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6年第11期

电视评论节目的态度和温度

——以重庆电视台评论栏目《新闻解码》为例

王磊
2016年12月12日16:15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新闻本来是不应该有倾向性的,应该在客观、平衡的基础上展现各方意见,用事实说话,但新闻又应该具有态度,因为用什么方式说,怎样说,要表达什么样的新闻理念,决定着新闻的导向和受众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讲,新闻也是在用思想和观察说话,特别是对于评论节目来说,如何做出独特的气质和品质显得尤其重要。

各个地方台近年来都推出了专业的新闻频道,强化及时、滚动播发消息,其实,这和社会转型期文化消费型受众的表征是一致的。在这个时期,电视新闻和大众文化产品一样,即时意义和即时体验成为大众传播消费的客体,由于受众未受过训导,收看新闻时往往会忽略对文本和叙事框架的解读,而只注意适合他们的相关性标准,留心与他们生活具有主体间性的镜头片段。因此,直播新闻和即时消息就成为他们最直接的观感诉求。在这样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重庆电视台唯一一档评论节目《新闻解码》却在众多消息类节目中成功突围,不仅在突发事件上抢抓时效,还在“深度、调查、关联、评说”的谱系中形成了独特的节目风格,做出了一系列创新且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节目。

一、重大突发新闻抢抓实效,突出解读和思辨

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与新闻深度报道的融合已成为媒体挑战竞争的有效途径。新闻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和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作为电视来说,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直播连线无疑能够最快占领信息制高点。因此对于深度报道来说,尽管是在当天抢发新闻,若受播出时段限制,在动态性上也只能退居其二。但是受众对于新近发生的热点新闻,除了想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外,还想知道新闻的背景和有关细节,而《特别关注》正是承担了这一功能,通过对新闻事实、背景、起因、发展、变化、影响、作用等方面作分析思考,让受众在当天就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新闻产品。

《新闻解码》每周至少保证两期热点事件的抢发成为栏目的常态制度。作为一个15分钟的节目,要在一个很短的周期内成片,这的确考验着采编播各个环节的运作。为此,“解码”做出了一系列尝试,比如一期节目可以关注两个话题,运用媒资系统盘活阜外资源等。而这样的操作方式往往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在舆论场还没衰减时迅速出稿、播出。对于具有时间“节点”的时效,“解码”则采用了提前预判,提前介入的方式,在前期完成对事件相关人士的采访,做好成片,在播出当天的导语中加入最新信息,做到了新闻不过夜,也保证了节目的品质。

例如,《苹果6今天上市》就是一个范例,记者提前一个月关注到“苹果6”上市时间,并联系“果粉”、专家进行前期采访,对“苹果热”现象进行深度分析,并在上市当天加入最新销售数据播出,既保证了时效,也比其他媒体的动态播报更胜一筹。“世界艾滋病日”是一个可以预判的时效节目,但问题是这个日子年年有,如何才能做出和往年不同的内容,在时效的落点上更加精准。记者发现到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提前公布的,即“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于是把关注点锁定在艾滋病的防治上,最终选取了重庆市唯一一家市级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进行采访。医生、患者、家属的生活状况、观念、愿望被一一展现出来,在12月1日当天被新闻频道多档节目采用,形成了舆论的聚合效应,增加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类似节目给我们的启示是,时效是可以预判和提早介入的,比如预知性新闻、各种节日节点等,当天的动态消息,加上前期采访对节目主题的定调,就能做出既有时效又有深度的节目。

二、走公共新闻的道路,强化具有调查路径的深度话语

调查性报道往往不是单纯地强调和展示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而是记者通过深入、丰富细致的现场调查和逻辑推理,层层剥开事实真相的过程。而这类报道的一大看点也在于记者调查的路径,即采访的先后次序、主次关系——先采访谁、后采访谁,先从什么渠道拿到什么证言证据再去约见哪位当事人或相关人。在如今的民生新闻浪潮中,由于媒体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使一部分人乐观地认为群众话语权得到了回归,但实际上群众话语权在民生新闻的范围中极其有限。民众往往会沉迷于媒体设定的充满生活琐事、离奇有趣、充满刺激与娱乐的“拟态环境”中不能自拔,而淡漠了对公共领域内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的关注,丧失了对于真正民主权利的追求。而《新闻解码》则致力于提高公众的行动能力,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比如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寻找切口去关注它?如何才能做出新意?《垃圾都去哪儿了》这期节目,无论是从调查手法,还是叙事结构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垃圾分类实行了这么多年,当硬件条件都具备时,为什么还是叫好不叫座?节目并没有陷入传统调查的窠臼,比如老生常谈的分类习惯、设施建设等,而是从事物因果关系的“果”上寻找突破口,对垃圾的去向进行跟踪调查,从家庭垃圾丢出门,到清洁工人收起来,从小区运到垃圾站,再中转直达处理厂。记者一步步从垃圾的源头走到尽头,看看垃圾都去哪儿了。原来站在终点回头看,才发现垃圾的处理,如果不从垃圾的产生、分类环节开始负责,最终难逃“垃圾围城”的结果。通过对垃圾处理每个环节详实的纪录,以及最后处理的尴尬窘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这样的逆向思维不仅新颖生动,节目传递的主旨也更能让人信服。一些平时我们长期关注的老话题,只要有独特观察视角和实证调查为依托,也能让其具有新闻价值。

