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让“从业者”兼做“报道者”

吕进福
2016年12月20日15:05 | 来源:青年记者
小字号

重大事件发生,更能激起公众获知信息的欲望。而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亲临报道,是一些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克服此类“供需矛盾”,首先要在“供给侧”下功夫。调动一线工作者积极性,借以延长新闻手臂,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微信等新媒体提供了让“从业者”兼做“报道者”的技术条件。

人人有麦克风,意味着信息传播不再是媒体的特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新闻报道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使更多人的“记者梦”得以实现。既然人人都有麦克风,可否让具体的个人就特定内容做一回报道呢?比如,让相关从业人员兼做某方面报道,即在特定时间让“从业者”做一回“报道者”。

缘此想法,《中国红十字报》近几年在国内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和国际救援报道中,动员救灾人员——从业者,运用新媒体技术兼做前方报道,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从短信到微信

《中国红十字报》是中国红十字会机关报,周二刊。“服务总会中心工作,服务各地红会工作”,是我们的办报宗旨。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重要成员,是“中国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俗话说:“水火无情”,红十字会所从事的“三救”(救灾、救援、救助)工作,无论自然灾害还是社会灾害、国内灾害还是国际灾害,哪一项都伴随着危险、紧急,都具有时空、对象的不确定性。由于工作性质和特点使然,越是重大灾害发生,我们的记者越面临无法亲临现场的尴尬;而重大灾害的发生及其救援,无一不是社会热点。“供需矛盾”由此产生。

为化解此矛盾,从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报道开始,到2016年斯里兰卡洪灾救援报道,《中国红十字报》多次在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中,约请前方救援人员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现代通信技术,记录、传播前方工作情况,弥补记者无法进入现场采访、报道的缺憾,取得了良好效果。

1.国内救援报道:玉树地震后,收到从高原发来的短信。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中国红十字会当日下午派出由一名副会长带队的救灾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4月15日,随着手机铃声响起,编辑部陆续收到救灾工作组发回的来自一线的手机短信。依靠这些仿佛带着救援人员急促喘息声的简短文字,辅之记者在后方的采访,《中国红十字报》在一版推出以《你们是最快的 你们是好样的》为大标题的集中报道。

其中,4条手机短信,全面、完整地记录了总会救灾工作组第一天的工作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完整、清晰,被我们以《短信连线 直击灾区》为题,编发在报眼位置。其中前两条短信内容如下:

4月15日 10时30分

总会赴灾区工作组一行于14日晚12点抵达西宁。凌晨1点,与青海省红十字会进行工作对接。今早6点,工作组一行赶到机场。在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尼玛的努力下,工作组在7:30坐上第一班运送搜救队的包机。目前已到达灾情最严重的玉树县结古镇。此地海拔3800米,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目前县城停电停水,近70%的房屋倒塌。

4月15日 10时38分

目前灾区最急需的物资包括棉帐篷、棉衣、棉被、食品、饮用水、药品!运输非常困难!总会从宁夏调拨的1000件棉衣、1000床棉被、500顶棉帐篷等救灾物资预计今晚可到达灾区。从甘肃调拨的600顶棉帐篷,还有上海、北京等地方红十字会的救灾物资,正在运输途中。

4月17日,工作组完成任务返京。在4月20日出版的第二期报纸中,我们在一版以《即时短信 记录救灾》为题,再次刊发救灾工作组发自现场的短信。这一次,我们为每条短信制作了小标题,使其所述事实更加清楚。如:搭帐篷席地而卧、何时有个温暖的家、谁是最可爱的人、参加温总理抗震救灾会议、第一批物资抵达、蓝天救援队成功施救等。

因为灾害发生于高海拔地区,工作组在灾区紧张工作两天后被迫紧急撤回。也就是说,本次关于前线救灾的报道全部依靠前方工作人员的短信完成。换言之,没有这10条短信,就没有我们的“前线报道”。

第一次尝试的成功,让我们对发挥前方救灾人员积极性、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平面媒体报道,有了现实而真切的感受。其后,在2013年鲁甸地震、2014年雅安地震等国内重大自然灾害救援报道中,我们如法炮制,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受到了系统内外的肯定和赞许。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8月5日,《中国红十字报》一版以《紧急行动 驰援昭通/三路人马挺进灾区,百名队员参与救援,捐赠款物逾450万元》为主、副题,集中报道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救灾情况。“消息头”后所列6位报道者,只有一位是本报记者,其余5人中3人是一线救援人员。这篇分为三个小标题的综合消息,关于云南红会夜间挺进灾区、实施灾情评估、到达灾区后的工作、物资调拨情况等,由总会救灾工作组人员、云南省红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多人提供的信息综合而成。

