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舞台舞蹈表演的镜头语言运用
摘 要:电视舞蹈由于空间有限性、视觉局限性,使受众无法体会舞蹈内涵,所以通过镜头语言表现舞蹈是一种实用手段,电视舞蹈拍摄方式要符合观赏习惯,音乐和节奏把控得当,从而把握蒙太奇运用。电视舞蹈是即时性动作艺术,拍摄时抓住特写,控制舞蹈运动性,切镜头处理好节奏,控制舞蹈流畅性,本文将从镜头语言的运用和组接探究舞蹈电视通过镜头语言运用来控制舞蹈节奏。
关键词:舞台舞蹈;镜头语言;镜头组接;节奏
现代日新月异的视觉文化盛宴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方式之一,舞台舞蹈依靠电视艺术,跨越舞台局限性,视觉有限性,产生了一套符合观看习惯的拍摄方法,观众通过镜头语言变换感受舞台舞蹈的节奏变化和舞蹈流畅性。其中电视舞蹈是采用蒙太奇语言结合舞蹈手段,超越舞台时空局限展现作品的电视技术。运用电视艺术传播舞蹈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就兴起了,由于技术约束,传播和创作只是简单记录下舞蹈动作,观众看到的舞台舞蹈表现力十分平淡,无法表现舞蹈内涵。所以舞台舞蹈传播通过镜头语言结合舞台舞蹈的镜头组接,从而产生出一套符合舞台舞蹈运动节奏的镜头语言表达方式。
一、电视舞台舞蹈的镜头语言运用
(一)景别运用
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曾经说过,媒介是人的延伸[1]。舞台自身具有局限性,使得舞台舞蹈通过多角度分镜头运用选择舞蹈表现的最佳位置。舞台舞蹈在表演中,通过分镜头和多角度变换拉近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景别可以根据舞台表现者的行进方位和特殊表现的舞蹈动作抓拍特写镜头[2]。在“舞林大会”群舞表现中,当舞者进入舞台,采用中景镜头表现舞者的运动性,定身动作用全景镜头表现整个舞蹈画面。拍摄者利用景别变换抓拍舞蹈动作展现表现力强弱,当音乐节奏加重,用特写镜头抓拍舞蹈者的舞蹈延伸,当音乐节奏平缓,采用全景表现整体画面气氛,快速切入中景加强舞台舞蹈的整体代入。减少了整体轮廓的表现,但把握住舞蹈内涵整体性表达,近景与中景互相切分增加运动感,而且近景能表现舞台演员整体情绪。在舞蹈构图中拍摄者遇到舞蹈队形变化或者运动性加大,通过分镜头到特写,抓住舞台演员面部表情,舞台演员的舞台表现情绪感染观众,增强舞台渲染。“舞林大会”群舞中有特殊表现的舞者,给一个全景展示独舞者与其他舞者的位置关系。通过切入近景表现舞者的定身动作和舞蹈延伸,之后近景和特写相互快切,多加侧面特写,表现舞者内部思想感情,随着音乐节奏切换镜头,鼓点重的快切特写,轻松的节奏多用近景,有定身动作时立即转入特写镜头,从而抓住细节,把控舞蹈者的动作和节奏,通过景别变换控制节奏。
(二)内、外节奏的变换
