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央媒竞技移动直播,套路都有啥?
近几天,移动直播圈因三大央媒的入局而格外热闹。格力集团的董小姐刚通过“人民直播”大谈给员工买车买房;新华社记者又边走边播,通过“现场云”直播日本福岛核泄漏不能说的秘密;而集聚了央视和数十家省级、计划单列市电视台能量的“央视移动新闻网”,把世界各地的新闻浓缩到一屏。就说昨天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吧,截至28日16时,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直播”页面观看的人数就已超过140万人。三大央媒为何都集中在移动直播竞技?您又喜欢他们中哪家做的直播?不妨先看看研究事儿(ID:rmrbyjb)从中发现的端倪。
敲黑板!这个很重要,三家直播哪里看?
过去的一年中,用“爆火”来形容网络直播,一点儿也不为过。提起斗鱼、虎牙,您即便没去过,也没少听说过,网红主播月入十万早已不在话下,“身价”最高的主播一年就能赚几千万元。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用户者得天下,火爆的直播,不仅被资本持续热捧,更引来传统媒体的关注,三家央媒入局直播,看中的正是平台级产品对构建完整传播生态系统的决定性作用,是有备而来还是临时上马?先要从各个平台的定位说起。
2月19日,在人民日报社召开的移动传播创新论坛上,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右)、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庹震共同启动 " 人民直播 " 上线。
第一家叫做“人民直播”。这个平台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发起,与新浪微博、一直播合作建设,旨在净化直播环境,引导直播发展,用新技术传播和壮大正能量。通过这一平台,成员将共享优质原创直播内容、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免费的云存储和带宽支持。“人民直播”于2月19日正式推出,已有百余家媒体机构、政府机构、知名自媒体、名人明星等加入。目前,“人民直播”的产品可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人民日报微博等多种途径观看,点击人民日报客户端主屏下方的“直播”即可进入“直播大厅”,卡片式页面,清爽大方,很有观感。
第二家是“现场云”。 是由新华社于2月19日推出的一个全国服务平台,旨在与国内媒体共享成熟的“现场新闻”直播态产品,为国内媒体提供融合发展新平台。包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地方党政机关在内的首批102家机构同步入驻该平台。据新华社报道,“现场云”采集App的技术开发已经完成,只需在手机上一键安装,媒体记者就能瞬间拥有这一全息直播报道“利器”。“现场云”的产品,可点击新华社客户端首屏的“现场”进入,内容布局与“人民直播”相似。
第三家是“央视移动新闻网”。 是由央视于2月19日推出的自研平台,在应用商店搜索“央视新闻+”即可下载。该平台除了供央视记者完成现场的采集(拍摄)、编码、传输等环节外,还设置了矩阵号板块,吸引入驻机构协同进行内容发布、视频直播,目前已有包括央视新闻、四川观察、江苏新时空在内的50家广电机构入驻。“央视新闻+”的界面有“地图”板块,以数字形式提示各地发生的视频新闻,用户可随意放大缩小地图进行选择性播放;有“精选”板块,顺次展示关注度高的新闻,重要报道以置顶形式突出显示。
看重点!同日上战场,移动直播哪家强?
细心的您一定要问了,他们为啥都在2月19日推出?
