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总制片人焦阳:《大秦帝国》是我不改的初心
近段时间,国内的电视荧屏和视频网站又被《大秦帝国》刷了屏——自2009年初次面世,这已经是这部系列剧第三次赢得喝彩之声。纵观近年的影视剧市场,架空与幻想大行其道,历史剧则气短已久,有水准、有情怀的历史正剧更是凤毛麟角。而《大秦帝国》在国产剧市场的过硬品质,以及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得不归功于总制片人焦阳。
“最初是孙皓晖老师的剧本《商鞅变法》吸引了我,故事发生的年代像是被尘封已久的宝藏,亟待后人去开启它。虽然当时小说还没出齐,但我还是一口气看完了一至五部,下定决心要拍第一部。”坐在从北京回西安的火车上,焦阳形容当初拍摄《大秦帝国》的感觉是“完全停不下来”,不全部拍完就没法跟自己交代。
于是,2005年的焦阳给自己定了一个十年五部的计划。第一部《裂变》播出之后,良好的口碑迅速形成,并在知名评分网站上获得9.1的高分。这对焦阳而言是极大的鼓舞。为了尽快让观众看到精彩的后续情节,他决定把第三部《崛起》和第二部《纵横》连着拍。2011年,两部戏便杀青了。
为了尽量做到对历史的还原,当时摄制组由北向南,辗转了七个地方才完成拍摄。第一场战争戏是在内蒙古的红山军马场拍摄的,之后到涿州,利用那里的城墙、破败的民居拍摄了一些工程戏、战争戏,然后到象山和横店拍了大量的内景戏,还嫌不够用,又去了焦作的影视基地,用拍《东周列国志》遗留下来的景接着拍。
如此跋山涉水,尽心打磨,本应为这部戏带来好运。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发生的“换角风波”,让《崛起》在《纵横》播出整整三年多之后才姗姗而至。
“因为剧中原本饰演男二号白起的演员出了事,不得不临时选用邢佳栋代替。白起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他独自一人的戏可以补拍,另一些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戏只能动用后期制作技术,把他‘补’进去。白起的戏加起来230多分钟,但改戏、补戏却花了14个月,比拍一部戏的时间还长。”谈起这14个月的惊心动魄,焦阳仍心有余悸。
好在今年2月,《崛起》还是与观众见面了。“好饭不怕晚”——焦阳用一句当下影视界流行的话来安慰自己,但更多的是感激。“没有他们(后期团队)的努力,《崛起》的结局不堪设想。”十多年不改初心,这句话的个中况味亦令人慨叹。
有人心存不解:作为一名制片人,耗费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把大好年华都投入到一部年代久远,且未必被市场看好的历史剧中,图个什么?然而,焦阳却不这么看,更多时候,他感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原著作者孙皓晖花费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这部鸿篇巨制,令我肃然起敬。现在这部戏交到了我的手里,我必须对得起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之重。”
然而,在凡事都追逐轻快的影视文化氛围中,厚重的《大秦帝国》却行走得并不轻松。首先是把关的严谨。作为国内唯一一部以秦国视角还原战国历史的正剧,这部戏在审核上极为审慎,必须接受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到主流媒体平台的层层把关。“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依据史实,在服装道具的制作上,也是聘请了权威专家进行把关,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战国时代。”
除此之外,这部戏更大的困难来自于市场的“娱乐化”偏好。关于古装剧,一些年轻观众非轻松题材不看,非架空玄幻不看。久而久之,严肃的历史正剧逐渐被挤到了市场的角落。很多专家学者为历史正剧鸣不平,既批评肤浅架空的幻想,也哀叹现实关怀的失落。不过,身在漩涡之中的焦阳反而更显乐观。“历史正剧近年来的市场空间确实比较狭小且处境艰难,但从观众的反响来看,他们的喜好也都是多元的。”对他来说,影视行业要朝着繁荣的方向发展,不应是哪一类剧压倒另一类剧,而应互相尊重,保持各自的空间。
《大秦帝国》第三部《崛起》的热播,被视作历史正剧回暖的信号,既受到从观众、剧评人到媒体、学术界的广泛称赞,又不乏来自更高要求的批评之声。对此,十年磨一剑的焦阳一直有份难得的冷静,所有批评他都“照单全收”。“吐槽不可怕,冷漠才可怕,只要观众愿意看这部戏,骂也行。”
如今,曾经的五部计划只完成了三部,剩下两部尚在筹备。对于已经守候了十二年的焦阳来说,继续走下去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且并不急于求成的事。“我是做电视剧的,全心全意去做好它,对得起这段尘封的历史,对得起初心就可以了,至于给这部剧打多少分,就留给观众评说吧。”(博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