舞蹈是表现人物思想以及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大自然思想感情。所以拍摄者对舞蹈者表现的肢体动作有一定认识和了解才能把控节奏的变化,使舞蹈动作运行顺畅。著名舞蹈家陈爱莲的舞蹈多是通过电视舞蹈进行传播,但是单一的长镜头运用,会让人感觉内容单一。在优美的舞蹈,使用单调的场面调度也会让观众感到疲倦,所以舞蹈节奏变化不仅要让拍摄者抓的及时,而且分镜头也要准确才能跟上舞蹈节奏,控制舞蹈整体运行[3]。拍摄者要根据舞蹈内舞蹈者行进和表现切换镜头或者景别,舞蹈者根据舞蹈内音乐节奏增加舞蹈可视性,当节奏变幻剧烈,景别变换频繁,切换多镜头,表现者的侧面表情,中景的行进性,近景的贴近性,节奏更加沉重就用俯拍烘托舞者的高大,节奏持续加重,使用仰拍展现场面全局性,使观众紧迫感加重。当舞蹈内节奏变幻轻柔,节奏感不强,拍摄者再景别变换中采用小景别,例如近景和中景,补充少量特写增加画面感。而拍摄者外部节奏要结合好舞蹈内部节奏,使用拍摄的外部节奏整理好景别和角度贴近舞蹈行进的流畅性,而且拍摄者构图时要注意根据音乐变化将人物框在右侧位置最佳,因为舞蹈编排中从舞台右方行进不容易偏台,符合观看习惯,现场观众观看舞台舞蹈表演可根据观看习惯变换观看方位,但电视观众习惯舞蹈从右方进出画面,一方面符合观看习惯,另一方面拍摄者可以把控舞蹈节奏,舞者不会从画面消失,节奏变换方便。而且电视观众只能通过拍摄者多角度和多景别切镜头得到想要观看的画面,所以前期准备中拍摄者要对舞蹈有所了解,不然很难跟上现场音乐节奏,而且会错失细节镜头,从而减弱电视观众对舞蹈多角度连贯性理解。所以舞蹈内表现者在舞台中表现中,不仅要有好的舞蹈功底,而且面对镜头有快速的反应力,从而拍摄双方达成共识。拍摄者外部要抓住舞蹈音乐和行进速率,减少特写镜头抓拍失误现象。电视舞蹈不仅在舞蹈内节奏中表现好,还要和拍摄外节奏互相交流,才能展现最好的一面。
(三)拍摄角度
一般舞蹈拍摄是平面拍摄,使用长镜头到舞蹈结束,没有分镜头和角度变换,最多推一个镜头,减弱了观众对舞蹈的距离感,对舞蹈整体表现是空缺的。在运用舞台舞蹈拍摄角度时,注意在群舞和独舞拍摄时,抓拍细节还是烘托整个场面时,虽然后期剪辑可以组接好现场处理不好的镜头语言,但是对镜头整体性使用有一定缺失,因为缺少细节镜头运用。而且现场直播的舞台舞蹈不能用,现场直播的舞蹈拍摄不仅需要拍摄者有舞蹈素养,而且拍摄知识过硬。所以说角度运用,用好可以增加舞台舞蹈整体性和舞台魅力,用不好则整体性缺失。跟丢镜头,观众看不懂拍摄者要传达给观众的舞蹈特色。观众到不了现场,所以拍摄者传达的舞蹈思想感情,是拍摄者对舞蹈的见解。现代舞台舞蹈使用镜头语言角度时,不会再使用从头到尾苍白无力的长镜头。拍摄群舞时,一个全景烘托舞蹈的壮观,然后接俯视镜头,可旋转使用,也可直接一个俯视镜头。第一种情况舞蹈缺少运动性,用自身运动来增加舞蹈魅力。普通俯视镜头烘托声势浩大的感觉,增加可视性,而且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观赏效果不同。电视舞蹈展现舞蹈精华,实现舞蹈的独特色彩。独舞拍摄多用仰拍,塑造舞蹈者舞蹈庄严性,而舞蹈形体和行进表现上,带来高大伟岸的观赏效果,再通过拍摄的外在节奏,把舞蹈者内在气势烘托到电视荧屏上。在使用舞蹈拍摄角度时,勿忘对舞者侧面的切换拍摄,使从内到外的气质才感染观众。使电视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镜头语言组接和构图美感,引导观众审美意识形态,从而使观众沉浸在电视舞蹈美中。
二、画面组接方式
舞台舞蹈流畅性通过音乐决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以音乐节奏决定了舞蹈流畅性和运动性,所以拍摄者组接画面时注意节奏把控,确保舞台舞蹈运动流畅,拍摄者还要符合观众右眼观看规则,符合观看习惯才能是成功的组接,不然就算跟上节奏,观众看不懂也是错误的组接[4]。以下是组接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画面快慢组接保持一致
