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拒绝平庸,人民日报探讨文艺如何创高峰?

读报君 研究事儿
2017年01月03日10:0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编者按

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这不禁让人想起2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当时,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总书记指出的问题也给我们的新闻报道提出了值得关注的选题。如何拒绝平庸,将文艺创作推向高峰?为此,人民日报“文教周刊”专栏“金台论道”,开设了“告别平庸系列谈”,为时数月,探讨平庸现象的形成缘由、破解之道。细品这组评论,读报君感到一股直指问题的勇气和犀利批评的锐气扑面而来。读报君的同事还专门撰写阅评文章,详解其中玄妙。

 

以锋利之笔 写尖锐之文

苏长虹 

今年7月至11月,人民日报“文教周刊”专栏“金台论道”开设“告别平庸系列谈”,14篇评论剖析文艺创作的平庸现象。从体制机制到创作心态,从商业化影响到文化资源开发,从行业管理到剧院建设,这组评论深入探讨平庸现象的形成缘由、破解之道。 

记得著名报人张季鸾曾经总结自己写的社评是“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读了这组评论,感到一股直指问题的勇气和犀利批评的锐气扑面而来,可谓“以锋利之笔”“写尖锐之文”。具体说,体现在三个方面。 

透过现象,直击痛点

这组系列评论,针对的是文艺界广泛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批评的现象。能否直接针砭、击中要害,显得尤为重要。系列评论没有遮遮掩掩,而是有棱有角。每一篇,都旗帜鲜明,褒贬立见。

首篇《让浮躁之气远离我们》,具有统领全组评论作用。文章直陈浮躁之气是文艺创作平庸的原因之一,并分析这种风气滋生蔓延的主因在于市场经济大潮下没有摆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接下来的评论都从文艺现象入手,揭露问题本质。《堪忧!“十几个人 七八条枪”》,把前些年社会上还认可的名角赶场搞晚会、忙于主创各类开闭幕式等带来的弊端“撕破给人看”。《作家,别把自己搞成“网红”》,批评了作家整天出席签售、宣传、会议、讲学,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的现象。《是什么让人才平庸》指出了影视明星不思进取忙于赶场和戏曲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行业协会弱在哪》,则指出行业组织协调弱、监管乏力而未能发挥应有引领作用的问题。另有数篇评论都痛批影视“明星”片约酬金高达数千万的现象,认为这正是“整个影视行业泡沫的一个表征”。

这些评论关注的现象,有些是平庸的表现,也有些是导致平庸的源头、缘由。越是有锋芒有风骨的评论,越能起到振聋发聩之效。

言之有物,辩之有理

如何有物?事实确凿,例子典型。如何有理?思维辩证,逻辑严密。说到有物有理,这组评论有三点较为突出。

首先,例证引证典型,注重正反对比。如《让浮躁之气远离我们》批评明星不会演戏:导演说啥演啥,演员根本不知晓也懒得理会剧情,一个小时演完、拿钱、走人,丧失职业精神达到如此骇人听闻的地步,电影的质量哪里能得到保障?《文艺也需打破“资源诅咒”》引用相声演员郭德纲对作者说的话,说明一些演员罔顾演出质量、认为中国演艺市场太大、骗都骗不完的事实。这些“靶子”很有代表性。在论证时,《作家,别把自己搞成“网红”》等评论,善于引用庄子、陈忠实等古今名人名言,说明成名成家需要定力的重要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两周年之际,10月13日的“文教周刊”19版刊发了报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改变中国文艺》,并配发了评论《遵循文艺规律 让作品留得住》,列举作曲家赵季平不顾古稀之年,为创作《大秦岭》多次深入大山,向民间艺人学习的例子,还有歌剧《长征》的作曲家印青重走长征路的例子,证明深入生活、植根传统,方能创造精品力作。这些典型的正面例证,反衬文艺界乱象,强化了明辨是非的效果。

其次,视野较为开阔,角度多元丰富。一些评论把视角从国内伸向国际,如《是什么让人才平庸》把《泰坦尼克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成名后不断探索、20年后终获奥斯卡影帝作为榜样,《作家,别把自己搞成“网红”》把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关掉酒吧、潜心写作视为范例,增强了说服力。《文艺也需打破“资源诅咒”》还别具匠心地借用经济学上“资源诅咒”的理论,批评市场太大、因而明星成为稀缺资源的现象,令人耳目一新。

再次,观察相当细致,积累颇为深厚。《文艺评论,作者为何“隐形”》这篇评论选取了一个普通读者未必注意的现象:评论家对平庸的文艺作品温温吞吞,现在却出现了一些离经叛道的网评家,他们隐姓埋名,对那些平庸之作却毫不客气。评论认为,读者只有从这样直面问题的评论中才可以真切看出一部作品的得失。这篇评论的作者是人民日报资深文艺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没积淀怎能有素养”。只有深入地观察,深邃地思考,具备厚重的专业底蕴,方能形成这样有力引导的文字,其观点也方能让人信服。

嬉笑怒骂,入木三分

文艺评论有别于其他新闻评论的特征之一,应该是写法更活泼,更有文采,这是它评论的对象所决定的。这14篇“千字文”,不仅有优秀评论之风骨,其中一些更兼具出色杂文之品格。

一段时间以来,学习国学成了人人喊学、趋之若鹜的一种现象,但走偏走歪的现象却没能引起人们足够注意和警惕。花10年时间背儒家经典,最后连读书的兴趣都没了,真乃咄咄怪事!评论《如此读经为何只能造就庸才》,毫不留情地指出:“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赌博,输光了孩子的宝贵青春后,造就了一批庸才与废物。”继而从教育规律、认知规律出发说古论今,最后痛斥某些人“打着培育圣贤、修身养性的旗号,大搞商业性国学班,一边赚钱一边毁人”的恶劣行径。

一些评论家对待平庸之作的态度是,得过且过。《文艺评论,作者为何“隐形”》这样分析其心理:“对平庸,评论大概最难启齿。特别好,你不妨敞开说,特别差,你也可以言辞犀利。就怕那些好也好不到哪去、差也差不到哪去的东西,想说亮点,没几个,想说弱点,似乎也不很明显,于是干脆不说,或是不疼不痒地来几句,何必为了个不上不下的作品得罪人。”这种白描,有些杂文的语言风格,给人入木三分之感,值得细细品味。

14篇评论,标题显然经过反复推敲、打磨。或因内含联想而引人注目,如《堪忧!“十几个人 七八条枪”》;或因接近语言时尚而易于传播,如《“好演员” 用什么请你?》《作家,别把自己搞成“网红”》。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强调的。这组系列评论直斥文坛乱象,又用心用力引导,树标杆立样板,为中国文化界作别平庸、推动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鼓与呼,彰显了主流媒体文艺批评的影响力。

撰稿:苏长虹 编辑:耿磊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