当日二版头条,是总会工作组当晚向灾区挺进的见闻记录,以跳跃、急促的短句子,全面再现了震初12小时工作实况。这些记录,是一版所发消息的有力补充与延伸,成了独家新闻。

2.国际救援报道:菲律宾救援初尝“甜头”,从单一文字报道发展为多媒体立体展示。2013年11月8日,超级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造成4000多人遇难,世界多国对菲律宾给予了各种援助。风灾过后,中国政府向菲律宾提供了近200万美元捐款,但西方一些媒体仍宣称这与中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身份不符,指责中国“小气”“缺乏大国责任感”,更将动用航母赴菲救灾的美国与中国对比。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派遣应急医疗队、中国红十字会国际救援队和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奔赴菲律宾,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赴菲救援,是1923年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日本东京大地震救援后,第二次走出国门实施国际救援,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实施对中国不友好政策,外交部指示,“这次出征不仅代表中国红十字会,而且代表中国人民,代表中国的民间力量”。

“特殊背景+特定历史+特定内涵”,赋予此次救援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红十字报》应该对此次救援给予浓墨重彩的报道。但是,由于受出国人数、办理手续等因素限制,我们的记者无法随队前往。

何以解忧?为了不留历史性遗憾,我们只好再寻他途——让救援队兼做报道。救援队出发前,我们与其郑重约定:救灾之余,写好报道!

国际救援队20日出发,26日(间隔了一个出报日和周末),第一篇“援菲赈灾日记”《在菲律宾灾区的两个日夜》在二版头条与读者见面,记录了救援队最初4天的工作情况,内容丰富翔实: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兼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赵白鸽参加国际联合会和菲律宾红会召开的灾情和救灾行动进展情况通报会、听取国际联合会评估组汇报、拜访ICRC和IFRC当地办公室、探望前方救灾将士、接受菲媒体及中国驻菲媒体联合采访、乘坐仅容3人的小飞机前往灾区、看到中国红十字会的帐篷等所见所闻。最后有一个这样的结尾(节选):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曾几何时,在非洲、在亚洲、在世界各地发生大灾之时,有的只是欧洲国家、美国的帐篷。今天,中国红十字会的帐篷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救援现场),出现在全世界目光聚焦的地方!谢谢我们的30名勇士,谢谢前方使馆。这一刻,将影响深远!

一口气读完这篇融合密集信息、深切体会和真情实感于一体的报道,不禁大喜。这样的文字,有事实陈述,有情景描写,带着救灾现场的浓烈气息,极富感染力。

其后,我们连续5期推出救援队队员撰写的“援菲赈灾日记”,分别是:《志愿者让我们走得更远》《从宿务到塔克洛班的艰辛旅程》《扎营塔克洛班》《废墟之上,生命悄然复苏》《无论何时何方,随时准备出征》。

历史性的菲律宾救灾报道中,我们先后刊登救援人员发自现场的6篇报道,拼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事实链,以独特的视角、感性的文字,真实、生动地向国内读者及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红十字会卓越的工作、超越国家和民族的人道情怀。

除此之外,这期间,报纸一版所发关于前方主要工作的消息,均由救灾人员提供的素材编辑完成。

从报纸到网站、官微、客户端

完成菲律宾救援“处子秀”后,2015年4月、2016年4月和5月,中国红十字会“迎来”一个国际救援高潮,一年多时间先后3次实施跨国救援:尼泊尔地震救援、厄瓜多尔地震救援、斯里兰卡洪灾救援。

有了菲律宾救援报道的成功实践,接下来的三次报道,我们与前方救援队的配合愈加默契,报道更加及时、全面。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微信在其后的报道里大放异彩。报道形式,除了文字,有了更多图片,平面媒体做到了图文并茂;传播形态,除了报纸,官微、网站、客户端等新媒体,有了更多声音、图像和视频,初步尝试了融合报道、立体化报道。

尼泊尔地震救援报道,根据前方发回的信息,第一期报道以《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在尼泊尔救援/20名队员分两批抵达,灾区卫生防疫任务日益繁重》为主、副题,介绍了此次救援主要任务、救援队到达后的主要工作;择优在第4版发图5幅。一则消息+半版图片,第一时间向国内读者展示了救援队到达初期的工作,时效性、权威性俱佳。第二期报纸,以《尼泊尔来了中国红》为题,在第4版刊发照片7幅。

厄瓜多尔地震救援报道共出报3期,刊发综合消息2篇,撰文、摄影全部由救援队员完成。其中,第2版刊发救援队员在工作间隙写下的“救灾日记”3篇;第4版刊发图片10幅,文字、图片均由前方救灾人员用手机撰写、拍摄。

