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看人民日报怎样反驳谣言

读报君 研究事儿
2016年12月12日14:4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随着雾霾多发季的来临,有关环保的话题总能得到广泛的传播,而这其中,有不少谣言也被热炒,不仅影响了公众认知,也阻碍了相关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播。最近,瑞典学者乔基姆·拉尔森一篇论文就被一些国内媒体误读,一时间,“雾霾”“细菌”“耐药”……经媒体报道后牵动公众神经。事实果真如此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到了乔基姆·拉尔森本人,在四版“求证”栏目刊发了一组报道批驳谣言,还原真相,传递科学声音。这组报道起效如此之快靠的是什么?不妨读读下面这篇文章。

求真更要求快 求实也要求深

耿 磊

11月以来,瑞典科学家关于雾霾空气检测出耐药性基因的研究,在网上引发热议和谣言。人民日报迅速回应,采访当事专家,并多方调查,分别于11月27日和11月30日4版“求证”栏目,刊发两组报道,阻击谣言,还原真相,发出科学理性的呼声。这两组报道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担当。

要快!

不可“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快、谣言易滋生。如果真相总比谣言慢半拍,真相再有力,也不如谣言产生的影响大,因此,辟谣要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出击,不可“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

11月27日《人民日报》4版刊登的报道《存在耐药性基因≠导致人体抗药》。

此次面对瑞典学者发表的“雾霾中存在耐药性基因”相关研究被国内一些媒体误读的事件,《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的行动十分迅速。11月23日,我国某研究机构在其微信认证账号上发表文章《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11月24日,上海某网络媒体刊发新闻《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两篇文章均被大量媒体转载、评论,引起极大关注和轰动。看到相关讨论后,人民日报记者敏锐观察到其中蹊跷,迅速做出反应,采访相关专家,深挖事实真相,第一时间通过人民网驻瑞典记者,直接采访瑞典科学家拉尔森,从源头拿到第一手权威资料。11月27日“求证”刊发辟谣文章《存在耐药性基因≠导致人体抗药》,还原事实真相。11月30日,又刊发对拉尔森的访谈,并配有访谈视频的二维码,讲述研究结论,澄清谬误,用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反驳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误读。

人民日报是如何做到快速反应,破除谣言的?从这次报道中,记者编辑体现的怀疑态度和求真行动,可见一斑。

怀疑的态度,就是指记者作为社会的观察者,不能轻信事物表面的形态,要多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对于网传的两篇文章《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一些媒体看过之后,并未多想,也并未深究,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地大肆传播了。记者没有放过疑点,带着问题展开调查。可以说,怀疑的态度是去伪存真的开始。

有疑必究,记者要动起来,追根溯源,挖掘事物背后的真相。人民日报记者不但找到了瑞典学者所做研究的原文,而且还采访了学者本人,“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保证观察和分析的客观性,还采访多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不同视角对该研究进行分析,保证了报道事实的准确、全面。

在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场所,新闻媒体求新、求快、求“吸睛”的时代,秉持怀疑态度、勤于求证的专业新闻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也是记者匠心的体现。

要实!

揭穿谣言“伪科学”外衣,破除读者心中的疑虑

这次事件中,瑞典学者的文章被断章取义,有关媒体不深入分析研究背景和相关结论,单凭字面意思错误解读,最后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博取读者关注,这就是典型的“伪科学”套路。“求证”报道,揭开“伪科学”的外衣,有理有据,说服有力。

有的放矢,推理论证严谨。有的放矢是指报道抓住了主要问题。从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存在耐药性基因≠导致人体抗药》就可以看出,记者抓住了一个关键问题,即:网帖的作者混淆了概念。因此,作者开篇便针对“耐药性基因”“耐药性细菌”“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等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辨析。文章抓住了读者关心的问题:外国学者究竟研究了什么?这个研究与我的健康有什么关系?该如何看待这个研究?问题回答清楚了,误读也就澄清了。推理论证是指从逻辑层面进行严谨论证以破除谣言。例如,存在耐药性基因是否就会导致人体抗药?雾霾中检测出耐药性基因,是否意味着雾霾是造成耐药的元凶之一?网帖中所说的可怕现象,看似有理,实际经不起推敲。记者进行逐个反驳,使谬论不攻自破。

采访专家,刊登直接论据。细菌耐药性这个话题,对于很多读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它毕竟是一个生物医学的专业名词,背后包含着大量专业知识。约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比记者自己说出来更有说服力。另外,“解铃还须系铃人”。关于雾霾细菌耐药性的讨论,皆因学者拉尔森的研究而起,在澄清误读方面,没有人比他更有说服力。“求证”采访了拉尔森,用他原汁原味的解释,直接破除读者心中疑虑。

拿捏分寸,防止断章取义。在舆论场上,人民日报本身就是新闻。一些网络媒体常将人民日报的报道断章取义,再配上一个“耸听”的标题,博取眼球。本次“求证”栏目在反驳网帖时,重点落在雾霾与耐药性基因的关系,以及雾霾中耐药性基因的危害上,承认雾霾对人体有害,避免为雾霾“洗白”,说得很中肯,避免了网络标题党做文章。同时,将事实说清楚,也能达到消弭恐慌的效果。

多种形式,彰显融媒优势。从两组报道的呈现形式来看,策划周密,编辑用心。除了两篇主要报道外,还配有多篇资料和评论:链接,通过专家介绍抗生素、抗药性等知识,澄清谬误,普及知识;快评,亮明观点;图表,细数行业通病,让人们看清此类乌龙报道的常见形态;访谈,刊发一手资料,以拉尔森自己的话解答相关疑问;二维码,发布采访视频,直观立体,更有可信度,同时彰显人民日报系融媒体矩阵的报道优势。

要深!

打开视野看科学,举一反三辨谣言

难能可贵的是,这次的“求证”没有仅仅停留在澄清“雾霾存在耐药性基因不等于导致人体抗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将视野进一步扩大,探讨了如何正确地传播科学。

作为11月27日“求证”的后续,30日的“求证”更有深度。除了刊发拉尔森的访谈,还跳出现象,反思背后的问题,发表文章《如何科学地传播科学》。文章标题下专门制作了图表,讲述科学传播领域被误读的经典案例,通过对比报道和真相,展示误读误报带来的危害。文章正文对如何更好地传播科学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三点。其中,前两点——“煽动和刺激受众心理的新闻生产方式是饮鸩止渴”,“‘抢先发布、随后矫正’的报道手法损害科学严肃性”,抨击行业问题,不仅对传播科学有着重要启迪,而且对一些新闻媒体的不良表现提出质疑与思考。第三点——“慎重对待存疑的结论,全面呈现证实的结论”,用思辨的语言指出如何做到科学地传播科学。对于科技类报道来说,这是工作准则,对于其他类型新闻报道也有借鉴意义。

11月30日《人民日报》4版刊登的报道《如何科学地传播科学》。

可以说,这次“求证”报道目光敏锐,问题抓得快、求得真、证得实,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行解读。27日的报道重在阻击不实传言、澄清模糊认识,30日的报道重在跳出单个现象、深入分析问题。整个报道以专业精神反思问题,再次彰显新媒体时代专业媒体人的素养和能力,也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媒体标杆的责任和担当。在众声喧哗的年代,新媒体带来便捷资讯,也会带来新闻专业精神的缺失。社会大众更需要有品质的新闻报道进行引领,拨开资讯雾霾,让人们身处的信息世界少些污染,更加清朗。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研究部

撰稿:耿磊 编辑:王向令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