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2期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以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为例

乔  羽
2016年12月21日14:2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山西卫视强势推出的大型旅游城市推介真人秀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不仅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还获得了上佳的口碑。更重要的意义是,节目通过挖掘山西深厚的历史人文,呈现出了全面、立体化的山西故事、三晋精神,从而重塑了山西经济转型后的新名片。本文拟从“电视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着手,尝试分析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在传承文化基础之上的新形态、新语言、新内涵,以期寻求“小投入、大气象”节目的成功制作理念。

关键词:《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文化传承;创新

一、引 言

60年前,郭兰英艺术家将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响了三晋大地,唱遍了大江南北。2016年5月,山西卫视打造的同名大型旅游城市推介竞演真人秀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进入大家的视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国内首档大型旅游城市推介真人秀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于2016年5月登录山西卫视,每周五晚播出。节目通过公平竞演的形式推介山西11个地市的大好风光、人文历史,使受众足不出户就饱览城市美景、感知本土特色文化。节目创新性的采用多种表现手段,将娱乐与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在泛娱乐化节目形态下带给受众一股清泉,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受众、影响受众。节目播出后,得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报纸、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的极大关注,大家纷纷进行热评点赞,反响热烈。当今,电视是最有力的文化传播媒介,无疑,这次山西卫视借推选旅游城市之机,将山西深厚的历史人文进行深入挖掘,重塑了山西经济转型后的新名片,是一次非常可贵的尝试。本文拟从“电视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着手,尝试分析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在传承文化基础之上的新形态、新语言、新内涵,以期寻求“小投入、大气象”节目的成功制作理念。

二、“传承”——植根本土文化、传承历史积淀

中国电视的文化生态是在娱乐化的浪潮中形成的。在娱乐化的旗帜引领下,很长一段时期内电视节目都是以收视率论英雄,以“众声喧哗”为目标,而忽略了追求精神层面。尽管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技术手段,但仍难以让受众在笑过之后有思考,在放松后有收获。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的需求、受众接受传统文化的外在需求,以及媒体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电视综艺节目开始有意识性的向本土文化基因靠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传播[1]。如《中国诗词大会》《传承者》等节目。

山西卫视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正是在这样的电视文化生态下应运而生的。当今,山西正处于经济转型之际,如何利用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改变山西形象一直是山西卫视所思考的命题。恰逢举办2016山西旅游发展大会,在省政府的方针指导下,山西卫视几经调整节目方案,最终将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人说山西好风光》。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资源的概括。在山西,拥有着众多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山西独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而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巧妙地展示出不同地域的“三晋文化”,形成了一张张有影响力的名片,进一步刷新了人们对山西的印象。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山西旅游文化,节目通过推介人讲、演员演、评委评的方式融合表达。可以说,美轮美奂的舞台展现,融合多方视角的表达,呈现出了全面、立体化的山西故事、三晋精神,其文化传播力可见一斑。

三、“创新”——坚持自主原创、引领时代风尚

纵观近年来创造收视佳绩的电视节目,大多是模仿、复制、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板式的产物,属于“舶来品”。尽管引用了先进的国外节目制作理念,但因文化接受的差异性,导致引进节目基本属于“昙花一现”,难以在长远角度上感染受众、影响受众。特别是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2016年因版权问题不得以对节目进行重新创作,引发了社会对于引进节目模式的探讨争议。的确,为了引进国外的节目制作理念,电视台和传媒公司要付出高昂的版权费,同时在引进过程中节目的理念如何与本土特色结合、如何适应受众接受习惯等都是不可避免要解决的难题,稍有处理不当,立马会影响传播效果。

由此,探索自主原创节目已经成为时代所需。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本着本土原创的原则,寻求差异化的表达,在“同质化”的电视节目现象中突出重围,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独特新颖的内容设置

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不同于单纯的真人秀节目,它是融多样的艺术形式于一体,全面立体化的展现城市“好风光、深文化”。节目环节设置了“城市印象”、“城市好风光”、“书记市长TED演讲”等环节,内容丰富、多样,真正体现出“内容为王”的传播思路。

同时,节目更着重于呈现“说”。讲述,是一种形象、有效的传播方式,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书记市长讲、评委讲、明星推介人讲、主持人讲等,不同的角色都利用“讲”把三晋文化传播、传扬。“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节目组正是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将节目做的多姿多彩、充满感染力。

