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期

少数民族新闻人才:融合、差异与培养

李 欣
2017年02月16日08:3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在少数民族新闻人才的“复合型”和“全媒体”培养目标之外,突出少数民族新闻院校的差异化定位,就是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与传播能力的培养目标。采用多元化教学与考核方式,编写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鼓励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参加社会实践,把培养少数民族新闻双语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教育;双语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泾渭分明的媒介形态趋于聚合这一断言,最早要追溯至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一词。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基本指向3个核心层面,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以及传媒终端的融合。现今传统媒体正在面临“媒介融合大潮”空前的挑战和转型,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的新闻表达和用户阅读习惯,的确与传统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记者和编辑要具有用户的思维,能够随时吸引受众的新颖表达方式,以及运营数字化内容产品的能力。如果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还停留在以往传统媒体的理念和经验层面,显然远远不能适应媒体变革的要求。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国内新闻院校的转型实践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13年11月开始对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国内18家具有代表性的新闻院系进行考察,调研的结果基本反映了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和前沿发展态势。

近年来为适应媒介变局对新闻传播人才新的要求,国内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在修订培养方案时,注重突出“素质为本、实践为用”[1]的理念,普遍增加了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含量,打造学生深厚的人文社会知识基础,并打破现有的专业限制,鼓励跨专业选修。全球化时代需要拥有国际意识的新闻传播人才,许多院系积极引进具有海外背景的师资队伍,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培养国际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已经成为前瞻之举。具体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推广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一致共识。媒介变局背景下国内许多新闻传播院系在教改层面反映出的宏观问题,比如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教育范式需要深入调整,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新的思路和特色,有些院系专业实践的规范化有待提高,高校教学设施的进一步资金投入存在不足,国际化交流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视野等。

未来与传统媒体同步,国内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模式将会面临深层的战略转型,教学理念从过去以传统新闻产品为主转向现代“融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学生培养目标从面向专业化媒体为主转向与终端受众人群相联的组织和产业形态,学生培养的层次由立足国内转向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

二、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化”定位

受到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模式的泛化影响,加之其它各种综合原因影响,当前我国民族类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差异化定位不够明确,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创新等方面与其它高校的同质化倾向较为突出。对于有些院校而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少数民族生源的录取状况有一定关联,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民考民”,这是我国高考中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考生的一项特殊政策;还有一种是“民考汉”,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时使用与汉族考生同一套试卷的特殊政策。前面一种状况的少数民族生源通常会进入高等院校的预科班、或者选报与自身的语言和文化较为接近的专业,如果选择其它文理科专业就读,专业学习方面的困难不言而喻,而后一种状况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源来自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民汉合一”学校,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地听说本民族语言,汉语表达和书写水平较好,但流畅地书写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水平较为薄弱。

当前从事民族高等教育的学者们认为,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双语教育的质量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双语教育的师资问题,尤其是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师的困境较为突出,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师不懂当地语言,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教师对于汉语又不够精通,造成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这两类教师都不能以另外一种语言进行教学,由于进入大学之前的双语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考生专业的选报和入读大学之后的学业能力水平。虽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双语教师的培养,投入大量资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师进行各级、各类的培训,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的状况。

我国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双语新闻传播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现象,过去、现在和未来,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和汉语媒体依旧长期共存,以民语为载体的新闻报道,更能够体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少数民族语言媒介与少数民族受众对于地域、血缘、宗教、文化等民族认同感密切相联,少数民族语言媒介实现国家认同建构有着其它媒介无法替代的社会传播功能。由于双语新闻传播人才的匮乏,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内容译制水平、采编播的专业水准仍有待提高,社会影响力较为薄弱,这种现状意味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双语新闻传播人才是民族院校的一项长期重要使命。

少数民族新闻人才的复合型和专业化培养目标以外,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差异化定位,就是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与传播能力的培养目标。民语媒介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标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新闻人才缺乏和流失严重的情况,增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新闻传媒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认识,打造精通双语的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人才的人文情怀,文化的底蕴非常重要。作为跨文化认同理论的核心概念——“文化间性”,来自于西方社会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主体间性”。“文化间性是指文化之间复杂的联系,既涵盖文化的重叠、相似性与互补性,也包括文化的差异、矛盾和张力。[2]”“文化间性”的概念带来我们对异质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深思,一方面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地域化因素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在地域社会的滋养和孕育中获得生长、成熟和传播的空间,跨文化传播只有立足于地域文化才能获得稳固的资源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地域性的意义框架是社会历史和文化交流的产物,虽然具有稳定性、客观性的特征,但是它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必须要加以清除和变革,地域性的意义框架要通过扩展和更新的通道,呈现一定的开放和活力,要通过源源不断的方式吸纳其它文化的个性、理念与价值观,丰富它的文化内容,创新它的价值判断,跨文化传播的空间才得以建构起来。跨文化沟通的培养理念就是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走向文化的相对主义,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基础,并不排斥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可交叉性,但是最终目标绝不可以降格为“混杂化”,而是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品格,迈向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建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追求的是异质文化融合的传播效果,激励学生具有反思和时代进取精神,冲破地域化和族群的局限,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学会与时俱进地讲好家乡的故事和中国的故事,掌握国内国际跨文化传播能力,这是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使命依托。

