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新媒观察

“杭州吃货”缘何黏住粉丝30万+? 

——《钱江晚报》新媒体产品“杭州吃货”运营思考

毛玮琦
2016年12月27日16:00 | 来源:中国记者
小字号

在杭州,上哪吃、吃什么、怎么吃?这是一个聚拢受众注意力的问题。《钱江晚报》新媒体产品“杭州吃货”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新媒体产品同质化竞争,如何胜出?

餐饮业门槛低,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餐饮类的新媒体。我们曾经做过不完全统计,以微信为例,在杭州,单以“美食推荐”为核心产品的公众号,超过30个。怎样从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是“杭州吃货”团队思考的问题。

(一)人无我有。“人无我有”是一种能力,我将其归结为“发现力”。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内容始终为王。而善于发现爆点,追踪热点,是我们在同城同质新媒体竞争中屡屡胜出的撒手锏。

第一,善于发现“爆点”。做服务资讯,最重要的事情,是弄清楚你的用户需要什么。这需要采编人员善于发现“新奇特”。当你60%以上的用户群是年轻人,寻找和发现“新奇特”的能力更为重要。抢独家、抢首发很难,其实,真正的难点在于你能否第一时间发现用户想看的东西。例如,在《来自星星的你》热播的档口,“杭州吃货”团队成员敏锐地发现了杭州第一家韩式炸鸡店,“这绝对是吸引眼球的爆点”。那个雪夜,团队一帮人冒雪跑去采访,第二天推出文章介绍炸鸡店。当天,炸鸡店老板来电:“店里挤爆了。”没过多久,我们发现一家名为“谢谢妈妈”的炸鸡店,我们与商家联系,用砸金蛋的方式搞了一场互动活动,结果,微信文章发布当晚阅读量就达20万+。

第二,善于追踪“热点”。爆点不常有,热点却一直更新。由传统媒体人转型的新媒体人善于把握、抓取热点,这是我们赢得同城竞争的又一武器。我们强调“快准狠”。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大家都关注,所以抓取速度要快。比如G20杭州峰会召开,“国宴”自然成为吃货们感兴趣的话题。当天,团队全部人都加班,关注、收集权威媒体发布的相关信息,并在同城媒体中第一时间(当晚12:00)发布题为《实拍G20峰会晚宴现场!龙井虾仁、东坡牛扒……各国政要还吃了啥?》的文章,最终阅读量超过10万+。随后,我们做了系列追踪报道《彭丽媛昨在楼外楼宴请夫人团吃了啥?专访G20餐饮组组长,揭秘背后故事》等文章,阅读量、转发量都非常可观。

(二)人有我优。媒体人的“创新力”是杭州吃货团队的重要优势。这几年来,在同城同质媒体中,“杭州吃货”一直是引领者,很多“杭州吃货”率先推出的知名栏目,如 “新店榜”“福利日”等均成为同城营销号们竞相模仿的对象。

不怕“人有”,因为“人有我优”。例如,当你还在模仿我做“龙虾地图”时,我已集合了杭州最优质的商家推出“龙虾盛宴”。2015年5月的吃货节上,“杭州吃货”通过微信+微博+报纸,发出1000份礼物,并联合杭州东西南北四大商场,推出5折优惠,最后举办500人龙虾宴,邀请10万网友品尝自己选出的杭城10大好龙虾,共1000斤。实现阅读量10万+,总共增粉13057人,参与活动人次57538。

当你还在模仿我做“高校美食”的时候,我们已经策划好了“杭州吃货校友季”。2015年9月,我们联手杭州城内20家优质餐饮机构(百家门店),迎接杭州城中的“吃货新势力”。通过吃货高校大PK,决出吃货最多高校金银铜牌。同时,亮出你的吃货身份(学生证),就有机会获得杭州城内100余家优质餐饮门店的独家折扣。活动吸引了数万学生投票,微信总阅读量超过10万,同时为杭州吃货带来超过2万新粉丝。

二、如何吸引用户,如何留住用户?

粉丝或用户,是每一个新媒体人避不开的话题。“现在这个时代,不是我们给用户看什么他们就看什么,而是他们想看什么,我们给他们看什么。”这大概是每个新媒体人都谙熟的一条操作守则。

(一)重视“数据分析”,深挖用户需求

怎样去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答案是让“数据”说话。吃货团队非常重视数据收集、分析与整理工作。无论是日常的周报、月报,还是突发事件或爆款文章诞生的节点,我们都做数据报表。从每篇文章的阅读数、分享数、点赞数,到每天粉丝数变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并在每周例会上分析交流。通过数据分析摸准用户的兴趣点,作为内容生产的参考,这件事贯穿于团队的日常工作。

