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重现英雄传奇 他就是“守护天使”

《血战钢锯岭》重现英雄传奇
在所有战友都撤下悬崖之后,医护兵多斯却冲入炮火之中;他手无寸铁,却在地狱般的战场上,拯救了75名战友的生命。根据二战期间美国士兵戴斯蒙德·多斯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血战钢锯岭》昨日登陆全国院线。曾经拍摄了经典影片《勇敢的心》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再度出手,把这一战争传奇搬上大银幕。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多斯勇敢的行动化为希望之光,照亮了战友回家的路。
安德鲁·加菲尔德曾经是“超凡蜘蛛侠”,这次他饰演的戴斯蒙德·多斯没有蜘蛛侠的敏捷身手,也没有什么超能力,却凭着自己执着的信念与神圣的信仰,做出了常人所不及的传奇事迹。不拿武器上战场,这样有悖常理的事情,即使在标榜自由的美国也是不可理解的。多斯却恰好是这样一个异类。他愿意为国效力去服兵役,却拒绝持枪杀敌。他被战友视为懦夫,被长官视为麻烦,他们想方设法要把多斯踢出军队,甚至把多斯送上了军事法庭。可是法庭最终裁定,多斯有权不持武器作为医疗兵上战场,于是多斯的传奇就此展开。安德鲁·加菲尔把多斯这个表面柔弱、内心坚定的角色,把握的十分到位。面对爱人的羞涩,与面对战场的冷静,展示了这个人物性格的两面。被战友鄙视、欺负时的不放弃,与战场上“让我再救一个”的不抛弃,则让多斯从普通士兵,升华为守护天使,他的光芒笼罩着炮火中的战友,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那一刻,银幕下的观众都会被深深震撼。
《血战钢锯岭》沿袭了好莱坞战争巨制一贯的恢宏气势。影片为了真实还原二战时期惨烈的战争场景,美术设计团队放弃使用3D构图等现代特效技术,而通过人工雕塑等比模型,模拟搭建高仿真度的战场地貌。拍摄过程中,导演梅尔·吉布森坚持使用原生态的镜头语言,对后期CG技术大做减法,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剧组秉承“纯实拍”的原则,力求呈现最为血腥残酷的人间炼狱。这种向死而生,将个人信仰的恒久和战争硝烟的残酷做深入刻画,正是梅尔·吉布森擅长的风格。战争与杀戮的无情同人性与信仰的坚守,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这也是该片的看点所在。
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是一群人救一个人,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文关怀。那么《血战钢锯岭》则是一个人救了一群人,展示了信仰和坚持的力量。传奇人物戴斯蒙德·多斯后来被美国总统亲自授予国会荣誉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的军事荣誉。多斯在战争中负伤,在1951年退役时,因身体严重受损失去了劳动能力。他做护士的妻子撑起了这个家。后来身体状况允许,多斯也会尝试做一些兼职,比如维修工。晚年的他远离公众视野,默默无闻。2006年3月23日,饱受健康问题困扰的多斯去世。美国陆军为了纪念他,在华盛顿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栋大楼。其实英雄的一生,仅有那一刻的闪光就已足够,就足以震撼世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