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人民日报·阅评

“问”得在行 “解”得在理

——从“去杠杆”报道看经济类调查报道的专业性

耿  磊
2016年12月13日15:4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经过一年的努力,任务完成得怎么样?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针对这些问题,人民日报8月29日和9月12日的18版“财经纵横”刊登两篇调查报道——《去杠杆,企业过得怎么样?》和《去杠杆,“一刀切”使不得》(见下图),给出详细回答。报道刊登后,受到中央高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关注。

细细品读,这组报道的一大特点是,在调查采访、观点呈现和写作方式上都体现了本报经济记者的专业水准。具体来看,这种专业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精选调查样本。经济类调查报道的样本选择,应满足的基本原则是:样本容量合理且样本能够代表整体。这组报道的样本量大,代表性强。

首先,要科学确定样本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如果仅仅调查一两家企业,那么反映出来的可能只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并不具备普遍性。为采写“去杠杆”报道,记者走访了江苏、山东、河北、黑龙江四省的8个城市,调研了63家企业、74家银行机构,可以说形成了一个覆盖我国中东部和东北部经济区域的面。对于一次经济类调查报道来说,这个样本量足够大。

其次,样本要尽可能反映总体特征。只有具有代表性,由样本特征推断的总体特征才有一般性。因此,要通过微观经济实体反映宏观经济问题,调查时就要考虑企业的地域、规模、行业、所有制等因素。在调查地区上,报道选择了四个企业债务比较严重的省份,尤其是河北和黑龙江,传统产业多,金融、科技服务类产业占比小,产品结构层次低,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地区。今年年初,黑龙江地区的企业债务问题更是引起全国关注,去杠杆压力大,困难多,很有代表性。在企业选择上,有传统的能源型企业,如江苏南钢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河北开滦煤矿;也有大型制造业,如山东中通客车;还有民营企业,如河北精英教育集团。选取调查样本做到了不同类型企业并存、不同行业企业兼顾,符合分层抽样的科学调查方法。

二是提出专业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调查研究的开端和方向,只有问题提得好,调查研究的质量才会高。如果提问环节都没抓住关键点,那么研究注定只能是隔靴搔痒。经济类调查报道提问的关键是抓住行业痛点,找出破解难点,为提出积极的政策建议打下基础。从提问题环节看,这组报道可谓“抓住关键,层层深入”。

报道上篇即提出“企业的真实债务状况究竟如何”的问题。企业债务是杠杆率的直观反映,也决定了下一步去杠杆的阻力和不稳定因素,因此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要了解企业去杠杆的意愿如何、能力如何,以及银行在去杠杆上的态度、做法和困难怎样等问题,这些都是读者关心而且是通过调查可以获得答案的。

在了解事实并进行初步判断的基础上,下篇报道《“去杠杆”最怕一刀切》提出了一些理论层面的、更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回答。如:去杠杆能否速战速决?如何把握好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去杠杆?要不要分类处理以及如何分类?怎样整合去杠杆各个主体,使其形成合力?政府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统筹兼顾?如何既去杠杆又顾企业发展和经济活力?并引入最终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去杠杆?

这些都展现了本报经济调查记者的问题意识,以及他们用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平衡各方观点。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会获得大量资料,收集各方观点。尤其是经济类报道,常常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各方利益立场不同,观点也不相同。如何展现观点才能平衡各方利益,促进政策实施,这是经济类调查报道写作必须考虑的。人民日报经济类调查报道又不同于专业性报纸的报道,也不同于以探讨问题为主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其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对经济主体行为形成引导,进而促进政策的落实执行。报道中所呈现的观点和所持的立场成为写作的一个关键点。去杠杆系列报道,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摆事实来说问题,平衡各方观点,再通过言论跟进,表达鲜明立场。