三、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探索

媒介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新闻人才的培养首先应遵循普适的规律,着力处理好的三种主要关系,也就是“专业能力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技术训练与价值教育的关系”[3],同时在教学改革方面可以尝试走出一条个性化的转型之路。

(一)多元化教学和考核形式

针对新闻传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和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课堂教学中通过专题讨论、团队作业等形式,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互动。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参加专业课程的统一考核之前,应当鼓励这一部分同学在课外接受大学生学习援助中心等各种组织的辅导,同时应通过各类实践创新活动,建立以新闻传播的专业实践水平代替形式单一的考核评价机制。比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本科培养方案中规定:本科生修读期间须完成创新实践要求,获得5个创新实践学分。创新学分是指本科生在校修读期间必须通过参加各类专业性创新实践活动,取得有效成果并经过评审认定方可获得的课外专业实践学分。创新学分为必修学分,不能以课程学分或其他实践学分替代。创新实践活动的本质特点主要体现为学生成果的专业独创性和成果鉴定的公信力。每一次专业创新实践活动获得有效成果,可获得1学分。创新实践活动包括:由教育部、省教育厅、省市以上的专业协会(学会)、国内外高等院校、著名专业期刊、媒体集团等主办的各类涉及新闻、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摄影、设计、广告、公共关系、互动艺术、原创音乐、动漫、软件设等专业竞赛等。由著名学者、艺术家、新闻传播专家组织的各类专业工作坊;由本校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教学项目或学生自主申报的项目,如“挑战杯”竞赛、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由学院组织的与专业教学实践有关的活动并获得三等以上奖励的,如本科论文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这些实践创新活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灵活性,激发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的积极性。

(二)突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

在媒介融合的专业化教育内容最需要的多媒体制作、电脑辅助报道、出镜报道等课程以外,有必要相应地增加一些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媒介变迁的专业选修和全校选修课,比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跨文化传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等专门课程,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影视人类学、民俗学等专门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突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新闻报道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奠定了基础。

研发优质的双语教材是提升双语新闻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民汉双语的新闻课程教材极为少见,因而以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为核心组织,构建一批包括民族教育专家、新闻学与传播学专家学者、少数民族地区传媒一线精英、在校各民族学生在内的教材编写、审定的队伍确实非常必要。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结合本校藏学研究的优势,编辑双语教材的内部使用版,推行双语教材分级使用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语言水平并且在专业教学难度上有所区分,满足专业教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双重需求。

双语教材的编写应侧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新闻写作方面的技能,同时新闻判断和价值取向也是不可动摇的基石。无论传媒技术如何迅猛发展,媒介如何快速转型融合,怎样撰写出好故事依然排在新闻专业技能培养的首位,从事民汉双语写作,是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独特基本功。而只有具备正确新闻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新闻作品,才能达到习总书记在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所要求的“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目标。

(三)鼓励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实践

培养“全媒体”型双语新闻人才,以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已经开展了多种以视音频为主要传播形态的创作实践,包括视音频采集、数字摄影摄像、暗房技术、灯光处理、非线性编辑、播音与主持、节目播控、节目形态与策划、多媒体制作、数字媒体实验等,引导学生更好地将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融入实践。

2016年11月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组织了“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新闻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从兰州出发,过临夏,走合作,最终抵达卓尼,所到之地都在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作品中曾被描述,此次活动不仅仅是莘莘学子对历史的追寻,更是当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践行。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将采写编评课程与课外实践深度结合,开拓了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社会的眼界,锻炼了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成长过程而言,始终无法脱离广域社会环境对于人才的历练与完善。校内的专业化培训和教学实践尽管为学生适应多媒体就业环境提供了一定条件,但是那些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到的技能,通过规范化的实习才是最佳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媒在国家的政治传播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民汉双语传播是独特的模式,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呈现多元化和开放的格局,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植使得新闻传媒事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综上种种因素使然,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媒具有与众不同的发展空间,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到这些机构实习和就业,参与创建地域性和民族特色鲜明的栏目,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著名的记者编辑和主持人,加大与国内国际的各方交流,有利于拓展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空间。

总之,当前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点是:第一,合理规划调整各项教学内容构成。加大通识课程的比例,强调学生扎实的民族文化知识背景,鼓励学生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课程,淡化新闻学与传播学具体专业的边界,培养学生如何在各种媒介平台上写作,努力在自身精通的领域发挥优势;第二,适当推行民语与汉语双语教学,优化调整实验教学课程,积极创建各类教学实践基地,带动学生与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实践紧密结合。掌握民语和汉语的毕业生将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交叉媒介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塑造学生跨媒体的职业能力;第三,探索国际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新闻传媒的全球化竞争要求国内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创新,这方面民族院校的发展较为滞后,尝试与国外新闻院校合作办学的途径,引进国外的经典教材等,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将会从乡土村野的局限超越自身,胸怀天下而更有担当。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4):123.

[2] 陈国明,安然编著.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20.

[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4):123.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