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2期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李  想
2016年12月21日14:10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体育电影是带给观众活力进取等正面感性印象的电影类型。通过对20世纪早期中美体育电影作品的浅析,体育电影经过视角认同、经验认同和精神认同三个方面,引发了观众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既使观众“观”有所得,也使体育电影更具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体育电影;身份认同;自我

体育是以人体智力与体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依靠人体机能和技能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对体育进行吸收,逐渐使其成为电影的主题、场景、内容等重要元素。“体育电影”没有专门的学术定义,笔者认为“体育电影”应代表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故事情节、人物、内涵围绕体育活动而发展的电影,它素来以青春、热血的节奏刺激着一代代观众,但不论中外,这类励志套路反映的是一种身份认同机制,从20世纪最初的中美电影作品中就已有所体现。

一、电影的身份认同理论

身份认同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电影符号学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认为电影观众对完善和丰富电影文本意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符号学角度看,电影时常通过符码(光效、音响、蒙太奇等)的相互结合来制造意义,而这些间符码结构段的使用并不能直接或完整地制造电影的意义,还有赖于观看行为的补足,观众是电影文本意义建构中的能动角色,换言之,观众也参与了电影意义的实现,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身份认同的过程。

麦茨认为,发生在电影中的身份认同与其说是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或者对演员的认同,不如说是在电影的时空、视觉形象的刺激下,观众对于自身的认同。这种认同过程根据拉康在精神分析学中的主体性理论、“镜像阶段”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源于镜像理论的自我反省阶段,当观众将自身置于电影这扇镜子前,他们就会被迫放弃自我意识的位置而转入电影及其意义的位置中,将电影中的他者意识作为自我意识。正是由于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我思考的缺位,在经过镜像阶段后的主体构成中,麦茨作了这样的描述:“观众与自己产生认同,与作出纯理解行为的自己认同……作为可被理解的可能性状况,因而也是作为一种透明的主体,它与一切所在之物相遇”,这并不是在否认观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观众在观影后所作出的分析、评论、续写等都是对电影意义的深度发掘和二次创造),而是在肯定认同的作用。

体育电影经久不衰,并且作为励志影片的重要类型时常作为时代、市场的强心针,正是由于观众从中感受到震撼、鼓舞,也就是电影中的身份认同机制在发生着作用,笔者以中美两国上世纪早期的两部电影作品——孙瑜导演的《体育皇后》及詹姆斯·W·霍恩(James W. Horne)导演的《大学 College》为例,浅谈体育电影如何实现身份认同。

二、身份认同在二十世纪早期中美体育电影中的实现

身份认同的实现通俗地说即是电影能让观众产生共鸣,通过电影中的他者形象,观众仿佛看到了含蓄表现的自我,所以《体育皇后》和《大学》能在当时获得一定的成功并保留至今,主要是由于这两部电影从以下三个方面为观众创造了感同身受的氛围。

1.镜头创造的视角认同

体育电影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运动场景,尤其是运动场的竞技场面最能让观众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在《大学》中有棒球场、田径场及舢板比赛三个运动场景,而在《体育皇后》中运动场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因此主要场景就有八个。两部电影在呈现竞赛时都会先运用全景、远景展现运动场的大环境,用中景拍摄多种运动场面来烘托赛场的气氛,同时用体育运动的吸引力抓住观众的眼球。其次,都会用观众和赛场的正反打镜头来体现比赛的激烈性和现场性,在竞速项目中都会用远景来展现主角的运动位置,凸显竞速运动的先后位置特点,像模拟转播真实的运动会一般。不同的是《大学》运用的是跟镜头来表现主角的行动,《体育皇后》则是特写角色的身体、表情等状态。总而言之,两部电影都生动刻画了运动场景,让观众通过镜头站在了摄影机的位置,身临其境地感受运动场的宏大场景,当画面聚焦在主角的比赛时,观众的视角不自觉地跟随着镜头的移动,足够的吸引力让观众无法摆脱镜头对意识的操控,产生“我正在看比赛”或“我就是在比赛”的感觉,创造了一种视角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使观众更深入地沉浸在电影世界的基础方法。

2.故事里的经验认同

观众在镜头的引领下进入电影后接触到的就是电影故事。好的故事之所以能让观众动容,是因为观众在演员、场景、声效等元素的演绎之下获得了一种和自己生活经历相同或相似的经验,这种经验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使观众获得了新的体验,重构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思考,也正是这种认同可以不受电影拍摄时间的影响,乘着人类生活经验的诺亚方舟流传到新的时代。

