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脚上沾满泥土 心中沉淀真情

李倩
2017年02月07日16:2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脚上沾满泥土 心中沉淀真情

  “对江西赣南的农民来说,年是买年货、写春联的忙碌,是炸米粿、蒸香肠的飘香,更是摘贫帽、奔小康的喜气……”新年前夕,我所在的《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采写的新春走基层通讯稿件《赣南春已到该是圆梦时》,受到读者的好评。我深深地体会到,唯有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才能采访到鲜活的素材,写出直抵人们内心、真正打动读者的新闻。

  作为一名记者,关注赣南,是因为赣南很“红”。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10.82万人,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5%……赣南作为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是因为赣南很“苦”。由于种种原因,这块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透支了养分”的红土地,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人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苏区殷殷关切,用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大爱,谋划部署苏区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因为国土资源部门扶贫很“给力”。“从来没有听说,哪一个部门连续30年对某个地区坚持扶贫。”记者印象中,一位国土资源部领导曾感叹地说。国土资源部对口扶贫赣南,已达30年。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后,为了让赣南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让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国土资源部门翻箱倒柜、倾囊相助,为赣南量身打造了“订单式”的扶贫政策。

  正是基于对这些宏观、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我选择了走进赣南做报道。回首这篇稿件,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得到大家认可,我想无非是在采写过程中将枯燥的、抽象的国土扶贫政策转化成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场景、细节。

  怎样表现村第一书记、国土资源部挂职干部的尽职尽责?我与当地干部、老表聊天,敏锐地捕捉到生动、诙谐的话语:“和乡亲们唠嗑时不时冒几句土话。老表家的狗见到生人汪汪叫,见到他却像见到本村人一样摇尾巴。”

  怎样表现国土资源产业扶贫的精准?走访了很多地方,我在写作时只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村,一方面描写细节,一方面总结提炼。夏潭村的“甜蜜”事业:12瓶包装各异的甜叶菊茶叶,中间有张写着“从幸福通向永远”的“火车票”广告;上丹村的“绿色”事业:五云无公害蔬菜在当地名号响当当,供应量占市区总量的1/3。

  脱贫户是真脱贫还是假脱贫?我走进农户家中,请他们详细算清每一笔账目。国土扶贫政策是“量身定做”还是只是花架子?采访中,一桩桩鲜活的事实跃然纸上:地质调查部门帮助当地找水,村民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用水肩挑手提的历史,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为了让农民种植的蔬菜身价更高,地质调查部门在当地开展地球化学调查,发现了富硒土壤;赣南支柱产业脐橙果业暴发癌症“黄龙病”,国土资源部专门出台政策,支持利用灾毁园地、低效残次林地开展土地开发,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允许增减挂结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为脱贫筹措资金……桩桩事实摆在眼前,读者自有公正的结论。

  通过这次新春走基层,我深切地体会到,这绝不是应景式的活动,而是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时代路径。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时代,认识国情,使读者从多维角度认识、理解当今真实的中国,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新闻本源、记者的本质,自觉地践行记者责任。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