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如何越“走”越“宽广”
理论文章是报纸中的一种重要体裁,面向社会大众,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如今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是关于社会发展问题、规律认知的一种思想交流。如何认识理论文章?理论文章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增强吸引力?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访谈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曙光、重庆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单士兵。
如何认识理论文章
记者:报纸发表理论文章由来已久,陈力丹教授2001年曾在《新闻界》刊文指出“党的机关报设有理论版,这是自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以来的传统”。但是,目前对理论文章似乎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我们如何认识理论文章?理论文章与学术论文、评论的区别是什么?
陈力丹:我国报纸上的理论文章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理论研究文章,而是对党的纲领、路线和各项政策的阐释。报纸上的时事评论,一般是对刚发生的新闻事实的评论,属于一种新闻体裁,但多少可以有一些作者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目的在于进一步阐释新闻,帮助人们认识新闻事实;报纸上的理论文章也有一些时效性,但没有时事评论的时效性那样强,是对一段时期内某方面党的理论和政策的阐释。
单士兵:对“理论”这个概念进行解释,就和如何看待“文化”这个大词一样,人们能给出成百上千种说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人眼中,对“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深度和广度,理解得都可能不一样。很多人把理论文章局限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解读的范畴,停留在对当前的思想领域里的热点进行深度评析的层面,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们应该有勇气对理论文章有更宽广深远的理解,它可以包罗的东西太多了。
我不主张从学理层面对理论文章过度标准化、机械化地下定义。对理论文章与学术论文、评论的区别,我不太愿意进行细化。表象上看,理论文章不像学术论文那样,有着严格的学术流程,强调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大量的实验、调查和数据分析,而是更强调在某种知识体系框架下来审视问题,比如,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解析,让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深入了解和接受。从目前这些文章呈现的态势来看,学术论文学术性强,特别强调学术的严谨和逻辑;理论文章政治性强,强调专业和准确。理论文章和评论的区别也很大,理论文章注重大框架,评论则注重小切口。理论文章重视宏大主题,洋洋洒洒一篇雄文;而评论往往针对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进行观点表达,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仅从知识深浅、逻辑特点、文章长短来区分理论文章和评论,没有太多意义。在移动化阅读普及的今天,碎片化呈现成为常态,不必刻意过度进行文体划分。我甚至认为,理论文章完全可以用最通俗的说法来下定义,比如,凡是“讲理”的文章,都可以叫理论文章。
陈力丹:“讲理”特别重要,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亦然。不讲理,无情无义,无法无天。这个“理”,用个大词讲,就叫“理论”。单士兵主任对“理论”的理解是实在的。
记者:陈教授说的是核心概念,单士兵主任说的是拓展概念。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理论文章的概念将越来越宽泛,但其核心部分仍会是重中之重。
30多年前,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启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后报纸理论文章经过了怎样的发展演变?
陈力丹:改革开放后,党报的理论文章在指导我国的改革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很多社会观念的变化都是理论文章引领的。上世纪80年代的党报理论文章对社会的影响力度较大,至今一些文章令人记忆犹新,但后来的一些理论文章套话空话逐渐多起来,加之社会互联网化,报纸理论文章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看的人减少了。
单士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断进步,取得大繁荣大发展,背后都有相关理论在驱动。也就是说,时代发展与理论演变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社会变得进步开放,理论也就有相应的突破发展。社会价值文化多元,理论生态就繁荣多样。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历史。理论文章的发展演变,某种意义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高度契合的。事实上,我们党提出的重大理论政策大都以理论文章的形式进行解读。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走过怎样的道路,本身就是我国的理论文章变化的表征。
记者:理论文章对社会的价值真的有这么大吗?理论文章对报纸本身又有什么价值?