首先,报道关注了企业面临的真实问题,并进行了客观描述,既反映了一些融资渠道较多的企业已经寻求主动去杠杆的事实,又通过真实的案例显示部分企业“有意愿,没能力”的尴尬处境。记者准确抓住去杠杆最怕“一刀切”这个关键问题,通过企业的真实经历进行论述,让读者对企业真实债务状况和去杠杆现状有基本了解。报道企业难处的同时,还表达了银行对呆坏账的担忧。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对企业和银行各有笔墨,避免了只表达一方观点造成的偏颇,兼顾了方方面面,又突出了重点问题。事后的报道反响也证明,如此既能讲清问题,又能引发经济主体共鸣,还能吸引中央关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8月29日配发的记者手记《阵痛之后是新生》,通过记者的言论,直接表明了本报关于“去杠杆”问题的看法,即“刮骨疗伤”。文章从企业的疑虑说起,论述了去杠杆的重要意义,并对比国际经验,从综合举措、体制改革两个方面为企业渡过阵痛期开出了药方。9月12日配发的“金海观潮”言论《防大险始于补小洞》,则从企业和银行两个方面,客观辩证地分析了杠杆风险形成的原因,同时指出“加杠杆不能‘一窝蜂’,去杠杆同样不能‘一刀切’”。这样,作为党报,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方法上,都形成了引导性的报道。既有高屋建瓴的论述,也有具体操作方法,避免了空谈,也扩大了格局。

四是解构建构并重。人民日报经济类调查报道既有大部分调查报道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马克·亨特在《调查性报道记者手册》中指出,常规的新闻报道目的在于如实地反映这个世界的客观形象,而调查性报道是发现事件背后的真相。可见调查性报道主要是发现问题,功力体现在解构问题上。但是,人民日报的一个重要读者群体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的负责人,调查性报道在解构问题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建构答案”的责任,为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去杠杆”这组经济类调查报道就做到了解构与建构的并重,上篇重在“问”,下篇重在“解”。上篇报道企业债务水平现状,分析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原因,以及企业和银行去杠杆面临的处境,提出去杠杆最怕“一刀切”,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分析。下篇针对“一刀切”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聚焦去杠杆的主体、客体和方式,问题是什么就解什么,很有针对性。对于解答的论述也细致详尽,有实际操作层面的参考价值。每提出一个方案,都会跟进至少一个案例或业内人士的访谈,避免了空谈,使想法能够落地。例如,在讲到合力“去”时,选择黑龙江龙煤集团作为案例,不但用形象的“众人抬木”比喻债权人的关系,还具体描述了债权人委员会作用;在讲稳妥“去”时,谈到“重症缓治”这个观点,记者分别采访了江苏银行徐州分行员工和招行济南分行员工,通过他们的经验和观点来论述去杠杆具有长期性和代价性的特点。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去杠杆”报道体现专业性的同时,不忘兼顾对读者的贴近性。人民日报的经济类调查报道,既非学术报告,也非通俗的大众读物,必须做到专业性和通俗性的平衡。

一方面,以事实带观点。调查性报道和学术报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述和论的比重不同。该组报道的两篇文章,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描述事实,写作中并没有过多使用议论,而是通过被采访人物的言行表达观点。着重展现事实的写作方式,既使文章跳出了艰深晦涩的经济学理论,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避免了个别不当议论带来的争议。

另一方面,以通俗语言讲道理。这组报道用通俗的话语去讲艰深的经济道理,把枯燥难懂的经济问题用例子和比喻讲得绘声绘色,让经济方面知识基础较弱的读者也能读懂。如,在解释债权人要同心合力时,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债权人就像抬着木头的队伍,大家步伐整齐,就能分担债务压力,企业还有希望。如果有任何一个人走开不抬了,木头瞬间就会坍塌”,这样一来,人们对于“债权人须合力渡过难关”就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另外,像“重症还需缓治”“杠杆是一把‘双刃剑’”“病去如抽丝”等言简意赅的俗语比比皆是,把枯燥的经济问题化作鲜活的新闻话题。生动形象的语言贯穿文中,拉近了重大经济话题和普通读者的距离,巧妙地平衡了专业性和贴近性,使经济类调查报道不仅让内行看了不觉浅,而且让读者在看明白的同时也有所思、有所得。

综上所述,“去杠杆”报道是优秀的经济类调查报道,从精选样本、提出问题、平衡观点、解构建构四个方面追求专业性,同时又贴近读者,这种对经济问题的专业性解析和报道的贴近性呈现对今后类似的调查报道颇有借鉴意义。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内刊《新闻传媒阅评》2016年第29期)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