又比如《迟到的开学》这期节目,同样是强化调查的路径,在重庆酉阳一所乡村小学,开学将近一个月,大部分学科居然没有老师上课,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社会新闻部从呼吁的角度推进了事件的进展,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到学校代课,从而解决了燃眉之急。可作为评论部,我们更应该追问为什么会缺老师,其它学校缺不缺,以往有没有这种情况,缺老师的问题能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一系列的问号构成了节目调查的主线和框架。如果我们用哲学上内外因方法论来分析,表面上看,缺老师是因为条件偏远,很多老师不愿去,这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外因。但内因是什么,这是大家通常会忽略的,而内因却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方法论,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其实酉阳的山区学校从编制上看并不缺老师,而是因为校点分散,师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的。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背后又涉及到中国农村教育的大课题——农村撤点并校与家长教育观念、诉求的矛盾。节目最后也点出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即在幅员广阔的农村,相关部门应在学校“撤、并、留”的问题上进行广泛的调研,在家长诉求和教育资源优化布局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毕竟,无论是差缺老师,还是其背后深层次的教育资源难以集中的矛盾,都影响到孩子们起点的公平。

推而广之,在平常看似普通的车祸、自然灾害、极端事件等新闻中,我们除了对事件进行动态报道,就事论事以外,是否也可以去分析看似“偶然”背后的的“必然”,太多偶然新闻的背后一定有必然的真相。

三、强化议程设置,对民生议题进行持续性关注

议程设置理论1972年由美国学者麦思韦尔·麦考姆斯与唐纳德·肖提出,议程设置使某些议题让公众感到显著和重要,从而加以关注,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但能决定公众想什么。李普曼对此有一个“探照灯”的比喻:灯光照到哪里,人们就关注到哪里。由于传统媒体自身容量的有限使新闻作品受到严格的控制,新闻工作者自然就成为一个议程设置者。传播媒介报道的重点与受众脑海中的重要题材之间的高度相关,媒介强化报道的题材与事件,总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美国学者郎氏夫妇对议程设置理论提出置疑,经过一系列修正,形成了“议题建构理论”。该理论强调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些特殊议题与公众议题之间的关联,还必须考虑到两者要在特殊的媒介环境中产生交互作用,而媒介则扮演着“议题建构者”的角色,具体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媒介总是要强调某些事件。不同的事件,需通过不同种类和份量的报道,以有效引起民众的注意。这种初步强调,会影响民众思想和言谈的内容。第二阶段将希望引起注意的事件加以整理,贴上“标签”,并尽可能与某些现实议题或民众关心的“热点”相连结。第三阶段媒介将事件或议题与次象征符号相连结,使事件或议题成为整个社会议程的一部分。媒体在这个阶段承担的功能实质上是延伸了它的社会属性。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虽在深度上符合受众要求,但它只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进行调查,但新闻却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发生新的化合反映,记者对事物的判断也是一个全面深入的过程。因此,仅靠一篇报道很难全面展现新闻事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分段的议程设置就显得非常必要。

比如《拯救无肛女孩》这期节目就是一次对民生话题进行议程设置的积极探索,栏目组接到重庆市潼南区一位志愿者的电话,说该区双江镇有一名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症的小女孩,由于家庭贫困一直没有得到治疗,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当天评论部就派出记者到潼南采访,并不断用微博、微信直播采访的相关情况,再联合消息部门进行动态报道,最终“制造”出了一个舆论场。据统计,仅微博的点击量就已经上了二十万,引起了全国各地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的关注,最终这个小女孩也成功完成了手术,可以说她的命运得到了改变,照理说新闻报道的推动效果已经得已体现。但评论部并没有就此止步,一个月后,再次派记者进行追踪,这一次在选点上更深一步,首先关注这个小女孩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否有持续的保障,进而追问有类似遭遇的孩子,该如何得到救助,相关的救助机制如何完善等问题,通过深度报道,这些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关制度,这就是评论部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评论节目同样可以用特写来组织文本。以往我们通常会说,选题小些,再小些,因为选题越小,同样是15分钟,它内部的肌理和逻辑就展现得越清晰。新闻特写无疑就是切口最小的选题,如果能够跟进得当,见微知著,同样是一种选题的思路。

四、结语

身处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主体表达着各自的诉求,“舆论引导”与“言论表达”正在发生深刻的功能性转换和融合。新闻评论理当为社会形成理性进步的正能量助力,在新闻热点焦点中,寻找推动社会进步的点点滴滴,把握社会理性价值建设,这也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成熟的社会对言论节目的必然要求。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认为,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真正发生变化的,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往往是那个时代的主导媒介。因此,对一档地方台的新闻评论节目来说,能为观众记住的,真正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不是具体的新闻内容,而是节目传达的并为他们认同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解码》普世价值观和新闻态度,决定着受众的认同程度。一档评论节目应该坚持怎样的新闻理念,才能让“持真立言”的风骨启迪更多的受众,唤起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孕育公民社会的土壤,也是评论节目孜孜求索的新闻理想。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