陈力丹:如果理论文章还按照原来的路径做下去,是没人看的了。传统媒体的文章形式必须与时俱进才行。报纸的传播形态本身已经过时,需要以新的传播形态和新的具体方式、形态来传播党的理论。
单士兵:我常说,理论文章是“定海神针”,是社会发展的“导航仪”和“指路灯”。对报纸来说,理论文章有着极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被称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没有理论支撑的报纸,再厚也是薄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不仅强烈渴求大众媒体及时发布新闻的事件性信息,更迫切需要其传递有深度的意见性信息,理论文章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此,理论文章要承担起重要的使命,通过宣传好党和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准确、全面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来凝聚改革发展的力量。此外,我认为,价值观驱动人们的生活,理论文章是价值观最关键的载体,要让人们过上经过思考的人生,不论是生活在哪个领域的人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读相关领域的理论文章,脚下的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什么是好的理论文章
记者:理论文章一方面要通俗化,另一方面要有深度的思辨,两者是矛盾的吗?好的理论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陈曙光:理论文章既要通俗、有文采,也要有思想、有深度,两者是不矛盾的。文风问题的关键在于表述,表述是问题的展开方式和思想的实现方式,同样的内容进行不同的表述,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国内部分学者过于注重学术包装,似乎只有“创造”一些新的词汇、新的概念才能体现学术的深度和思想的深邃;有的学者热衷于抽象和思辨,习惯于用一些大家都看不懂的话语表达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把有意义的问题表述得没有意义。现在新概念、新术语越来越多,新思想、新理论却并未见得越来越多。其实,真正的创新理论首要的或主要的方面不在于引进或生造一些连自己也没有弄懂的新名词、新概念,如能在司空见惯、“人人皆知”的问题上,通过研究提出自己的一点真知灼见就很了不起。比如哥白尼,正因为意识到了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才成就了天文学上的一场“哥白尼革命”;再比如艾思奇,一本薄薄的《大众哲学》的历史作用,比任何一本脱离实际的哲学专著都要强大和持久得多。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尤其是哲学界晦涩文风盛行,具体表现为:问题越来越高深,视阈越来越狭窄,字眼越来越生僻,概念越来越抽象,语言越来越晦涩,文章越来越难懂。一言以蔽之,“不好好说话”。当然,晦涩文风不是今天才出现,古已有之;也不是中国特有,实为世界通病。170多年前,马克思就对贯穿于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晦涩文风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明确反对“把哲学变为胡说”。他指出:“哲学,从其体系的发展来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内部进行的隐秘活动在普通人看来是一种超乎常规的、不切实际的行为;就像一个巫师,煞有介事地念着咒语,谁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其实,即使是举世公认文风晦涩的哲学家康德也认为,哲学研究应该是高深的,而表述应该是通俗的。康德说:“我远不会说出我没有思索过的东西。”他承认自己的著作晦涩难懂,并认为这是一个缺点,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缺乏通俗性是人们对我的著作所提出的一个公正的指责,因为事实上任何哲学著作都必须是能够通俗化的,否则,就很可能在貌似深奥的烟幕下,掩盖着连篇废话。”其实,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有些人却不是这样,没有想清楚就开始说,晦涩文风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浅薄”的遮羞布。在一个问题尚未想清楚、更无法说清楚的情况下,这种“成心不让人懂”的表达方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报纸的受众与一般学术期刊的受众不同,这就决定了见诸报端的理论文章更应注重文风、亲近大众。理论文章虽然要有个性,但决不只属于理论工作者个人,决不能沦为理论家个人的独白,而必须化为群众的学养。理论文章要尽可能生动些,讲究文采,使人产生亲切感,而不是使人敬而远之;概念、术语和问题要有公共性,能解渴,与大众产生心理共鸣,让人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感。每一个理论工作者都要善于用朴实的文字、清新的文风来表达深刻的思想,要避免纯粹的思辨和使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术语,杜绝用一些大家都不明白的话语来表达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平易的语言并非苍白,如能直指问题要害,则可显示出思想的深邃和巨大的张力。毛主席早就批判过,有些人天天高喊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口号,可是“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列宁也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好的理论文章,其奥秘就在于深谙“深”与“浅”的辩证法。“深入深出”是假学问,照搬照说,说出来很深奥,满足于思想的“拷贝”,充其量是个理论的“留声机”。“浅入深出”是装学问,钻研得很肤浅,表达得很深奥,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表面上有学问,实际上装深沉、装高雅,徒有虚名并无实学,“头重脚轻根底浅”。“浅入浅出”是没学问,满足于浅尝辄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识其表不入其里,理论不彻底,如何说服人?“未入即出”非学问,打着某某学说的幌子,贩卖的是自己的私货,“嘴尖皮厚腹中空”,到处“忽悠”人。“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钻研得很深刻,表达得很通俗,融会贯通,娓娓道来,依靠真理的权威、理论的力量说服人,而不是依靠世俗的权威、专制的力量压服人。
