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编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 要:《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学校课堂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本文结合课程的特点,针对人才需求,以编写实用教材入手,探究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采取项目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考核方式也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媒体行业需要既具备新闻专业能力又具备新媒体技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更加注重对于复杂问题的求解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他人之间的配合能力。因此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这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意义重大。
一、针对人才需求,编写实用教材
《电视新闻编辑》课程要求学生同时掌握剪辑理念和剪辑技术,目前现有的教材知识结构安排较为分散,不够系统全面,案例较为陈旧,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为学生编写自用教材,我们学院编写的教材,理论上的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版块:第一版块是剪辑工作的基本认识,重点掌握电视编辑的工作流程以及电视编辑的基础知识;第二版块是剪辑思维的培养,重点掌握蒙太奇的技巧和语法规则、长镜头的构成方式和艺术功能、影视的时空艺术;第三版块为剪辑技巧的综合提高,主要掌握连贯性剪辑和非连贯性剪辑的方法;第四版块为各种类型电视节目的剪辑原则和特点,主要包括电视消息、电视专题、电视纪录片的剪辑。在实践上教学环节,为学生编写了《新闻编辑实验指导用书》,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非线性剪辑软件的操作技巧训练、视听元素的剪辑训练(镜头的裁剪、景别的剪辑、运动镜头的剪辑、对话的剪辑、音乐和音响的剪辑)、综合剪辑训练、各种常见类型电视节目的剪辑训练、电视栏目的策划与创办。真正培养具备剪辑理念和剪辑技术的专业人才,按照信息时代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二、改革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大学生最应该具备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抗压能力。根据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家、视听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规律,《电视新闻编辑》课程的课堂的教学主要采取项目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并能进一步加深记忆,从而透彻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项目案例教学法
项目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两个方面,包括案例的分析和项目的引导创作,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样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和任务的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明确的方向,培养实践创新能力[1]。具体实施的步骤,首先,是对相关理论知识有自主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概括理论知识;其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指定的项目任务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最后,教师综合评价项目。在运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电视新闻编辑》课程中蒙太奇技巧部分为例,首先,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有固定的团队名称、固定的团队口号,明确的人员分工,课下查找蒙太奇相关知识,并且每组查找一种类型蒙太奇案例,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合小组作中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在课堂上,各小组依次上讲台讲解各类型蒙太奇,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做出综合评价;最后,教师总结蒙太奇的概念、蒙太奇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蒙太奇各种类型的艺术功能,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演示蒙太奇综合应用的影视段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蒙太奇的综合应用。
结合教师的总结,给学生布置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任意两种以上蒙太奇策划、拍摄、制作5分钟短片,以小组为单位设置故事情节,自拟片名,并写出分镜头脚本,根据分镜头脚本拍摄,最终将拍摄素材剪辑合成,完成项目短片的制作,通过学生自己策划、拍摄、表演、剪辑,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运用蒙太奇理论知识。最终在班级集体观摩各小组的蒙太奇作品,集体讨论,学生先做自我评价,教师给以综合评价,找出差异与不足,通常采取横评和纵评的方式,但是要以纵评为主,也就是各个小组前后两次作业评比是否会有很大的进步,采取这样的评比方式,才能激发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评价时不仅仅要看最终的结果,还要看整个项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习者的协作能力等。项目案例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者,教师的身份是一个辅导者、帮助者、引导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于项目案例教学法,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提倡在新闻学院建立案例库,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成功的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央视或本土的典型的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案例,首先寻找典型案例的原素材,让学生先策划并动手编辑,当编辑完成后与案例做对比,找到差异与不足,剖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学习镜头之间剪接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案例的研究,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案例,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学术界最前沿的知识,为了获取最新的案例,教师应该争取机会参与到社会媒体中,担任一定的工作,或者是挂职、或者是顾问,这样能为教学工作提供一线的资源,让学生掌握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主要用于编辑技能的训练,模拟电视台工作程序进行,设计各个环节的模拟练习,主要用于《电视新闻编辑》课程的综合训练部分,情境教学法的关键是为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的职业体验情境,但是一般的情景教学主要针对几个典型环节的情境模拟,因此,系统化的新闻实务情境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新闻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各个电视台都会进行电视新闻节目制作[2]。因此选取典型的新闻栏目作为模拟对象,各小组分别完成该栏目下的一期节目,明确分工担任不同的职务,按照电视台的工作程序,在规定时间内选题、报题,并讨论选题的新闻价值和可行性,选题通过后每组摄像和记者采集素材,完成采访工作,记者撰写新闻稿件,小组讨论修改,通过教师审批修改之后,按照稿件内容编辑新闻节目,集体观摩,并邀请该栏目负责人走进课堂,点评学生作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情境,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全面掌握电视台工作流程和要求,这种情境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因为亲历亲为,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3],从而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人单位对人才快速变化的需求。
以往的《电视新闻编辑》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观摩案例、上课小组讨论等方法,并没有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以上项目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不仅掌握了剪辑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一个全面的提高。
三、改变考核方式,采取过程考核
考核方式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考核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才能达到既能督促学生学习,又能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考试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只是衡量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手段,以往传统的课程考试方式重在期末考试,通常安排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10%,这样的考核方式不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针对课程特点和要求,以过程考核取代期末考试,根据课堂讨论和分组项目等方法进行知识和能力考核,完全取消期末考核,采取平时得分加起来就是期末总成绩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过程考核,学生通过一个学期平时的项目练习来得分,这样的考核方式客观公平,能综合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平时参与每个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考核的督导、检测、鉴定与评价等功能,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4]。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辑》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以全媒体时代下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学术前沿动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情,不断地修订完善教材,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案例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调整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取代期末考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向娟,蔡照鹏.论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画面编辑技巧》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1).
[2] 李琳.影视剪辑师训实训教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3] 蔡雯.继承、拓展与创新——对新闻编辑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思考[J].新闻战线,2008(3).
[4] 王水勤.高职新闻专业职业基础课的考核体系研究[J].现代阅读,2013(5).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