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谁还在像埃德加·斯诺那样去采访?

赵国华
2016年12月20日15:07 | 来源:青年记者
小字号

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诺在陕甘宁边区深入红军战士和百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回到北平后,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这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横空出世。

现在的媒体人,谁还在像埃德加·斯诺那样去采访?不敢说没有,但敢说越来越少了。

如果哪位记者真要“犯傻”,像斯诺那样去做“蹲点式”“长期调研式”采访,那他(她)很可能拿不到当月奖金,也可能三个月后就因完不成任务而下岗了——等不到第四个月。没办法。当前媒体竞争激烈,媒体和从业者的生存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集体到个人、从领导到一线,都很累很紧张,身心疲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要求,落实到新闻业务领域就是提升记者的综合素养。

在又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针对当前具体的突出问题,再说道说道记者的素养问题,讨论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记者欠缺了什么,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推出本期前沿报告的初衷,约请的各位专家已从不同层面给予了透彻分析。

新媒体兴起,个人信息源逐渐增多,人人都有麦克风,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统传播结构被打破。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中成为信息节点,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记者原先所具有的“新闻信息第一掌握者”的优越感,被剥得精光。

微信公众号、直播、无人机、AR、VR等新传播形式眼花缭乱的受众争夺,又让许多记者常常自问——还能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与那些新生代自媒体人相比,传统媒体的记者甚至产生一种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将来还有没有“新闻”这个职业?当一名记者还有没有神圣的职业感?这是当下许多媒体人焦虑的问题。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问题可能豁然开朗——有哪些素质和品质是所谓的公民记者所不具备的?这些素质和品质或许就是专业记者继续存在并“更上层楼”的基因。

南方日报评论员丁建庭在本期《思想素养决定新闻的底色》一文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科学思想方法?虽然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但哲学上的科学方法论不无借鉴意义。比如,要善于用全面的思想方法认识新闻事件,要善于用系统的思想方法分析新闻事件,要善于用发展的思想方法处理新闻事件,要善于用因果关系的思想方法把握新闻事件……如果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清晰判断,就很容易将前后发生的两件事“误会”为因与果,像“丈母娘推高房价”“强力反腐导致‘为官不为’”这类判断,很明显就是没有弄清楚“本因本果”。

用全面、系统、发展、辩证、联系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采写新闻,这是专业记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种素质是个人信息发布者难以企及的。个人信息发布者可以披露一件事情、发布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但是他们很难或者说根本没兴趣顾及这件事情、这张照片这段视频的前后左右。他们往往只求露个兴奋“点”,却无法剖析事物的“面”。而后者,才是专业记者真正的优势。

信息是大海,个人信息发布者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专业记者想把大海里的每一滴水喝干是徒劳的,即,专业记者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垄断全部或大部分信息源。

专业记者的优势和出路或许在这里:不再视新媒体为敌手,而将其发布的海量资源作为“己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点”,再顺着这个“点”,像埃德加·斯诺那样,做长期、大量、艰苦、细致、深入的调查和采访,再将成果返回公众媒体。这种由面及点、再由点及面的过程,可以将专业记者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优势是个人发布者望尘莫及的,却是专业记者和专业媒体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传统媒体和记者似乎用偏了力——急功近利,飞扬浮躁,天天追逐热点,却天天追不上热点。快定选题,快点采访,快点发表,手忙脚乱,精疲力竭,还总赶不上“热乎的”。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焉能不乱?

所以今天在这里,再次强调一种精神——像埃德加·斯诺那样去采访。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