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视频发展乱象及治理
摘要:移动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一经推出便以其适应碎片化时间内表达与观看的需求而获得网民的喜爱和追捧。但由于利益驱使、监管不到位等原因,短视频也出现了一系列内容乱象的问题。本文以UGC短视频乱象及治理为研究对象,对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等多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有助于短视频朝着更加规范化、良性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短视频;乱象;治理
本文所提及的移动短视频是指与微信、微博、美拍等社交应用捆绑的时长较短的以UGC形式为主的视频。2016年,短视频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根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了5.14亿,手机端网络视频用户已突破四亿。①此外,互联网公司巨头也对短视频行业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从2016年9月今日头条和新浪微博分别在各自的短视频领域投入巨资到11月份秒拍母公司宣布将在旗下短视频公司投入10亿元,以完成新一轮的投资布局,再到12月微信发布10秒短视频的新功能,都无不展示着短视频行业即将成为内容创业的下一个风口。
移动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一经推出就以其适应碎片化时间内表达与观看的需求而获得网民的喜爱和追捧。在技术和商业宣传的推动下,移动短视频已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化的工具。但也正是移动短视频拥有的独特传播优势,使得其容易为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的传播推波助澜。短视频行业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所潜藏存在的威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因素不能忽略。 “优衣库试衣间短视频”“北京大雨虚假短视频”等等都曾在网络上形成爆发性的舆论态势,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此不禁让人们思考,移动短视频行为“失常”或“失范”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杜绝愈演愈烈的短视频乱象?
一、移动短视频发展乱象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让草根阶级群众自我表达的愿望得以实现。到2016年3月,中国短视频市场的活跃用户已到达3199万人,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30分钟,人均单日启动次数达到6.2次。②随着短视频使用群体基数的扩大和使用次数的频繁,短视频内容也在呈现着一个多元化的走向,在这一过程中,低俗、色情、虚假、暴力的视频内容大量涌现,视频内容的不可控性越来越明显。就现有情况而言,短视频乱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视频新闻真假难辨
相对于文字、图片而言,视频的迷惑性更强,感染力更大,其表意的多义性、直观性、直接性等都能对人们的判断力产生强大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然而在短视频时代,有视频也不一定有真相。视频是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的,剪辑、特效等技术能毫无破绽地让人们对视频内容信以为真。例如,2016年7月网络上流传的一则关于北京暴雨的短视频,在经官方辟谣后证实为虚假视频,各种建筑被淹、人车被淹画面都不是真实的现场,但是这一虚假视频在网络上的广为传发引发了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对暴雨后果的过分担忧。不管发布者是有意还是无心,上传和发布歪曲事实真相的短视频都是在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视频的发布者和平台提供者都应把握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履行鉴别和把关的责任和义务。
(二)恶搞、色情等低俗短片高频出现
打开短视频平台的首页,可以看到浏览和点击次数较多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暴饮暴食类、吐槽搞笑类、美女唱歌跳舞类、日常生活类。此类视频往往在能够满足制作者的展示欲以及观众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能为创作者带来关注度和收入。这也导致大量短视频的制作者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为争取点击量和关注度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什么样的视频内容博眼球就拍摄什么样的视频的现象。移动短视频世界中的“群魔乱舞”扫荡着大众传媒原本所剩无几的高雅和经典,徒留嘈杂、野蛮、粗俗的喧哗。
(三)信息泄露危及个人隐私安全
由于短视频中的每个元素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旦某个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的人物很有可能就会被网友进行“人肉”搜索,个人隐私都会被泄露到网络中。更有甚者,短视频内容未经当事人许可就擅自发表、传播,此类现象严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2015年7月14日,长达1分11秒的“优衣库不雅视频”仅在微信上传几分钟后,就立即在QQ群、微博等其他社交平台形成病毒式扩散,很快视频中男女主角的姓名、手机号码、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全被网友“人肉”出来,对当事人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短视频乱象产生的原因
(一)短视频门槛多维度降低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目前短视频生产门槛大幅度降低。过去用户需要使用专业的摄影机再加上后期繁琐的剪辑工作才能制作、上传视频,现在一台智能手机就能完成整个流程,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此外,短视频的一键分享功能、美化功能,以及随时随地随拍随传的即时化特点都契合了当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社交需求。技术上的进步给予了网民越来越大的创作自由,但是随着自由程度的放大,低门槛和强随意性的移动短视频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低俗、暴力、虚假视频内容滋长的温床。
(二)注意力经济驱使
