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新媒逐个看

《生命时报》微博:做有价值的“生命君”

2016年12月22日04: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右胸口偏左,转身、咳嗽都疼。生命君,我该怎么办?”

“加班熬夜有什么补救方法?生命君求支招。”

“生命君”是所有生命时报编辑在新媒体平台使用的昵称。生命时报官方微博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数百条类似的私信,超过一半是网友发来的健康求助和就医咨询。

在这个拥有248万粉丝的活跃微博平台上,一周最高阅读数突破6000万。

据第三方评估显示,生命时报长期位居微博媒体榜30强行列,是唯一上榜的大众健康类媒体。2013年,生命时报官方微博作为案例入选《中国媒体微博蓝皮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还将生命时报微博作为健康传播的典型案例加以研究。

原创健康新闻的发源地

扎实的原创内容是生命时报微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健康领域的主流声音,生命时报坚持用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向大众传播健康知识,坚持原创和独家策划。由新闻专业和医学专业编辑组成的采编团队,平均每天发布25条原创科普内容,每日阅读量300万左右,成为微博上养生、医疗、健康等话题内容的主要转载源之一。

除了发布常规博文,生命时报微博还运用手绘信息制图、动图、H5策划、音频、视频、直播等多媒体手段,增加健康传播的趣味性,避免“板着面孔说教”,令医学科普由单一媒体、单形态运作转变为多元化表达。例如,生命时报微博发布动图作品《10个简单的手指动作,延长你的寿命》,阅读量在1小时内就达近20万。网友“肿瘤专家陈小兵”在留言中写下“简单、实用、方便”的评价。这短短6个字,对编辑团队而言,是认可更是动力。

目前,生命时报微博已成为微博平台内部评级最高,并拥有话题免审权的大众健康类媒体。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评价,微博平台需要优质的原创内容来满足亿万粉丝的需求,拥有248万粉丝的生命时报微博,具备这种专业健康内容的生产能力,是吸引和聚合粉丝的“利器”。

“每天看生命时报微博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微博网友Xinyan_阳光留言。疾病、饮食、运动、心理、育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健康领域,生命时报微博都有涉猎。

权威医学信息的翻译机

健康类信息拥有着巨大的需求量和关注度,当铺天盖地的养生谣言也在侵占着社交媒体,生命时报微博一直坚守初心:做行业里最有底线的媒体,用专业力量打造有公信力的内容。每隔一段时间,生命时报都会就近期网友关注的健康话题向专家求证,为读者甄别、筛选、核证网络消息,放大科学和理性的声音。

“生命时报微博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受访专家,比其他健康类微博更有可信度。”在生命时报微博线下交流会上,网友林女士说道。生命时报权威的科普内容背后,是由20多位院士顾问、国内数千名权威专家、40多家政府机构、300多家全国三甲医院以及遍布全球的500多位驻外记者一起组成的强大报道阵容。“生命君”发布的内容经过专业把关,能及时传递国外最新的健康理念和最前沿的治疗成果,令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和名医“对话”。

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复杂又深奥,生命时报微博致力于用最通俗的语言传递最科学的声音,通过对标题和内容反复打磨、推敲,传播大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一用就灵的养生知识。《神奇!一把卷尺“量”出你的疾病风险》《“中年发福”是一把杀猪刀,十几种慢性病因它而起》……这些让人一看就想探个究竟的标题,让枯燥生涩的医学知识显得有趣且“干货十足”。

健康舆论场中的风向标

自2010年开通以来,生命时报微博的原创内容几乎每天都会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大V转载,被誉为“健康媒体的风向标”。每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生命时报微博总会在第一时间发声,从社会新闻中寻找健康落点,令健康知识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生命时报微博迅速反应,连续发布“地震来临,室内如何避险”“地震时找到救命三角区”“只要有呼吸,每一刻都是黄金时刻”等40余条微博,普及大众自救、避震、心理干预等知识,一经发出即被多家媒体大V转载。

“坚持原创,科学为上,传播健康,为善最乐”,这是《生命时报》坚守了13年的办报宗旨,也是生命时报微博、微信乃至整个新媒体团队传承和发扬的职业信条。如今,生命时报微博作为生命时报新媒体阵营中发声最快、传播最广的舆论平台,已经与生命时报微信、客户端等形成合力,实现了健康报道的多平台传播,希望最终改变中国百姓的健康素养、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

健康路上,生命君愿意和你一起认真走下去。(田 野 吴 戈 刘星酉)

(责编:崔东、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