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新闻的创新性与真实性分析
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一方面积极地改革和创新,在动荡中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自己固有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在读图时代,单纯的文字内容已经难以吸引受众,传统媒体要提高“可读性”,必须在新闻内容上和形式上寻找创新之道。台湾壹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首创“动新闻”这一数字化新闻形式。所谓动新闻,就是运用三维视频(动画)方式呈现突发新闻、焦点新闻的一种全新内容产品,它主要以网络、电视为传播载体,以3D新闻模拟场景为主体,融合现场照片、动画、旁白、音效等多媒体元素,模拟再现整个新闻事件过程或关键点。动新闻的宗旨在于让“静态”“平面”的新闻“活动”起来,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现在以新华社和新京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开辟了专门的动新闻平台,配有解说的动画,成为独立的新闻主体,在网络PC端、手机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受众都可以收看他们制作的动新闻。
苹果日报在传统媒体的变革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其首创的动新闻由于题材低俗、表现露骨而被观众所排斥。苹果动新闻受到了大众的抵制和政府的处罚,问题的症结在于苹果动新闻伦理道德的丧失,而不是动新闻这一形式,这一形式依然有其创新的意义。
一、困境中的创新
在现代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人们以有限的时间面对无限的资讯。在与新媒体,甚至不是媒体的信息源的竞争中,动新闻为传统媒体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增添了筹码。2014年新京报开始了动新闻的尝试,口号“中国3D新闻第一媒体,不看一字而知天下事”。2015年6月15日,新华社则在改版了的新华网上正式开辟“新华动新闻”专栏。他们的动新闻将形式上的好看和内容上的有趣很好地结合起来。动新闻的“好看”,一是指视听上的好看。动新闻将新闻的内容转换为活动的画面,结合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的特点,每条动新闻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节奏比较快,符合现代人的收视习惯。二是好理解。通过技术手段再现无法拍摄或者是难以用现实影像表达的内容,如新华网利用3D画面还原了东方之星沉船及救援的经过,直观清晰地传达了新闻事实。特别在一些政策新闻、数据新闻的解读中,动新闻的动态画面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形象的画面和通俗化、趣味性的解说,以往一些难以引起普通民众兴趣的硬新闻也受到了关注。如新华动新闻2015年11月5日“未来五年,这些大事儿与您息息相关”,以亲切的第二人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的参与感。用口语化的表达和活泼的二维画面解读了“十三五”规划中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用故事化的手法将原本零散的政策信息以拟人化的手法串联起来,使呆板的政策内容充满生机,大大提高了这类新闻的可视性和传播效果。三是渠道的可接近性。动新闻与以往电视中出现的以动画的区别之一在于其平台的特殊性,动新闻顺应了现在融媒体的趋势,网民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动新闻内容,还可以接收微信和微博推送的动新闻内容,动新闻进入社交网络容易激发用户的转发,甚至对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再生产与再传播。不仅如此,动新闻还与一些大的网络视频网站合作,达成共赢,如新华动新闻选择了跟爱奇艺合作,将动新闻提供给爱奇艺,同时借助爱奇艺庞大的用户群体扩大其知名度。
传统媒体机构的动新闻在形式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只是一方面,对于新闻素材的选择才是其根本优势所在。不断变换的网络世界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源,网民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其使用价值。这样的信息环境反而激发了传统媒体优势的发挥,传统媒体把关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过滤信息的功能。动新闻在选材上紧扣当下时事热点,挑选其中有趣、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可视化创作。对于能够引起观众好奇和关注的话题,动新闻突破传统新闻消极刻板的记录,以真实的新闻事件或人物为素材,将故事化叙事和动画再现结合起来,用声画的配合来克服文字报道形式上的乏味。动新闻对于有趣题材的呈现借助了题材本身的优势,而对于原本较枯燥的新闻,动新闻则提高了新闻的趣味化呈现效果。如新华动新闻2016年3月15日的《解码“人代会”》以“花开”引出“人代会召开”这一主题,接着用近乎聊天的方式给观众解读了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要求,语言诙谐通俗,还穿插着一些“外行了吧”“涨姿势”这类口语化甚至有些网络化的语言,与以往对于“两会”报道的宏观叙事方式不同。在新媒体时代,动新闻被运用到各种大型活动及各种新闻事件中,它关注了一些不被人注意而又具有新闻价值的细节,对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变革中的坚守:新闻真实性