陈力丹:除了传播形态和具体传播方式方面的变革外,最重要的是内容的制作者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对现实的深入了解,贴近人民才能制作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内容来,但现在理论文章的作者们,具有这样素质的不多。报纸的理论文章本来就不是学术研究那类深奥的东西,而是要讲实在的道理。
报纸理论文章的问题不是不够通俗化,也不是深度不够,而是没有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不说实在的话,套话一串一串的,码了一堆字,却没人看,因为讲不出“理”来,不能说服人,更谈不上说到人们的心坎上,没有做到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单士兵:好的理论文章肯定不是“长、废、老”,更不是“假、大、空”;而是通俗易懂,接地气,说人话。也就是说,要把问题讲透彻、讲扎实、讲鲜活。其实,理论文章的通俗化和有深度的思辨并不矛盾。如果在论述抽象道理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言人所未言,言人所欲言,把深奥的理论讲得浅显易懂,自然会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所以,推动理论通俗化、大众化,让理论流行起来,并不意味着思想含量和思想深度降低;相反,通过有深度的理论文章将理论通俗化地传播出去,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记者:理论文章和论文在很多人眼里长篇大论、深奥难懂。这让我想起《青年记者》杂志的老主编李克荣老师在《青年记者》2007年7月上一篇文章中对业务论文的新诠释:“有见地、有文采、散文式的业务论文,是本人对‘新概念’论文的诠释。枯燥、乏味、抽象、概念,不应该成为新闻业务论文的‘专利’。如果我们能将美的语言、美的结构、美的神韵修饰到我们手中的论文中去,如果我们能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得到理性的启迪,那是我的意愿。”她的这个诠释也适用于理论文章,“理性”“美感”与“走心”,应该是好的理论文章必备的特质。
理论可以流行起来吗
记者: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今年8月16日,福建日报新辟4个版的《理论周刊》,发刊词提到其创办初衷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介绍我国学术界的新成果新观点,及时反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提升引领八闽舆论的能力”。
新的形势为理论文章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让理论流行起来似乎已成为一个看得见的趋势。今年2月,重庆日报理论评论部创办“理论头条”微信公众号,之后推出同名APP;今年3月,一首《马克思是个90后》的歌曲在网上火了,这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理论读书栏目《开卷有理》开办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其第一季节目是《马克思靠谱》,同名书首印两万册一个月就销售完毕。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些理论传播创新?
陈力丹:这些是讲道理的新尝试。重庆日报“理论头条”微信公众号把理论文章中值得提炼的东西拎出来,加上图片和其他网络表达元素,择要提供给受众,我感觉还可以。但理论文章的原文,没有完全改变原有的写作套路,需要改进。从这个公众号的内容看,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党报理论文章,而是与报纸时事评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媒体的言论表达模式。
《马克思是个90后》除了“马克思”这个德国姓之外,没有任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不过热闹了一下,让90后知道还有一个马克思,可以算一种传播效果。《开卷有理》第一季节目《马克思靠谱》,以马克思的生平为主线,以群口秀的形式,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系统化、通俗化的介绍、解读,这样的方式值得尝试。
陈曙光:理论宣传要创新手段,不能板着脸说教。内容离不开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理论宣传需要通过好的形式来表现,增强宣传的时效性、亲和力。现在,有关部门开设了很多微信公众号,这些都是形式上的创新,好的形式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单士兵: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理论传播要不断创新,帮助用户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梳理出有价值的理论信息,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精准送达。现在很多理论传播注重代际拦截、时间拦截、空间拦截,把理论传播尽可能地融入用户碎片化的时间和注意力中去,来加深人们对理论文章的感知和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传播如果不能更加通俗化、大众化,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如何让理论通俗化、大众化,需要更多主体不断进行探索创新。
记者:感谢三位的精彩回答。人民日报曾经评论,“一个民族要跻身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引;一个政党要实现理论的创新,一刻也离不开实践的探索”。理论文章有新闻、评论等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理论文章仍然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报纸理论文章需要继续在推动社会发展、满足读者期待方面积极探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