《体育皇后》是一部完全围绕“体育”展开的影片,女主角林璎是竞华女子体专的学生,特长是长跑,整个故事就是围绕林璎在长跑运动发展的道路。主角林璎是孙瑜特意为演员黎莉莉打造的角色,黎莉莉对游泳、跳水、开车、骑马样样在行,还拿过短跑冠军,由她塑造的林璎青春活力。虽然林璎是浙江农村出身,但是这种乡村姑娘的身份赋予了这个角色不同于城市学生的单纯、好动、努力等好的品性特质,同时她还拥有着自强、独立、好胜的现代化女性特征。《大学》是一出喜剧片,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扮演的角色是喜剧片中常有的小人物形象,和林璎一样,是从农村到城市深造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境贫穷,农村青年的身份赋予他的是影片开头为了掩饰自卑的一系列自负特质行为,他是一个城市文化中的“乡巴佬”,进入大学之后他为了赚钱去酒吧打工、加入棒球队等,都因为他是农村出身,没有体验过这些活动,闹出很多笑话,但最后因为在舢板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让他获得众人肯定及女主角的青睐,角色形象由此从失败者逆转为成功者。

从两部电影的情节和角色来看,电影中的林璎是当时中国农村家庭出身和沿海地区摩登女性性格的结合,巴斯特基顿的角色也是美国农村青年的反映,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都是可能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贴近观众的生活经验,具有较高的代入感;体育在那时作为一种现代城市文化的代表,透过电影为观众创造出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这种梦想的作用获得了支配观众重新期许自我的权力,毕竟梦想通过体育的道路获得成功比真实的做到要容易得多。直到今天的观众再重温这两部电影时,也可以从两个小人物通过自身的拼搏获得了肯定的故事中获得一种关于成功的启示,符合观众追求人生新高度的心理。体育电影就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观众重温或者感受这种成功经验,提供一种人生发展的模板,唤起了观众的认同。

3.潜移默化的精神认同

故事是电影的内容层面,通过电影符号的修饰,意指的是体育运动的精神。体育所倡导的精神与人追求上进、勇往直前等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谋而合,电影通过渲染对观众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不论国籍,体育精神是殊途同归的,《体育皇后》和《大学》主要都反映了一种竞争与荣誉,这正是体育电影的内涵所在,通过主角行为这样一个点,映射体育工作者及社会上的人都需要努力拼搏的宏观精神。

但比较之下,两部影片还是有不同之处,从《体育皇后》和《大学》拍摄时中美两国观众身处的国情看,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高涨,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以致时任总统柯立芝声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如山本喜九郎在《日美欧比较电影史》中所说,从这个时候起美国就进入了高度的大众消费社会,与其相适应的就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因此体育就成为大众高度消费社会下的城市知识阶层的青年文化的要素,体育运动伴随着学生题材,一方面成为美国电影中重要的青春片类型,另一方面也成为喜剧、故事片中重要的素材,它反映的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下消费主义自由化、娱乐化的需求。而同时代的中国从宏观环境下来看是内忧外患,外无主权,内无民主,生存尚有困难,体育运动更不会成为大众消遣娱乐的方式,而且随着西方入侵,中国自身的传统民族体育也受到了一定侵袭。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掌握权力的民国政府其实也希望透过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的实施,以获得与西方体育平等对话的地位,由此逐渐将教会学校体育课程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除此之外就是积极筹办、参加各种运动会。因此体育运动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种严肃的文化活动。

由此就能理解两部电影的不同之处:《大学》中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兴趣和消遣,可能只与个人的或者学校团体的声誉有关,影片中的运动员形象以男性为主,展示了男性在运动领域中的男性魅力,而女性则主要作为男性的情爱对象,对观众来说是物质丰富后的精神娱乐,且围绕主角发生的故事是在强调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性,整个影片塑造的主角形象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反映,这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缩影;而《体育皇后》中则表达了一种多数人的体育,明确表示不造少数的英雄,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的要求,且故事发生在女子体育学校,所以运动员形象以女性为主,展现的是女性的健美,女性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身份展现风采,塑造了一种新时代的健康女性形象,这不仅是摆脱封建观念中重男轻女的窠臼,而且在电影中去追求体育自治、体育自强,尤其是女性去自强,其实就是反映现实中追求民族体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是对当时提出的“体育救国”言论在电影上的尝试,也就是在追求国家主权的独立,体育及健康的体魄作为民族自强的动力,升华了体育的作用。而直到今天,在一定程度上美国体育电影仍较多地希望观众透过影片获得与主角相似的自我认同,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种自我认同,也有民族认同。

三、总 结

体育电影是一种振奋人心、予人鼓舞,很少带来负面影响的电影类型,它通过创造与真实竞技世界相仿的环境,从视听上构造出一个可以想象或达到的现实,设置与观众经验接近的故事,从心理上使他者与观众相互融合,让观众和角色共同经历挫折和成长,领悟体育精髓,使观众收获对自我及现实的认同,这既是体育电影获得认可的方法,也是电影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独特方式。

参考文献:

[1] 帕特里克·富尔赖.李二仕译.电影理论新发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2] 张翼飞.异样的“视”界——从镜像理论看悬疑电影中的“身份/认同”[J].美与时代(下),2015(6)

[3] 刘艳芹,张军,张矛矛.中美电影比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5).

[4] 山本喜九男.郭二民等译.日美欧比较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5] 刘剑,20世纪20年代我国体育话语权诉求的历史回顾[J].体育学刊,2010(7).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