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新论研究

基于数十载新闻实践和多年评委有感而发

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

王亚明
2016年12月27日16:07 | 来源:中国记者
小字号

一、把握时代脉搏,讴歌时代精神

以传媒社会学观之,大众传媒以其无所不在的渗透性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维度,具有影响人类文明演进的结构性意义。基于此,忠实记录历史、聆听时代脉动、采撷时代浪花、讴歌时代精神,也就成为大众传媒的基本职能。尤其对主流媒体而言,其主流地位的彰显,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时代先声的唱响。在此意义上,浓郁的时代性可谓一家传媒的灵魂,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有赖于此。

好新闻就是要高瞻远瞩,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敏锐的时代嗅觉,发出时代先声,形成时代引领。《河南日报》2007年刊发的系列报道《走进卢氏县委土坯房》,获得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究其缘由,就在于报道对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的把握和讴歌。

在历史已经进入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提高,社会生活各领域、人们的精神状态、社会观念潮流等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卢氏县委坚持土坯房办公50年似乎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与一般同题报道不同,《走进卢氏县委土坯房》没有流于“就事论事”,而是对“县委土坯房”以发散性思维进行了全面呈现和深度挖掘,从而发现貌似落伍的“卢氏县委土坯房”有着一种鲜明的象征意义,那就是彰显着当下时代所呼唤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及艰苦奋斗和厉行节约的时代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凡之中见精神,而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报道能够获奖,作为一种价值肯定和业务导向,其缘由和意义恐怕即在于此。

报道站位高远、具有时代性,需要编辑记者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强化社会实践,紧跟时代、贴近时代,全面把握“时代的精神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采撷时代的浪花,用时代感十足的报道吹响历史前进的号角,履职尽责,推动时代向前发展。

二、反映重大主题,积极服务大局

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标准之一,反映重大主题是传媒日常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传媒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传媒功能具有多元性,服务大局是我国传媒的优良传统和重要职能,也是传媒坚持正确导向的内在要求。

好新闻要反映重大主题,围绕不同时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谋划、营造氛围、切实推动。《河南日报》“何平九论”第九篇《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荣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在于该评论对河南发展这一重大主题的反映,及其给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带来“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线,如何加快转变?谋划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让中原“塌陷”变为“隆起”,带领一亿中原百姓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时任省委书记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明确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并提出实施路径。作为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积极配合中心工作,刊发了九篇评论,及时、深入、全面、有效地阐释、论述和传播了这一富有新意的重大主题。获奖作品是第九篇,也是“何平九论”的总论和总结篇,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报道刊发后,在中原大地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思想解放,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了一次较好的思想和舆论准备,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和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好新闻要服务大局,要求报道有全局观,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交错中,把握时代“症候”,提出解决之道,并寓引导于报道之中。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人民日报》评论《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评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提出并探讨了新时代多元思想背景下“信仰”这一重大主题,通过回溯历史和成就,有力论证了信仰之于当代社会和当代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报道刊发后,社会反响强烈,引发了受众共鸣,起到了较好的引导效果。

三、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主流价值

价值观是一个时代的表征,折射着特定时代的风尚。价值观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成为人们行为的内在指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传媒的重要报道内容,也是传媒的重要社会职责。

价值观往往是抽象的,只有选择合适的载体和表述方式对其进行呈现,才会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实现价值引领和成风化人的传播效果。因此,学会“讲故事”,对价值观宣传就显得尤其必要。有别于文学,强调新闻报道讲故事,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在此前提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新闻报道可以采用文学叙事手法对新闻事实进行“故事化”处理。

好新闻要学会“讲故事”,将宏大抽象的价值理念寓于故事之中,进行生动的价值观传达和引导。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讲故事”就是其突出特点。红旗渠是老典型,红旗渠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当下时代,许多人精神匮乏、信仰缺失,弘扬红旗渠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把老典型写出新意,通讯在内容、结构及叙事上大量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通过将一个个有故事的现代红旗渠人与历史上的红旗渠人相对照,给红旗渠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注入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时代内涵,并有力回答了时代的信仰之问这一重大命题。

好新闻要学会“讲故事”,更适合于社会道德观念、社会传统和社会风尚等较为日常化的报道题材。荣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做好事“潜伏”27年“炎黄”终于找到了》系列报道,就是以故事取胜的例子。1987年一位老人化名“炎黄”捐款做好事,自此不辍,从而开启了一段27年的爱心佳话。1992年《无锡日报》曾发出《寻找炎黄》的报道,无果。2014年,“炎黄”在去邮局捐款中晕倒,由此“被迫”现身。随后,这组系列报道深度挖掘,将一位家境一般、生活节俭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捐款做慈善而又不愿为人所知的老人全方位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一种做慈善不留名的价值观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得到了传扬。

