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节后上班,重温记者返乡那些事儿

研究事儿 研究事儿
2017年02月04日10:4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翠花”“大刚“从家里回来啦!这个春节,很多媒体记者也在回家与亲人团聚时,用心观察和记录了媒体人眼中的乡村实景,品味酸甜苦辣的家乡味道。正如《人民日报》2月2日头条“编者的话”中所说:不带偏见,只录看见,看见的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一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中国。

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春节返乡记》。

路顺了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买一张票,要使浑身解数,行一次路,恐要跋山涉水,一切只为那一个字——家。返乡之路,一头连着游子的心,一头连着家乡的人。今年春节,方便快捷的返乡之路,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六年前,从福州回到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家乡,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记者钟自炜需耗时近20个小时。今年,同样的路程仅需要几个小时。借助交通发展的东风,曾经边远落后的家乡,跨上了精准扶贫、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萦绕在心头的亲情,也随着这越走越顺的回家路越系越紧。

不过,河南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时秀敏带着乡愁返乡,却没有看到期待中的热闹景象。便利的交通,并没有挡住越来越多村民在外地过春节的潮流,回到家乡的人越来越少。百十户人家的村庄,今年春节只回来了十几户。路顺了,梦想也飞得更远。乡村的后辈们已经有了更远的梦想,乡村的财富和繁荣已经很难唤回他们的眷恋与热情。童年逝去,乡村将走向哪里?

品年味儿

尽管不少人春节不返乡,但不少地方仍能品味到乡村浓浓的年味儿。北京日报记者马婧的家乡在河南开封,春节期间,她专门来到开封的朱仙镇,听尹氏老天成年画第五代传承人尹国法介绍朱仙镇年画的由来,了解年画的制作过程。尹国法从9岁开始学绘画的时候,每天夜里至少画一个小时,13岁才开始背口诀、学下刀,有时候刻不好,他的父亲就会把画面刮光让他重刻,练成之后便熟能生巧。如今,尹国法10岁的儿子已经开始学画画了,将来还要把手艺传给他。小小年画的背后,是家乡民间传承不息的工匠精神。

2月3日,《北京日报》推出特刊 《记者回乡记》。

在开封朱仙镇尹氏老天成年画店,第五代传承人尹国法正在介绍版画制作工艺。

华商报摄影记者王警,春节期间陪爱人到家乡河南省偃师市邙岭镇东蔡庄村回门,正月初五这天,他用镜头记录下当地独具特色的年俗文化——“故事”。又因扮演者多被巧妙地固定在高高的一枝花上,下有八人抬架行进,又名“高抬”。“故事”原本是民间社火的一种,最早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用来祭祀玉皇、火神等,祈祷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免遭人间灾祸。“故事”社曾经一度搁浅,面临失传,当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专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组建了“故事研究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研究人员潜心搜集,使“故事”重现风采。东蔡庄高抬故事,已入选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深受人们喜爱。

75岁的臧翠英在给参加高抬表演的孩子化妆,她希望有年轻人学习化妆技术,让当地的高抬艺术传承下去。 摄影:王警

2月1日,正月初五,高抬表演队伍在行进中,位于高抬上方的儿童需要依靠脚下的“拐子”固定并抬高,同时还要有人用“吊拐”在行进中固定。 摄影:王警

忆儿时

回到家乡,和儿时的同学搞一场新年聚会,那年那月那事绝对是最热门话题,恨不得时光可以倒流,让儿时的记忆更好保存。曾经求学过的乡村学校,就最能勾起人们对儿时的惦念。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申琳来到他就读过的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晋庄镇的小河陈小学。旭日东升,孩子们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结伴上学;夕阳西下,一群孩子从学校涌出来,打闹着跑向冒着炊烟的村庄……儿时的记忆一下子涌现出来。如今,这样的场面已经不再,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全是骑着自行车、电瓶车来接送的家长,大部分是爷爷奶奶,也有少数是妈妈,绝大多数年轻父母还是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身边。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晋庄镇小河陈小学。 申琳 摄