5月份的斯里兰卡洪灾救援,除了救援队出发的消息由本报记者采写外,其他两个图片版十几幅图片、纪实稿《热带岛国搭帐篷》,全部由救援队员在工作间隙拍摄、撰写。

当期报纸内容和无法上报的语音、视频等,我们及时通过社办网站、官方微博、客户端等电子媒体发布。然后,经各级地方红十字会自办电子媒体层层转发,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

发挥“从业者”积极性,有效延长新闻手臂

几次重大国内国际救灾报道,报社未派一兵一卒,却及时、全面记录了相关工作,得到了系统内外高度评价。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没有前方救援人员的真实记录,就不会有这些富有成效的报道。特别是国际救援报道,如果没有救灾主战场“核心事实”的呈现,只凭一些后方的“次要事实”聊充版面,整个报道就是表面的、片面的、不真实的、没有分量的、有严重缺陷的。

几年来,我们因应行业特点实施的让“从业者”兼做“报道者”的做法,较好地解决了“记者无法去现场”的困难,取从业者之“长”补记者之“短”,延长了记者的手臂。

1.发扬从业者之“长”,科学利用媒体外采写力量。所谓从业者之“长”,指前线救灾人员有做好报道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媒体可以放心地把报道任务交给他们。主观意愿体现在责任感、神圣感和可靠性三方面。对于红十字会工作者来说,每一次国际救援都是一次民间外交行动,每一个参与者都代表了中国、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民间救援力量,有责任全面记录相关行动。红十字精神“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习近平语),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同,参与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救援,对每一名救援队员都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无论红十字工作者还是红十字志愿者,都把《中国红十字报》当做自己的报纸,面对报社所托,都会全力以赴,努力完成任务。

客观上,出国救援人员皆属精挑细选的精兵良将,不仅具备高超的救援专业能力,而且具备基本写作能力和水平,能够客观、真实地记录相关事实。

2.克服媒体之“短”,不派记者也能获得“独家新闻”。所谓媒体之“短”,指在相关条件限制下,媒体无法安排记者奔赴现场采访、报道新闻的现实。“救灾、救助、救援”是中国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凡与“救”字沾边的工作,行为指向基本是“灾害”或“灾难”,都有高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救援初期,因为前方情况不明以及交通、费用等限制,救援队或救灾工作组的人员组成、所携设备及物资等,必须高度精简、实用,除了救援人员,不可能“专门”安排记者等“多余”人员随队前往。

另一方面,从新闻价值和受众需求角度看,所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救援皆属重大事件,都会引起国内外特别关注,媒体一般都会倾力报道。

于是,有了这对供需矛盾:一方面大灾来临,公众信息需求骤然旺盛;另一方面“供给侧”的记者无法“亲临前线”。我们探索实践的让救援人员兼做报道的做法,可有效化解上述矛盾:既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又化解了媒体“无米下锅”的窘迫,补齐了媒体“短板”,可谓“鱼与熊掌兼得”。

3.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特点,挖掘并拓宽了新媒体的功能。除2010年玉树地震报道用了一次短信外,2013年之后的报道主要利用了微信。微信是以关系为纽带的私密性社交工具,具有双向性、私密性、非开放性等特点,可以点对点传播,也可以点对面传播,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等熟人圈的信息分享,传受双方对等交流,具有排他性。自微信诞生以来,人们使用较多的是其交流和传播功能,其基本的通信功能反而被人忽略了。让救援人员兼做记者,正是对其通信功能的发挥和利用。

手机插上微信的翅膀,如虎添翼,可谓“一机在手,要啥都有”,写作、拍照、录音样样能做,地球另一端的情况也能被瞬间“发送”到国内。

媒体方面,编辑部指定一名编辑与前方救援人员“单线联系”,建立一个临时微信群,将前方救援人员悉数纳入其中,一个小型多媒体传播平台即告建成。该平台既是一个信息集散平台,又是一个思想碰撞、沟通交流的平台,前方救援情况、编辑部想法,皆可集中于此。实践证明,微信的强大功能不仅体现在交流和传播方面,更能为新闻报道提供强大助力。

4.由“从业者”直接记录、报道所做工作,写出了更多思想与情感。此类报道有更多内心感情的袒露,文字更柔软、细腻,有更多可以触摸的质感,是记者采访无法得到的真正的第一手材料。救援队员把自己“摆进去”的那些“赈灾日记”,更是打破了新闻报道僵化、刻板的限制,以独特视角、独到观察、新颖叙述,实现了客观事实与内心情感的完美交融,可以更好地引领阅读者走进其内心。编辑对事实的审核、订正等“把关”过程,又帮助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事实的“原始味道”。版面上,“新闻+日记”的呈现,则使整个报道形成了全景新闻、立体新闻景观。

从编辑部收到的反馈意见看,此种文字比“纯新闻”更有可读性,更受欢迎,更抓眼球,更有吸引力,是一种超越表象真实的更高层次的真实。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