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2期

“豆瓣”品牌电影之叙事分析

郭  立
2016年12月21日14:18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2016年初,豆瓣网(以下简称豆瓣)发布了一部品牌电影——《我们的精神角落》。电影制作方表示,“多年来,豆瓣对受众的理解,亦或自我解读,都将通过这幕主观视觉化的影像纪录得以告白释意,并还原为别具意义的画面与声音,袒露在你的面前。文章运用“电影大组合段”及“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分析豆瓣是怎样运用影像诗理解、阐释受众与自我的。

关键词:“豆瓣”;品牌电影;叙事;电影大组合段理论;格雷马斯意义矩阵

一、豆 瓣

豆瓣(douban)是一个web2.0社交网站,创立于2005年,发布由其用户生产的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包括描述性信息和评论性信息。除此之外,豆瓣还具有书籍、电影、音乐推荐、同城活动信息发布、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功能,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这是“豆瓣”对自己的定位。有资深用户这样评价豆瓣:“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巨大的虚拟咖啡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可能会贫瘠许多。”

二、《我们的精神角落》

2016年初,“豆瓣”发布了第一部品牌电影——《我们的精神角落》(以下简称《我》),也是成立十一年来第一次对大众发声。电影制作方表示,“多年来,豆瓣对受众的理解,抑或自我解读,都将通过这幕主观视觉化的影像纪录得以告白释意,并还原为别具意义的画面与声音,袒露在你的面前。”电影讲述了一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与豆瓣用户主体一致)从自己的小屋出离,与世界和其中的人、事遭遇后,最终再次回到小屋的过程,描摹了他(亦是豆瓣理解的“受众”)有时拥抱世界,但更多时候选择遗世独立的内心状态。影片中不少镜头是对《沉默羔羊》《拯救大兵瑞恩》和《电锯惊魂》等经典电影的“致敬”,可谓借用户最熟悉的“语言”(影视是豆瓣用户最关注的话题)与之沟通。而片末出现的片名——“我们的精神角落”则是豆瓣对自己品牌调性,或曰自己与用户关系的一种定位。即在豆瓣,每一个追求精神的灵魂既可以逃离庸常(谓之“角落”),又可以遇到其他同样追逐精神的灵魂,并且互相取暖,彼此慰藉(谓之“我们的”)。

三、叙事段落

根据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大组合段理论,电影叙事的基本单位是独立语义段,即由若干镜头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意义段落(类似文章的一个自然段)[1]。借用这种思想为《我》划分意义段落,以便进一步分析(如表1所示)。

四、叙事深层结构

格雷马斯在列维·斯特劳斯关于古希腊神话研究的基础上,推演出了他的“意义矩形”的范式(如图1所示)[2]。他认为,一切叙事文本乃至全部文本,都包含着一个意义的深层结构,由一组核心二项对立式(A/B)及其所推演出的另一组相关且相对的二项对立式(-A/-B)建构而成。如图1所示,该结构中的4极(A、-A、B、-B)之间存在6对3组关系:A与B、-B与-A之间的对抗关系;A与-B、B与-A之间的互补关系;A与-A、B与-B之间的矛盾关系。文本的意义结构便呈现于这3组关系的组合变化中[1]。

不妨借此模型来分析《我》中文本的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文本中的A、B、-A、-B分别是什么?从“我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世界也拥抱我”“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有时我只想一个人”等文本可以直观到,《我》大体上是在讲述“我”(主角)与“世界”之间纠结甚至矛盾的关系,即核心对立关系的两极为“我”(设为A*)与“世界”(设为B*)。二者的关系之所以纠结而矛盾,在于文本试图呈现的“我”与“世界”都是“两面一体”而非“铁板一块”的存在,即A*=A+-A,B*=B+-B,每一极都由正反两面构成。正如全片的主旨句“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所表达的,“我”既有“入世”的一面(设为-A),也有“出世”的一面(A);相应的,“世界”既有接纳我的一面(设为-B),也有嫌弃我的一面(B)。由此,两面一体的“我”与“世界”便构成了意义矩阵中的3组6对关系:“出世的我”(A)与“入世的我”(-A)、“嫌弃我的世界”(B)与“接纳我的世界”(-B)之间的矛盾(一体两面)关系;“出世的我”(A)与“嫌弃我的世界”(B)、“入世的我”(-A)与“接纳我的世界”(-B)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出世的我”(A)与“接纳我的世界”(-B)、“入世的我”(-A)与“嫌弃我的世界”(B)之间的对抗关系。

由叙事组合段分析可见,意义矩阵中4极的呈现在文本中占有不同的权重(时长)(如表2所示)。具体而言,除段落10、11讲述我的“出世”(共61”),其余段落均讲述我的“入世”(包括段落4中想象的“入世”(共199”);除段落6、8讲述我被纯粹的“被接纳”(共25”)和段落2、4(既无“接纳”又无“嫌弃”),其余段落讲述的都是我“被嫌弃”或“既被嫌弃又被接纳”(共217秒”)。

除了4极在全片的比重各异,它们之间的6种关系,即每2极之间的权重之比也各不相同(如表3所示)。笔者认为,两极之间的权重之比不仅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张力大小,更隐藏有文本意义构建的框架,一种文本作者有意(或无意)植入的叙事倾向。

不难发现,《我》文本叙事的倾向性是显著的。这种倾向首先表现为对“我”一极的呈现,“出世”多于“入世”;而对“世界”一极的呈现,“嫌弃”多于“接纳”。其次,文本着重强调的意义(叙事倾向)依次为:世界对我的“嫌弃”之多与“接纳”之少的对比(B/-B)、我“入世”之多与被世界“接纳”之少的对比(-A/-B)(冲突关系)、我被世界“嫌弃”之多与“出世”之少的对比(B/A)(冲突关系)、我“入世”之多与“出世”之少的对比(-A/A)、我“出世”之多与被世界“接纳”之少的对比(A/-B)(因果关系)、我被世界“嫌弃”之多与“入世”之少的对比(B/-A)(因果关系)。可见,文本旨在强化两层核心意涵,第一,当我“入世”时,“世界”对“我”的嫌弃多于接纳;第二,由于“世界”的嫌弃多于接纳,“我”需要“出世”(贯穿全片的“小秘密”)。

五、从叙事到品牌

4分20秒的影片,直到末尾(4’17”处)才出现了黑色背景上的“豆瓣”logo,一个4秒长度的纯视觉印象(无画外音)。根据上文分析,之前的叙事已形构出“世界的嫌弃多于接纳,我需要出世”的意涵,此处便水到渠成的将“我”(影片主角/豆瓣用户)的此种精神需求与豆瓣的品牌资产链接起来。完成这一链接的中介是4’14”处出现的时长3秒的几个字:“我们的精神角落”,也是影片的标题。可见,叙事中品牌“植入”的效果并不取决于“量”或“先入”的优势,而与叙事(意义建构)是否充分以及从叙事到品牌的过渡是否合理合情有更大关系[3]。

六、结 语

本文以“电影大组合段”及“格雷马斯意义矩阵”为视角,对豆瓣品牌电影《我们的精神角落》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出其叙事和表意的深层结构。并阐明充分、完备的意义建构是广告“叙事”与“品牌”自然、巧妙勾连的必要条件。《我们的精神角落》中的叙事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面向,比如无处不在的隐喻,诸多与经典电影互文的镜头,风格显著的配乐等,期待有机会另做分析。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电影批评(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法)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 施百俊.每个产品都需要好剧本[M].台湾:商周出版社,2014.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