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票补"大闹春节档伤害了谁 持续繁荣还需注重品质

2017年02月11日07:27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票补”大闹春节档伤害了谁

  2017年春节档以34亿元票房总成绩收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0%,再创历史新高。大年初一近8亿元的总票房,打破了单日票房纪录;《西游伏妖篇》首映日斩获3.5亿元,创下单日单片票房纪录……然而,在这一系列“创新高”“破纪录”的背后,呈现的只是票补推动下的虚假繁荣。在热闹与浮华的表层之下,春节档电影仍然口碑低走。一阵喧嚣之后,冷静下来不难发现,票补的“卷土重来”暴露了票房走高背后的隐忧。

  为何票房红火口碑低下

  相比去年春节档一部《美人鱼》突破30亿元的票房,今年的春节档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在多部影片票房走高背后,是口碑与票房的两极分化之态,在豆瓣电影评分中,除了《乘风破浪》达6.9分,其余均在6分以下,《大闹天竺》更是出现了3.9分的低分。“题材撞”“套路老”“剧情弱”“滥用IP”是网友评论的高频词,相比于票房数字的升温,影片质量却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与票房不成正比的口碑,加深了人们对春节档火爆的疑问,作为真正推手之一的票补,也很快被推到了台前。所谓票补,就是最后实际产生的票房并非按网上促销价格来统计,而是根据影院的实际价格来计算的,中间所产生的差价,一般都是由发行方或者电商平台来“补贴”。相比往年,今年的票补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花样也更多了。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中,4部新片都打起了“价格战”。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乘风破浪》有12.8元的抢票活动;《大闹天竺》《西游伏妖篇》都有9.9元、限时8.8元的抢票活动;《功夫瑜伽》甚至出现了8.8元和6.6元的低价。《西游伏妖篇》在大年初一全国公映之前一天,总预售票房已达1.76亿元,提前锁定大年初一全国院线34%的排片场次。甚至《西游伏妖篇》的宣传方在电影上映前一天,就在微信群里放出了票房超过1亿元的海报。这一系列纪录的诞生,跟高额票补密不可分。

  对观众而言,过年看电影已成为一种新年俗,如此低的票价,相比其他娱乐文化活动而言,要划算许多。对制片方而言,春节档排片的竞争相当激烈,在类型、阵容和制作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哪部电影的预售成绩好,获得的影院排片自然就高,利用票补搞低价促销,就是撬动预售排片的方式之一。因此,出现票房红火但口碑低下的现象并不奇怪,都是票补的作用。

  资本操盘加剧影市乱象

  “长远来看,票补作为刺激电影票房增长的手段,弊大于利。”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邓文卿认为。前不久,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公开表示:“去年,虽然春节档产出占了全年市场产出的五分之一,但我相信当时大家投入的资金可能就占了全年预算的六分之一。同理,所有线上的发行商,会把2017年预算的三分之一都用在春节档市场补贴上。”对此,麒麟影业总裁庞洪也认为:“春节档电影大多都是‘大制作’‘大场面’,往往意味着制作成本的攀高以及票房规模的高期许,制片方压力很大。”因此,片方出面承担票补不难理解,实际是为了挣钱而抢占市场资源。

  片方为何钟情于票补?某电影公司员工告诉记者:“票补的投放是一种看得见回报的广告投放,假设这笔钱我投入硬广、投入新媒体,我并不知道它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好,然而投入到票补里面,不仅能获得更多排片,同时也起到了营销的作用。”

  电影制片人肖然说:“资本操盘乱象带来的虚假繁荣并不能长久,票补对于中小型制片方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通过资本获得更多排片占领市场,抢夺的是没钱用于票补的中小型制片方的利益。”若是资本就能操控电影票房,无疑是在伤害中国电影,也是在伤害潜心创作的中国电影人。

  持续繁荣还需注重品质

  中国电影市场经过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问题也频频出现,票补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增速虽然放缓,但不少从业人士反而为此叫好,认为泡沫和投机者将会逐渐被清除,真正认真做电影的人会留下来。如今,票补再现市场,虚假繁荣的背后,实际也在不经意间伤害了中国电影产业。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预测:“中国电影票房将于2017年超越北美,成为最大单一市场。2020年前后有望达到1000亿元。中国电影产量,也还将继续增加,年产甚至可能达上千部,成为第一大电影生产国。”中国电影要取得长远的发展,不在于我们生产多少部电影,而在于我们生产什么样的电影;不在于怎么去发现观众的需求,而在于电影怎么去满足需求、激活需求。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不能因为春节档不错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无论是中国电影整体性发展的目标,还是电影质量、品质和美誉度的提升,都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电影持续繁荣仍需注重品质。随着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观影需求也变得越来越理性。2017年中国电影增速能否保持,票补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还得依靠影片本身的口碑。增加票补等刺激手段只能短时间“治标”,优质内容的创作才是长远的“治本”之策。毕竟促使观众购票进电影院的,不是账面上那堆数据,而是那些质量上乘、制作精良的优秀电影作品。(本报记者 牛梦笛)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