说话。因而,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现象,有技巧地引导,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

3.学习过程中的互联网依存症。媒介技术的发展,扩大信息获取渠道、观点表达渠道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获取渠道,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隐患,许多大学生不愿意费力去记忆专业知识,阅读专业书籍,进行独立思考,而常常利用网络特别是搜索引擎完成作业,产生了学习中的互联网依存症。事实上,网络上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无法帮助学生构建起专业学习的完整逻辑。而对评论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观点的表达,学生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对新闻形成自己鲜明、深刻的判断,并将这种判断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索、多写作,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评论教学改革的思路

1.课程目标的调整。以往评论课程的教学,往往局限在传统评论,通过案例分析、写作训练让学生了解“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广播电视评论”等的文体特征,掌握这些评论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较少涉及网络评论,基本不涉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评论等新型评论样式的教学。对学生的训练,更侧重于文字技能的培养,把“新闻评论”变成“评论写作课”,忽视了移动媒体环境下学生综合编辑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完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评论课程,仅仅熟悉了传统媒体的写作套路而不了解新媒体评论。但事实上,对学生而言,毕业后可能会进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能会进入企业网站、公众平台从事新媒体编辑。

因而,在新闻评论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树立全媒体意识,通过课程的讲授与训练,使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评论的表现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整合式编辑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全媒体平台的新闻评论人才。

2.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3]”目前国内评论教材有很多,有偏重理论的,也有偏重实践的,但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评论课程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少华编著的《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这本教材以案例贯穿评论知识,并在每章后面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实践性较强,比较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但第二版出版时间为2012年,距今已有四年,教材内容还是以传统评论为主,网络评论只有一个章节,没有最新的网络评论专题、微博言论、微信评论等教学内容。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调整了课程内容,减少了传统评论的教学课时,增补了“网站评论频道编辑”“网络评论专题制作”“微博言论呈现形态与编辑技巧”“微信评论公众号编辑”等内容,以专题形式讲授,与业界现实接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的改进。评论写作会占据大量时间,因此教师通常将写作训练放到课堂之外,以作业形式布置。在传统评论课堂之中,还是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满堂灌”形式,使学生会认为自己处于“被教学”的地位,主体意识不高,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事实上,“如同电视现场需要观众的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是教的角色,学生也不仅仅是学的角色。[4]”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的活动,增加评论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以笔者教学为例,除“小组讨论”“五分钟热点讲评”常规活动外,笔者还安排了富有特色的“做中讲”活动。“做中讲”改变了传统评论写作训练在课堂之外的模式,通常在前一天给学生布置评论话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标题、论点提炼、写作思路梳理或微博评论等简单的训练内容,再讲授具体内容,讲授完成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次修改作业,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模式。

除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笔者还改进了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不局限于传统评论,而是在新媒体中挖掘多样化的案例。案例的讲解也不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建立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思想的碰撞。

在课堂之外,笔者利用新媒体建立了评论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微信社群,突破了单一课堂的时空局限,构建起全方位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课程网站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微信社群的建立,则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社群中适时地发起话题讨论、进行观点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评论兴趣。通过多重教学方法改革,笔者较好地提升了评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丹婧.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研究——以《南方都市报》评论版与腾讯《今日话题》为比较对象[D].暨南大学,2015.

[2] 马少华.眺望更开阔的评论教学范式[J].国际新闻界,2004(6).

[3] 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郭之文.如何让高校评论教学教出新意[J].传媒观察, 2012(2).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