不能把快速变换的快镜头直接接入慢镜头,或慢镜头直接跳转快镜头,使观众跟不上舞蹈节奏,或者突然变调过慢,让观众突然从快节奏进入慢画面中,不仅使观众领会不了舞蹈的表达,也削减了观众对舞蹈表演的兴趣,所以拍摄者再舞蹈节奏变换中抓住舞者的舞蹈动作,快镜头接快镜头,慢镜头接慢镜头,不快慢变调,才能把舞台舞蹈思想抓到的恰到好处,让拍摄传播出舞蹈者想传播出来的思想感情[5]。另外,舞蹈运动只有相对静止。舞蹈一直是运动中的肢体表现,如果在拍摄中出现静止镜头,对于舞蹈表现是灾难性的,除非谢幕或者舞蹈结束,才能出现静止镜头。
(二)画面的流畅性和运动性
舞蹈是运动的艺术,只有相对静止,没有运动停止。拍摄者不仅要注意舞蹈整体构图框架,还要抓住一些特殊动作的特写镜头,让观赏者把握住舞蹈的中心思想。舞者的电视舞台是根据舞台表现力进行的舞蹈行进运动,在照顾拍摄者可操作范围时,适当缩小施展范围,让拍摄者有时间抓拍特写镜头。舞台观赏的表现是整体表现方法,而电视舞台观赏要把精华集聚在同时发生的平行时间里,就要让拍摄者在可操作范围中抓拍透出舞蹈内涵深意的动作。而且摇镜头也是很好配合运动的镜头因素,舞台由于局限性,现场观众观看舞蹈时,舞蹈整体运动性要强,而电视舞蹈要依靠多次摇镜头,给观众一种流畅感。改变景深镜头只能把舞蹈深意透出来,丧失流畅感,使观众感觉舞蹈只是一个平面的线性叙事,没有运动,只是在平地做动作。加上摇镜头,观众可通过观赏每个舞者或者单独舞者侧面,俯视头顶,仰视整体,增加运动感达到浸入舞台的感染。但摇镜头不能频繁使用,会给观众一种晕眩之感,使观赏者产生杂乱无章的厌恶感,不符合观赏习惯。一般在表现舞蹈张力,整体性时加上几个摇镜头,电视舞台舞蹈整体活力就回来了。再其次推拉镜头是不能省略,首先拉镜头在舞蹈行进时是一个基本使用方法,增加位移,从其中一个舞者到全体舞者或者从单独舞者到整体舞台,配合音乐的动率,给观赏者以扣人心弦的感觉,当舞者在舞蹈表现位置进行舞蹈表现时,使用推镜头深入每个舞者或独舞者的舞蹈表现,很好地观察出舞蹈表现者的思绪,给观赏者传达舞蹈的运动不止动作的运动还有情感的运动性也是一种运动形式,为整个电视舞台舞蹈的整体表现增加活力。情感、动作、表情三种要素构成电视舞台舞蹈的表现力的三要素,这就跟舞台舞蹈有不同的特点,在平行时间抓住这三点的拍摄比现场观赏舞台舞蹈的观赏者更能体会舞蹈深意,拍摄者如同舞蹈的导演,拍摄出来的东西就是拍摄者对舞蹈的理解,所以夹杂着拍摄者对舞台舞蹈的理解。
三、总 结
电视舞台舞蹈是一种通过,情感、动作、表情三种要素构成的肢体动作语言。常常忽视的拍摄注意事项会让舞台舞蹈在现代传媒的发展当中有一定的损伤,只有通过拍摄者注意上面论述的几点,有所借鉴地增加对电视舞台舞蹈拍摄饱满度,成功地把控舞台舞蹈的紧密性,成为一件艺术品。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的实践与思考[J].电视研究,2004(3).
[3] 盛伯懻.电视节目晚会节奏强化意识[J].当代电视,1987(4).
[4] (俄)爱森斯坦CM.富澜译.蒙太奇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5] 林洪桐.银幕剪辑与节奏的艺术力量[J].电影艺术,1993(2).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