动新闻是传统媒体在新闻改革中的重要尝试,丰富了新闻表现形式,它以动画的方式弥补了新闻素材的不足。真实性是新闻的根基所在,由于动新闻形式特殊,因而它的真实性有时候会受到质疑。但是以往的新闻画面多是通过摄影、摄像技术记录的现场影像,放送的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画面,给观众以较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如果不是刻意为之,这类新闻的真实性较有保障,也符合人们眼见为实的接受心理。而动新闻中有很多虚拟制造的内容,由于动画中的画面往往是通过精心设计,具有很强的人工性和艺术性,很难将其与摄像机镜头映射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联系起来。 但是合格的动新闻中的动画应该是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前提下的锦上添花,其动画的创作依旧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是对基本新闻事实的如实反映,创作者不可能完全凭空想象。动新闻中的动画不是动画片中的富有想象力的动画,而是贴近现实的,对于新闻事实的如实反映。学者王汉熙等在《动新闻制作流程探索》一文中模拟动新闻的采写过程,其中前往新闻发生的地点进行采访、拍照依旧是新闻制作的重要步骤。 陈力丹教授在《新闻理论十讲》中将新闻的真实性界定为“事实的真实”,理论上讲,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并且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闻只能不断接近真实,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真实。 动新闻以区别于传统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改变的是新闻叙述的方式,不变的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任何一则新闻都不可能完全把握新闻事实,对于一些旁枝末节过分的固执反而违背了新闻真实的本质。
想象实际上就是形象思维,是和再现形象密不可分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记者从纷纭繁杂的现实生活中,索取素材,去芜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提炼、剪裁、组合来完成新闻作品的构思,以再现客观事物,这就是形象思维活动,或称之为想象。 传统的文字新闻也可以利用想象来促使报道更加生动形象,想象力是创作者在制作动新闻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动新闻通过想象来寻找合适的图形符号,从而将抽象数字可视化,或通过多变的动画来反映新闻事实发生的过程等。而想象的边界就在于其是否与事实相违背。这里的想象与饱受争议的“合理想象”存在根本区别。李良荣教授指出,“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然而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 动新闻中的想象是针对新闻呈现形式的想象,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灵活呈现基本新闻事实。比如新京报动新闻对于巴黎恐袭事件的报道。恐袭发生时的现场画面笔者已经无法取得,新京报以基于事实的想象再现了恐袭发生的瞬间,其中的人物和场景都是虚拟的3D动画,但恐袭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等,这些基本的、重要的以及当时可以收集到的数据在动新闻中被如实反映。
三、结论与反思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大篇幅文字报道与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相悖,视频相对于文字或静止的图片在吸引受众注意方面更胜一筹,传统媒体中,只有电视能够承载视频这一形式,即使在早期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于信息的承载受到带宽、终端设备的多重限制,视频类讯息的传播依旧十分有限。现代网络技术与移动技术的发展为动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而动新闻的产生也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必然结果。受众的权利意识及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动新闻选题贴近普通百姓需求,平民化的视角和语言风格受到观众的认可。在新媒体时代,普遍娱乐化、休闲化的媒介环境与受众的偏好相互作用,逐渐强化了受众对于媒介娱乐功能的需求,而动新闻 既满足了这一需求,又没有纯粹停留在这一层面。其表达方式是轻松简约的,而题材又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但是动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首先就是动新闻的制作周期问题。动新闻中的动画制作包括前期策划、动漫绘制、音频制作、视频制作、后期合成等多个环节,制作周期较长,人力、物力成本较高。新闻追求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因而在消息类或者突发新闻方面,动新闻发挥的空间有限。同时在深度调查类报道方面,动新闻囿于篇幅与其传播媒介的特性,难以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彻底的挖掘。以上问题导致了动新闻在选材方面的困境。其次是技术问题。虽然新华动新闻和新京报动新闻等新媒体都生产了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但总的来看,动画制作不够精良,画面粗糙,新闻中的模拟效果不是很好。而有些新闻则过于刻意追求三维动画呈现,一些简单事实不需要用动画说明,费时费力做出动画,反而丢失了新闻的精简。另外,虽然现在动新闻的题材与表现手法已经有所改善,但动新闻依旧面临类似于苹果动新闻的指责,题材与画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低俗化倾向,过分追求吸引眼球,措辞夸张,甚至沦为标题党,文不对题,新闻事实存在被歪曲的可能。面对以上问题,传统媒体一方面要加强新兴人才的引进,避免以旧人、旧思维面对新的传播方式,加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动画制作技术与新闻专业素养的结合。在选材方面扬长避短,以独特的视角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挑选适合以动新闻呈现的其他媒体所未呈现的新闻信息。囿于篇幅,动新闻不可能对复杂新闻事件进行宏观全面的观照,但是可以就新闻的某些细节进行挖掘,这样比大而全的报道更能突出其优势。或者将动新闻做成系列报道,以板块的方式拼凑出完整的新闻事实。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注释:
①新华网.新华网新版今日正式发布上线[EB/OL].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5-06/15/c_1115621322.htm,2015-06-15.
②姜浩.“动新闻”与电视新闻中的动画[J].中国电视,2012(04):49-53.
③王汉熙,刘凯,万成娜.动新闻制作流程探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10):140-148.
④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⑤罗以澄.试论想象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1986(02):107-110.
⑥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