同日推出,并非巧合。今年2月19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三家央媒选择在同一天推出新产品,更准确地说,是以节点为起点,正式吹响了进军移动直播的号角。
移动直播对三大央媒来说并不陌生。去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做了多场视频直播的尝试,去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微博还对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进行了现场直播。而擅长让视频说话的央视,对移动直播更是出手不断,去年两会期间,他们便搭建了云直播平台,进行全景式两会网络直播。
历经一周多的鏖战,三家平台推出的产品如何?研究事儿(ID:rmrbyjb)对此做了细心观察。
还是先说“人民直播”。自2月19日至28日18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页面共推出10个直播产品。其中,首期开播的视频访谈节目《大咖有话》,由人民日报记者担纲主持,央视前主持人郎永淳对话董明珠,吸引了超过150万网友的关注。虽说产品数量并不太多,但直播话题选择、界面设计和观看体验较好,直播大厅中各个卡片的设计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非常吸引眼球。看得出,他们是在走少而精的路线。点击卡片进入直播界面,分设“直播间”和“大家聊”两个板块,为网友了解视频内容和交流互动提供便利。
再看看“现场云”。同一时段内,“现场云”平台推送的直播数量是“人民直播”的近五倍,直播页面用到的相关图片更多,图片呈现效果比较显著。从直播话题来看,涉及面较广,内容更加多元,经常有多个直播同时进行。点击卡片进入直播界面,分设“现场直播”和“边看边聊”两个板块,布局和“人民直播”类似。
最后再看“央视移动新闻网”。本就擅长做电视新闻的央视,再加上全国省级广电系统的加盟,用“移动直播巨无霸”来形容这个平台,显得一点都不为过。从主屏密密麻麻的各地视频新闻条数中,你就能理解“新闻无处不在”的意义,对这个“巨无霸”来说,新闻的条数似乎已经并不重要。研究事儿(ID:rmrbyjb)想说的是,要想从这以百千来计的数字中快速定位最想看的内容,难度恐比大海捞针。对于受众类似的困惑,“央视移动新闻网”也想到了,进入“精选”模式,可以看到编辑精选的重要新闻,但即便如此,想要点开某个视频观看的决定也很难做出。研究事儿(ID:rmrbyjb)认认真真地翻看了近两天的精选目录,多数视频阅读量维持在一千以内。此外,四十家矩阵号中,除“央视新闻外”,发布量超过100条的仅有五家。信息数量庞大的背后,是重要内容难以快速进入受众视野的隐忧。
研究事儿(ID:rmrbyjb)发现,三家平台都在立足打造平台优势,依靠多方资源形成的合理来为受众提供更为及时、海量的内容。要建设一个好的平台,并有效发挥其功用,平台的技术力量、人员水平、传播力、合作方使用意愿、公众的参与度等等,都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事儿(ID:rmrbyjb)对三家直播平台的体验肯定不够全面,若问移动直播哪家强?决定于谁能够以最快速度、最好形式为公众提供有效信息。
出点子!央媒做直播,哪些方面要改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日益有了影响力被冲击、自身优势被淡化的苦恼。进军移动直播,是传统媒体走的一步好棋。内容优势、渠道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热点事件追踪、及时发出声音、引领舆论走向等方面,找回了自身的价值,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有人说,如果过去是“有图有真相”,在视频直播时代,有直播才有真相。从现实来看,这话一点儿不假。不过在研究事儿(ID:rmrbyjb)看来,移动直播更像是媒体人的练兵场和试金石,要推动名记者、名编辑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我们还亟须加快全员融合转型,在观念和技能方面有大的提升。
直播要有专业范儿。记者出镜直播,这是个技术活!事前充分的案头准备,克服镜头前的紧张情绪等,这些都给想要出镜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些直播产品来看,不少媒体人显然缺乏直播经验,在对直播现场的把控、前后方的配合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有记者对镜头很不适应,直播中会出现忘词状况,低头读稿的情形也时常发生;有记者在直播中随意打断嘉宾发言,在对话默契上存在瑕疵。类似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培训和锻炼得以改善,最终还是要按照直播规律办事,台前幕后都要更加专业。
差错问题不可忽视。几年前,有网友专门剪辑了一段电视台“各种直播失误合集”的视频,将各频道节目直播时主持人的口误、导播切换镜头的失误以及嘉宾忘词等“事故”片段集合在一起,其中不乏名嘴“老马失蹄”的镜头。做直播不易,有些差错确实难以百分百防范,但有些差错尽量还要避免。比如,“现场云”于2月23日推送的《福岛核泄漏不能说的秘密——新华社记者深入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24公里处,辐射值大约是东京的一倍”,对比上下文很容易发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显然是“辐射值大约是东京的两倍”。
注重打造特色平台。移动直播平台的构建,最终目的还是要将优质内容传播出去。三家央媒同台竞争,在突出移动优先的同时,也要防止把平台做成大而全的资源大杂烩。研究事儿(ID:rmrbyjb)注意到,因为有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新媒体中的领先优势,“人民直播”每期直播的阅读量普遍能超过五十万。如何发挥客户端庞大用户群的优势,把直播平台做出特色,值得认真思考。尤其是在内容海量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强调精品意识,从数量优势演化为质量取胜?看来还需要在打造特色上多做考量。
面对直播的火爆,很多人都在感叹,以后干媒体是越来越苦了,不仅要文字、摄影并重,还要练就视频拍摄、出镜主持和现场直播的本领,这时间还够用吗?研究事儿(ID:rmrbyjb)认为,媒体融合的进程,同样也是个体成长的过程,“全面创新、移动优先、深度融合”是未来的方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撰稿/统筹:王向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