为更系统地了解杭州吃货用户需求,我们还不定期进行用户调查——“你为什么一直关注杭州吃货微信?你更喜欢哪个菜系?杭州吃货推荐的店,你会去几家” 等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杭州吃货”70%以上的粉丝为女性用户, 57%以上的用户年龄在21-30岁之间,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不到4%,学生人群占了总粉丝数的31%;另外,超过60%的粉丝认可“杭州吃货”,理由是“活动丰富”……这些数据,是团队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对于生产什么样的内容、标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已掌握的用户信息,“杭州吃货”不断对已有内容和栏目进行调整。基于用户冲着“哪儿有好吃的”而来,团队将发布新店资讯的“新店榜”栏目固定下来,成为吃货金牌栏目之一。根据年轻女性粉丝比较多的特点,团队在策划活动时,会特别注意寻找年轻女性喜欢的点来做文章。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去年11月份,我们先后推出“小黑裙女王”和“最美奶茶妹妹”评选活动。通过革新投票方式,招募和投票环节实现了同步,让更多网友可以参与。同时举办两场颇具声势的落地活动,吸引城中上千优质美女参与,实现增粉近5万人。

(二)不断策划活动,打通线上线下

强大的线上原创能力和线下活动组织能力,使“杭州吃货”区别于草根餐饮账号。围绕解决“在杭州,去哪吃?吃什么?怎么吃?”,团队探访了当地数百家热门餐厅,通过线上发放福利,线下举办美食品鉴会、组织专场主题派对等方式,增强用户黏性。现在,“杭州吃货”几乎每周推一个小活动,每个月推一个大活动。

杭州吃货节是一个打通线上线下的典型案例。“杭州吃货”每年5月会举办杭州吃货节。从2014到2016年,已举办3届。2016年,“吃货节”在原有的形式上进行创新。相较前两届单纯“福利大放送”的形式,这届吃货节更具互动性。我们特别举办了开幕式,增设“金枪鱼现切现吃”环节、可乐测评环节、杂技魔术表演等等,反响热烈。

2016年4月,“杭州吃货”举办大型甜品节“草莓嘉年华”。年初,我们组织了线上评选活动,选出了最受杭州人欢迎的“草莓甜品榜”。然后,成功组织14个商家线下举办“草莓甜品嘉年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门票数量限定在1000张,并启用吃货商城预售门票,结果不到30小时,门票便销售一空。一方面,收费模式将人群限定为年轻群体,另外,通过分场次、限流等方式,使现场秩序得到了有效调控。报道方面,我们尝试了微信、微博、H5等形式进行预热,同时,首次启用“浙江24小时”APP现场直播的方式,为活动造势,效果不错。

三、内容创业的盈利路径在哪里?

内容创业做到一定量级,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如何盈利的问题。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发展模式和格局上有所突破,打造全新的“吃货+”模式。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

目前看,“杭州吃货”主要的赢利点依然来自软文广告。来找我们的餐饮商家很多,但我们并不是所有品牌都接。我们深信,用户体验始终应摆在第一位。当用户体验与广告产生分歧时,我们会放弃广告。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编辑没有亲自吃过的店,不发。广告公司直接拿过来不能编排和修改的软文,不发”。因为,每次推文发布后,一旦出现差评,对品牌信誉的伤害极深。只有你自己尝试过菜品,才知道你的文章出去后,会不会被打脸。

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品牌信誉度,“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赚,不是所有的钱都能赚”,这是采编和经营团队达成的最基本的默契。

(二)从杭州吃货到杭州吃货+

进入公司化运营以后,单纯的广告模式已不能适应“杭州吃货”发展需要。事实上,作为区域特色明显的账号,“杭州吃货”一直在构建专注于本地餐饮垂直行业的资讯服务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内容输出为主,项目的天花板已非常明显。简单餐饮资讯服务变现能力不强,所以,这一次要从这种“小格局”中跳脱出来。

“吃货+”是一种全新的餐饮服务理念。我们要在深耕内容的基础上,向其他行业领域渗透,打破原有以美食资讯服务为主的旧框架,介入以美食为中心的延伸产业群。我们仍会做资讯服务内容,而且会更专业。团队以打造本地版“米其林”吃货指南为目标,来经营内容。同时,接入吃货+旅游、吃货+培训、吃货+婚庆、吃货+时尚、吃货+创业等等领域,形成行业新格局。

目前,团队已经迈出第一步。9月中旬,“杭州吃货”携手“朱丽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h+团队”推出“吃货h+梦想合伙人”计划,共同打造杭州城内最具成长性的爆款店中店。梦想合伙店将成为全新的三方合股旗舰店,三方通过场地、资源、人力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投入,并采用收益分成的分配方式。

掌握30万垂直用户,拥有精良的专业采编团队,还有强大的媒体集团作背书,杭州吃货团队认为当下大有可为。

(作者系《钱江晚报》“杭州吃货”项目负责人)

背景资料

“杭州吃货”是《钱江晚报》旗下一个美食类的新媒体账号,创办于2011年,创立初期只是《钱江晚报》全媒体版面中的一个小栏目。5年时间内,经过内部孵化,它已转变成融合微信、微博,并在今日头条、天天快报、搜狐、网易等客户端开辟专区的新媒体产品。截至2016年5月,杭州吃货微信用户数量在本地率先突破30万,一直保持杭州本地美食类新媒体账号中的领头羊地位。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