早在1995年,麦克尔·哥德海伯就发表文章指出,目前正在崛起中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本质是“注意力经济”。③以被称为“2016年中国第一网红”的papi酱为例,她的短视频内容凭借着诙谐搞笑的语言,加之自身极具张力的表演形式,在2016年3月获得1200万的巨额投资,其个人身价也上涨到3亿元。如此低门槛的创业形式让这位草根年轻人名利双收,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跻身于短视频的浪潮中。而大部分普通人,既没有娱乐明星的名气和影响力,也没有papi酱、谷阿莫、LexBurner等网红极具个人特色风格的表演能力,“身无长物”的他们为追求经济利益唯有诉诸反常、不走寻常路的行为来吸引眼球,从而引起观众的围观、注视,而这种边缘化的视频内容在抢夺注意力的过程中不断升级挑战底线。此外某些短视频APP为了在用户争夺战中杀出重围,甚至主动给自己打上“三俗”“耸人听闻”的标签,刻意迎合受众的低俗趣味。这些平台不但对低俗、格调低下的内容不加干涉,甚至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放纵与展示,为短视频乱象推波助澜。
(三)有效监管的缺失
在互联网平台上,自媒体视频的确赋予了公众更加直接生动的表达方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新媒体传播中最具感染力的传播形式之一的短视频,它的传播速度极快,即使现有网络监管技术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视频链接的删除,但是网民中仍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社交媒体继续进行传播。此外,面对庞大的网络短视频数量,也给短视频的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网络监管目前还是很难做到全面覆盖。因此监管上的滞后性、不完全性使得短视频中一旦含有色情、暴力或者当事人隐私的元素,后续将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容小觑。
三、短视频乱象的治理对策
(一)推进实名制+黑名单制度
移动短视频的发布目前还处于一个匿名状态,用户无需进行实名认证即可注册发布视频。“网络空间里身份匿名的特点,让网民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快感和猎奇的刺激,没有社会身份和角色伦理的束缚,甚至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与法律约束,极易导致行为失常或失范。”④在网络环境,发布者由于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续责任追究比较困难,往往会肆无忌惮地发布违法违规的视频内容。推进实名制和黑名单制度,规定用户需要通过上传身份证号码或者其它能证明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注册账号。如果发布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视频内容,平台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来判断是警告、限制还是加入黑名单禁止该用户使用相关功能。这个措施能让发布者意识到短视频的低门槛带来的自由是相对的,是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违法视频内容的上传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二)打造健康合理的内容生产系统
目前微视、秒拍等都将自身产品定位为PGC主导的模式,然而实际上还是以UGC为主,泛娱乐化、泛生活化的短视频内容大行其道。但短视频的生命力就在于内容,注意力终将流向内容优质的作品。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建立健康和良性的内容生产体系,提升专业化生产的程度,在数量和创意上为市场提供丰富的消费内容;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可以与新闻媒体联合,打造着重于发布新闻报道和辟谣的平台。短视频拍摄上传的便捷性使得大众能够获得第一手动态直观的现场画面,比如,天津港爆炸的各种短视频就在第一时间为网民构建了立体的信息场,让网民了解了事态的严重性,也为后续传统媒体的深入报道提供了珍贵的视频资料。短视频与新闻传播有机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众对低俗视频的阅读观看,使得受众目光转向发生改变,从而改善短视频发展环境。
(三)加强公众自身媒介素养
短视频行业的爆发离不开用户基数的增大,而用户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短视频未来的发展的走向。作为发布者来说,低门槛不代表着低素养,发布者应该改变经济至上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发布短视频时应考虑到内容是否在法律和社会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作为普通网民来说,在与生俱来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的影响下,人们确实很容易被富有刺激性、冲击性的画面吸引,所以这就需要加强网民自身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意识,设身处地为我国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着想,对低俗、暴力的视频内容说不,为年青一代营造健康的网络视频环境,从而做到在短视频乱象源头解决问题。
(四)健全监督举报机制
网民不仅是短视频的消费者,也是短视频的监督者。一方面网民除了自身要加强媒介素养意识,拒绝盲目跟风转发助长短视频行业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在网络监管力度不能全方位覆盖数量庞杂的短视频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我们转变监管理念,发动手机端或者PC端观看短视频的网民协助监管,对不法违规内容进行上诉举报。相关政府部门和短视频应用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投诉受理部门,及时受理与处理网民发现的问题和所提的建议,让网民参与到内容监管中,从而在平台、受众、政府三方之间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缩小不法内容传播的范围。
四、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UGC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结合开创了全民分享的现象,创造了许多热门话题,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固有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然而,随着使用的广泛,短视频内容失范问题也越来越多。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有其利必有其弊,我们必须对其带来的利弊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短视频使广大网民拍摄与分享视频的门槛大大降低,但是由于动态影像的立体、直观,视频中过度的低俗娱乐内容对大众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我们不容忽视。短视频乱象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解决过程也是漫长和艰难的,只有社会上下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08-03.
②易观智库.中国短视频市场专题研究报告[R].2016-06.
③网络经济价值何在[J].领导决策信息,2000(17).
④薛洁.微视频与网络空间文化表达研究[J].出版广角,2015(13).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