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快”(新春走基层·春节返乡记)
今年过年,记者回到地处豫东的家乡——河南省民权县;来回数日,印象最深的莫过一个“快”字。
通高铁
归心似箭 归途亦似箭
到家快了。过去的一年,县城开通了高铁。连上高铁网络,买票方便多了。从北京直达的票没抢着,取道省会郑州转车,也是早晨上车下午到。归心似箭,归途亦似箭,旅途劳苦顿成昨日旧事。
到家虽快,到家后却慢了。驱车下乡,刚出县城车便堵成长龙。带车回家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好多是外地打工赚了钱的。乡间路一下子涌进这么多车,当然要堵。出来透透气,有熟人眼尖认出来,笑骂:“你看你!把大城市的堵车也带回来了嘛!”一句戏言并不在意,难得的是外出的乡亲把财富带回来了。年节堵一下,算是幸福的苦恼。
走亲戚
效率高了 氛围淡了
走亲戚快了。有车开车,没车的骑农用三轮车,扔下礼物,寒暄两句,一天能走四五家。这个走法近年在乡间开始出现。一问:慌啥哩?他答:初三初五就想出门打工,钱不等人哩!按过去的走法,一天一家,一聊聊到半晌午,哪里来得及?
这样走亲戚,提高了效率。但也使这一民俗日渐式微。过去聚族而居、同气连枝的生活方式,只怕慢慢只存在于老年人的回忆里了。
红白事
简办快办 移风易俗气象新
酒席吃桌快了。红白喜事,过去要摆下流水席,比着上好酒好菜,村里人拖家带口全上桌,大操大办。这两年兴了红白理事会的规矩:亲戚可以上桌,邻居免了;烟酒有标准,超了村里不给派忙客(帮忙干杂活的免费人手);菜也从简,不炒菜,杂菜汤一熬就了事。前年祖母去世,亲族就着杂菜汤吃馒头,就把这棚白事办了。省事省心,也省得攀比。就这馒头和菜汤也不用自备,一个电话,外卖送到家。商业力量悄然进入村庄的每个角落。
红白事简办快办,有说好的,也有遗憾的。说好的占大多数。老人去世和子女婚嫁,本身就挺花钱。老人临终抢救一个月,尽管报销比例提高了,往往也要成万成万地花;娶媳妇,盖房装修都得用钱。花完大钱正亏空,酒席再来一道,吃不消。有了禁令,正好就坡而下,也不用怕旁人笑话。不过,在外地挣了不少钱的户有点儿悻悻,本能露脸的机会用不上了。跟我打听:“就这一阵儿吧?”看来,移风易俗,反弹的可能不是没有,还得注意坚持。
买房子
市场红火 购买趋理性
房子卖得快了。有个王老板,高铁站附近开发了一大片楼盘。年前一天卖出六七套,还都是100多平方米的户型。年根儿,我在售楼处,亲眼被攒动看房的人头吓了一跳。他说:“照这个速度,很快本儿就回来了!”我挺疑惑,三、四线城市去房地产库存,一直不太轻松啊,咋回事?印象中前两年,县城里有家单位要拆迁,许诺给职工原地回迁,职工不干:我不要房,还是给钱吧。
高中同学聚会,借机做个小调查,还真有今年买房的。让说说卖得火的楼盘,一会儿就说出三四个。讨论一下缘故,有几位的说法比较合理:一是普遍涨工资了。一位在乡镇教书的同学说,涨七八百块,加点儿就够月供了,还不影响生活。二是外出务工挣着钱了,要给家人个好生活,不想回村了。“你看看,小孩进县城上学的有多少!”三是前几年一直观望,憋着没买,刚性需求今年集中释放了。“去年一线城市一升温,咱们县敢买的就多了”。哥几个倒还清醒:还是为住而买吧,别炒,砸手里不是玩的!
新产业
高端定制 转型升级快
转型升级快了。回乡听的第一个大新闻,是东莞有家总投资3亿元的企业,把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迁址到家乡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了。贫困县要造机器人?想去看看,开发区同志说,产品还没下线,但已开始交税了。人家图啥呢?“咱们有政策优势啊!根据相关政策,将来IPO上市不用排队。再说咱们物流方便,生产成本也低啊。”
没看着机器人,见着了一片新厂房。一打听,是生产高端冷藏车的。民权县是制冷产业聚集区,生产冷藏车不稀奇,高端高在哪儿?进去参观了一下:冷藏车也不是“卡车+冰柜”就行了,适合运疫苗的、适合运肉运蛋的、适合科研的,甚至还有运用了智能技术的,区分很细。过去是个标准的柜体,如今特种柜、异型柜也能造了,甚至还能造制冷集装箱。一句话,制冷业向着高端定制、高附加值升级了。用途一细化,对材料、工艺的要求都提高了。压车厢的板材用上了精密的大型数控机床。经理告诉我,本来民权有个制冷学院,在本土培养工人直接跟厂家对接,可产业一升级,人才又跟不上了,得从总部调人过来。升级加快,要求各方面配套也要跟得上。
种地种菜的也在谋转型。过去大棚少,如今大棚乡乡有。县郊有个崔老汉,他不把大棚叫大棚了,称杂果采摘园。草莓、葡萄、樱桃、黄瓜、丝瓜,都种,请县城里的顾客来采摘。年前,黄瓜一斤卖出三块五,丝瓜卖出了整十块!“比肉都贵”。崔老汉的村子叫吴庄,庄头已打出一排钢结构,问他这是啥大棚,他乐了:这是新项目,来年村里要搞光伏发电呢!
乡土中国 光景日新(记者手记)
利用走亲戚的间隙,我抽空去了趟当年上初中的学校。我出生在这个校园里,在里面生活了十四五年,有时做梦还能想起那排月亮门隔开的房子,一座高耸入云的大烟囱,一眼黑洞洞的机井。这次一看,面目全非。连记忆中的一块砖也找不到了。过去学校穷,用教师宿舍的后墙当围墙;现在三四层高的教学楼盖起来了,各种设备国家都拨了款重建。房后一望青青的麦田,昔日晨读时踏遍的垄沟,如今尽是居民的小院小楼。
感受有些复杂。如果你想把故乡当作旧时光的标本,寻找当年的田园牧歌,恐怕会失望。农民进城势不可挡,我乡下的表姐夫、表哥、侄子侄女们都搬进县城里生活工作了。就是不进城,留在乡村,外出打工、做生意也成为收入的主要支柱。但是,这一定不好吗?过去我一个姑父,靠卖豆芽糊口,日子过得恓惶;如今表弟和弟媳在上海打工,在镇上盖了12间房的新楼。回到小桥流水的老时光,他愿意吗?
家乡正在加速改变。阡陌相通的大片麦田依然能够寄托乡愁,但商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力量已然势不可挡,新动能正在集聚。我接触到的乡亲们,无论从收入、自由度,还是掌握的信息量来说,或多或少,都在提升中……
故乡,老的面容正在模糊,新的样态正日渐清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