新华社记者陈立新在《消失的赶集——山东青州返乡见闻》中,记录了他在山东青州的返乡见闻。回忆起往年青州人过年赶集的盛况,他说,青州人过年购物“年前靠集,破五方市”早已成为历史,青州河滩集逢农历五、十开集,各种货物一应俱全,日常需求在这里都能满足。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发展,青州有了超市、商场,“集”的功能开始逐渐被取代,淡出居民视野,电商购物也越来越成为村民的选择。“我很怀念‘大集’,那是青州永远的记忆,是那个年代的标志,也是我的记忆。”84岁的老市民邱家麟在河滩集摆摊一辈子,“但买东西的话,我更喜欢现在,哪里都是‘集’,什么时候都能‘赶’。”

看变化

家乡的点滴变化,躲不过记者敏锐的眼光。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记者汪志球回到安徽铜陵市枞阳县老家过年,很多在基层工作的老乡屡次提到“容错纠错”这个词,来源是市里年前出台的一份文件——《铜陵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这份文件,打消了不少干部“少干事、保位子”的顾虑,给敢干事的干部创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给真正干事者“撑腰”。这样的红头文件,群众支持,干部放心,当地一位副镇长就说:“看到文件前,心里还真有少干事、保位子的念头,现在文件打消了顾虑,这下可以放心干了。”

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记者王锦涛的家乡在大坪村——甘肃天水麦积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记忆中连吃水都成问题,依靠种植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以及外出务工等,撑起了大坪村脱贫致富的脊背。村里的年轻一辈都说,在外工作,只要人勤快,就能挣上钱。而村民观念的改变,是他观察到的最大改变,近几年,村里人基本上都盖起了新房,曾经破败的土房子,永远地存留在了上世纪的照片里。娶媳妇,过去“干礼”张嘴就是十来万,而今年,一个族弟订婚,双方父母见面,不再谈“钱的事”,只要“孩子愿意就行”。

山东大众日报记者薄克国返乡时,最大感受是春节拍“全家福”的变化——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大小从三五英寸到三五十英寸,张数从单张、几张到套系,人员从聚居一地到天南海北,国内国外,还有洋媳妇、洋女婿的身影,薄克国看到的一张张“全家福”,折射出中国春节的变化。

中安在线的记者彭旖旎返乡看到的最大变化是,爷爷家门后面有了绿色垃圾桶。垃圾回收体系的建立、绿色生态理念的普及,以及生物质发电厂的运行,都让这位返乡记者看到了家乡的新景象。乱堆乱放、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已经很少看见,田野上不再有燃烧秸秆的浓浓黑烟,河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白鹭、野鸭,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最美的变化,乡村所承载的文化与光芒也一定会绽放得更美。

解谜题

家乡对于返乡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与平日工作的城市相比,每次返乡,都能让人在看到变化之余,对各种谜题产生疑问,并试图寻求破解之道。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记者杨文明对家乡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南高阳村的观察,长达20多年之久。今年回家,面对不少村子出现80后、90后断层的现象,“村里的80后去哪儿了”,成为他想要解开的谜题。经过一番调查,80后大量离开村庄,原因之一是就业,这是决定他们往哪里去的根本原因,仍有较多80后的村庄,往往也是周边有企业、能够为他们提供就业的,而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是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原因之二则是结婚生子,上学就业让80后离开了农村,结婚生子则让他们彻底进了城。80后走了,农村希望在哪?关键是让农村也能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想让80后回流,必须创造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服务。

春节返乡期间,人民日报社河北分社记者张志峰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贺雪峰团队的师生们,试图解开“农民人情债如何减”这一谜题。农民送人情的压力究竟有多大?据该中心调查发现,一个山区贫困县30多万人,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近6万人,春节前后一个多月,一些村组几乎每天都有人请客。最不可思议的是,办丧事安葬老人不再是主要任务,办酒席、收人情成了重头戏,最终陷入怪圈:人人争着办,不办亏更大,再不情愿,硬着头皮也得办。人情这么重,不“赶”行不行?许多农民希望政府引导、乡村自治,走出变味的人情泥潭,营造健康的乡里人情。

2月3日,《人民日报》4版头条刊发《人情债 真想减下来》。

一个村子里有一个中国。记者回到乡村,切身感受乡村变化,就像在触摸时代的变迁。全面小康的建成,必将让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固有观念,成为泛黄的记忆。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大众日报、信阳日报、中安在线和微信公众号“六月照相馆”(ID:ttymjingwang)等报道

整理:刘烨 张天培 张翀 耿磊 编辑/统筹:王向令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