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乘风破浪》:乘风破浪会有时

作为韩寒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乘风破浪》要比第一部《后会无期》成熟许多,观众可以看到韩寒作为导演明显的进步。片头开始的赛车场景节奏有力,堪称惊艳。而且在这部作品中,韩寒克服第一部作品故事性过弱的弊端,完整、流畅的叙事下包裹着自己对于时代与社会的理解,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片头徐太浪的记忆闪回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亲徐正太随时要落在他身上的脚,以及那种恨铁不成钢似的嘲讽。所以徐太浪成功后才会报复性地带着父亲疯狂地赛车漂移,丝毫不顾及父亲是否可以承受,最终沦入过去的记忆空间里面。电影开始时徐太浪获奖后暗讽父亲的那番话似乎奠定了整部电影的精神基调,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伤害以及自身探寻的和解之路。
因为母爱的缺失,回到过去的徐太浪最想做的就是与母亲相遇。他实现了这个愿望,更为重要的是,阴差阳错之中他参与了父亲的青春,也开始了与自己的一个和解之路。他渐渐地开始理解父亲,理解了他的青春与爱情,以及他对于自己无法诉说的爱。那散落一床的BB机代表这种爱只能是无声而过时的,却又是那么沉甸甸的。
应该说徐太浪比他的父母要幸运,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去和自己的父母沟通。片中隐晦地说明徐正太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这对于徐正太顽劣性格的养成有何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他母亲小花因为父爱的缺失,一直在追寻一种可以证明自己幸福的方式,证明即使在缺少父爱的情况下,她也能够幸福地活着,她这种挑衅式的证明更像是一种撒娇。然而她在看到丈夫因为斗殴注定要进入监狱,而代表着父亲权威的飞机从头上经过的时候,她一直以来赖以支撑的理念开始崩塌,这似乎也可以解释她最后因为产后抑郁自杀的原因。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片名“乘风破浪”的意义,我们继承了父母的衣钵,从而开始自己的道路。而要想真正开始,则需要一种和解。这种和解是对于过去从父母那里受到伤害的原谅,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原谅,这使得我们放弃过去的包袱轻松上阵。
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太可恨的人物,即使是最大的反派也让人恨不起来。正如片中一位人物的台词所说,他们是小人物,所以只能在时代洪流中匍匐前行,努力找寻着自己的位置。
世事无常,本以为自己会是最有钱的六一,因为自己的鲁莽倒在了血泊之中。而本以为自己没有多大发展的小马却怀着对未知的胆怯心情,踏上自己的辉煌之旅。
这些出乎意料的故事走向使得影片有了一种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主义有时代的特点,也有个人主义的特征。他们或对抗现实,如徐正太的歌舞厅不想走歪路的经营理念;或顺应现实,如罗力与爱人构建的小小日本世界;或预测现实,如黄志强对房地产会有发展的预想。然而这些闪现理想的火花,最终因为人性的弱点而熄灭,湮灭在时空中。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停步的时代,虽然徐太浪说自己怀念父辈的年代,但是他却没有选择,正如当下所有人一样。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永久,什么不会改变,只能一步步前行,乘风破浪迎接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