2.耳目一新的“官员秀”

生活中,我们有一种“名角”的审美期待感,已经习惯了明星们的真人秀表演。而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创新性地打破了受众固有的观赏体验,推出“官员秀”,给那些离我们很近却也很远的“父母官们”一个表达的舞台。书记市长们借用这个平台推介自己任职的城市,讲解自己的施政理念,通过公平的竞演刷新了山西形象[2]。

在这个舞台上,受众看到的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平易近人、以家乡为傲的普通人,他们或深入浅出的介绍地方特色历史、或激情澎湃的邀请八方来宾游览做客。比如大同市市委书记张吉福脱去了平日里所穿的正装,身着印有“天下大同”字样的文化衫,慷慨激扬的介绍了一座“融合之城、和谐之城、好客之城”,充满感染力,使人不禁也爱上了这座城市。还有长治市市委书记席晓军用通俗的语言,极大地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我们要创造的环境,吃饭住宿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上厕所干干净净、舒心舒适,到了景区景点打手机有信号……”每一位官员可谓以极大的自豪感介绍所在城市,以真心邀请宾客观光游玩,这里不再是“秀”,更多的是“情”。

3.融媒体的有效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已进入到融媒体时代。所谓“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运用融合思维,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这是内容、平台、渠道的深度融合,是一项可以持续发展的路子。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借用了融合传播拓展了节目的影响力,实现了资源的优势整合。一方面,加大新媒体的宣传力度,如与各大门户、视频网站积极联合,开通视频点播、实时话题互动等形式,提升了知名度。仅节目刚上线,微博的话题评论量就达到当晚最高,视频点击量也超过了700万人次。同时,节目组邀请了30位传媒、文化行业的代表组成评审团,实时从专业视角对节目进行评析,因此自节目亮相之初就成为了各大媒体推送的版面头条。另外,节目本着受众本位的思想,把比赛的决定权交给了大众,观众通过场外的投票形式加大了对节目的关注度。节目第二期播出时,《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微信平台投票数已超过了600万,可以说几乎达到了全部山西人关注的程度,是一种空前的盛况[3]。事实证明,融合传播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

4.花样翻新的视听语言

电视诉诸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在电视文艺的语境下,视听元素通过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传达特定的语义,营造氛围,成为受众识别它的标志。优秀的电视节目,更会赋予视听语言艺术性,使其超越了自身原有的含义,拥有更多内涵,满足了节目抒情和表达思想的需要。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精雕细琢视听语言,花样翻新,既满足了叙事的需求,又较好地表达了情感,带给受众美的享受。

电视文艺在表现意象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特点。自由的时空转换,依据意象和氛围需要进行时间和空间的调度组合,是电视文艺突出的美学原则[4]。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在演播室布景上相当考究,利用灯光将舞台背景构成了山西特色的民宅建筑,古色古香的砖墙、瓦砾,将专家评审团的桌子布置成一个个红灯笼等,处处体现出山西元素,使受众很容易进入到文化语境,仿佛畅游在山西,品位着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可以说,节目利用多种舞台表现元素创造了新的时空观念,具有了特殊的审美效果。

同时,节目在塑造声音意象上也下足了功夫。在“城市好风光”环节中,各家拿出了最属于地方特色的手艺、绝活儿,或唱或说,着意营造意境。如一群临汾的老大爷们敲着威风锣鼓,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显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粗狂豪放的意境,在听觉感官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结 语

当然,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人文内涵深度挖掘不够;每一期都采用了固定的模式,缺乏一定改变,容易使受众形成审美疲劳;未形成山西独特文化品牌等。但山西卫视在诸多方面还是做的可圈可点,算得上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在空前的关注度下传播本土文化,提升本土知名度,甚至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正面的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保持文化自信”。当今时代,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传承历史文化,传承本土特色文化,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更应把握住文化自信的根基,做好宣传的媒介,提升受众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当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创新,要做有创造性的转化,最终实现有力度、有积淀、有厚度的创新。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可以说做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电视艺术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 曾彦彦.从《人说山西好风光》看官员秀的传播效果[J].新闻传播,2016(9).

[3] 秦瑜斌.从推选到竞演——电视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6(18).

[4] 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