四、突出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

问题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问题产生和解决的前进式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因此,传媒将“问题”纳入报道视野是其应有之义。就其本身来讲,问题往往是事实或现象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在实践中,问题性报道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极易引发广泛关注,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好新闻要有问题意识,通过问题反映和探讨,回应社会关切,发挥传媒的社会协调功能。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改革试点的考察报告》,选取“医改”这一民生话题,通过“解剖麻雀”的形式,对睢宁县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深度透视。长期以来,医改一直是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的社会难题,在此意义上更是一个显得有些敏感的问题。《徐州日报》的这篇报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记者深入调查,倾听患者、医生、管理部门等多方声音,用数据、事实说话,客观呈现了医改现状,并有力回答了医改所涉各方最为关心的五个问题,既坚持了主流引导,又触及了现实问题,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突出问题导向,并不是不再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更不是所谓的揭露和批判,而是在当下多元的社会思想环境中,聆听多元声音,在互动交流中,谋求最大程度的社会共识。在此意义上,“问题”往往是较好的切入口。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人民日报》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针对现实热点,聚焦了群众利益表达这一司空见惯而又少人关注的问题。评论认为,群众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的利益表达,正是执政者需要尽可能打捞的“沉没的声音”。评论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群众利益的痛点、改革发展的难点,汇于笔端,融于一体,力求寻找“最大公约数”。评论刊发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媒体转载洛阳纸贵、呼应文章应者如潮、读者网民争相评论”,不仅纾解了社会情绪,而且彰显了党报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品格;不仅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五、关注新生事物,满足公众兴趣

新闻求新,新事物、新现象、新知识、新问题等具有重大新闻价值,能满足公众求新、求知、求乐等信息需求。尤其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呈爆炸态势增长,面临信息压力,公众更加需要权威媒体对新生事物进行筛选和释疑解惑,在满足兴趣的同时,获得新知。

好新闻要趋新、求新,善于对客观世界进行“新”的打量,捕捉新事物、新现象、新动态,进行深入解读,满足公众需求。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黑龙江广播电台刊播的评论《转基因博弈背后的国家利益较量》,就围绕转基因这一众说纷纭的话题进行了深度分析。人们对转基因尽管并不陌生,但从技术角度看,转基因到底意味着什么,并没有明确结论。同时,由于转基因涉及到食品安全,人们对此异常关注。该评论以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为契机,围绕公众兴趣所在,多方采访,对转基因这一话题进行技术、安全、利益等多方面呈现,给公众提供了客观的基本认知,并有效引导了舆论。

技术是人类理性的张扬,技术发展往往带来社会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重大知识发现、重大科技发明、重大科技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世界奥秘探究的欲望,因此也是新闻报道重点关注的对象。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太空新旅天宫授课》,对我国首次在航天任务中设置“太空授课”进行了直播,全国6000多万师生通过电视直播收看了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王亚平讲授的物理课,感受了“天地对话”。直播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中外媒体当天的热门话题。报道引起关注,不仅仅因其是一次距离最遥远、授课难度最大的科普授课活动,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彰显了人类对世界孜孜探求的理性精神和力量,在此意义上节目引发了人们的心理共鸣。

六、强化民生为本,灌注人文情怀

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民生为本是新闻事业的宗旨,也是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传媒要“上下结合”,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悲欢和诉求,做好党和人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好新闻要植根人民,让群众唱主角,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让报道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激发共鸣。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快车”(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命名)的报道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老百姓想什么,他们就干什么”。2011年7月13日该栏目开办至评奖时止,浙报集团佳友民情工作站从普通群众生产生活入手,开展访贫问苦大走访,专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刊发近500期鲜活报道,联合社会各界筹集款物近8000万元,为90多万群众“雪中送炭”。践行民生为本,以“新闻+服务”为载体,“佳友民情快车”下真功、求真知、动真情、讲真话、办真事,为新时期党报强化宗旨意识、开展群众工作找到了新路。

从本质上讲,新闻学是人学,新闻报道要有人文意识、人文情怀。好新闻要灌注人文情怀,就是要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尊严和人的命运,张扬人性的光辉和美好,用新闻传递希望、温暖人生。报道富有人文关怀,触及人类心灵内蕴的共有情感,就能够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

第2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江西广播电视台刊播的电视系列报道《饶平如的爱情故事》,就是这种富有人文意蕴的报道。该系列报道共四集,以92岁高龄的饶平如老人拙朴自然的390多幅画作为线索切入,紧紧抓住饶平如与毛美棠这对巷陌寻常夫妻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情感历程,向观众讲述了一段“青春浪漫、聚散有时、不离不弃、生离死别、牵挂无尽”的爱情故事。故事普通,却催人泪下;韶华易逝,但爱情永恒。世界变幻,但内蕴于节目本身的情感,使得人性的美好在历史时空与现实喧嚣的交错中,熠熠生辉。

好新闻的标准,并非仅如上述,前述所及更非定规,只是笔者基于数十载新闻工作实践和多次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经历之上的有感而发,不揣浅陋,与大家交流。当下媒体环境日新月异,传媒发展面临大的挑战,好新闻的标准也会有变化和调整,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好新闻是跑出来的!与君共勉。

(作者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