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2期

试论我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意识

金 鑫
2017年03月01日13:3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影视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更概括和表现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长久以往,影视方面大都是由男性来主导,并站在男性的角度去思考和关注社会历史等相关话题。而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也迎来了我国的DV时代,我国开始涌现了一批较为优秀的女性纪录片制作人,这些制作人运用独特视角,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探索女性在家庭、社会的含义,以及自我的追求,并在记录的过程中彰显女性意识,本文旨在深入探索我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纪录片;女性意识;女性视角

纵观我国历史舞台,男权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男尊女卑思想深深扎根于人们观念当中,女性地位极为低下,更被作为附属品而存在着,缺乏自我。这种形势一直持续到清末时代,受西方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的影响,国人逐渐意识到关怀女性、女性教育的重要性,相关学术家更是阐述了女性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不断提倡,“女性意识”词汇也应运而生,在多元化的时代下女性独立自我意识不断滋长壮大。与女性相关的文学、电影等产业更是到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后才真正衍生出来,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但以女性为主的纪录片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为此,如何在当今时代更好促使女性意识转型显然值得探究[1]。

一、我国女性纪录片与女性意识的涵义

(一)女性纪录片的涵义

我国女性电影的出现,促使我国女性纪录片得以衍生,所以,也可以说我国纪录片是由女性电影转变而来。以往的女性题材电影大多为了树立女性形象而开拍,借女性这一特殊视角来反映出社会、家庭及其女性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因而不能将其视作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在此形势下,导演制作人们开始思考女性的主体意识,不仅强调性别的差异性,更撇开以往以男性视角的电影创作形式,而是以女性视角来展开作品创作。关于女性纪录片的定义,当前并没有准确的给予解释和界定,但若从界定女性电影的角度出发,可将女性纪录片归结为:男性执导的女性视角纪录片;女性执导制作拍摄的女性纪录片;女性记录主体的纪录片这三类。例如,以男性执导的女性视角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便是站在鄂温克族女画家视角来进行创作的;又如女性记录主体的纪录片《盒子》当中的讲述的关于同性恋女孩,都是从女性意识出发,进一步探讨当代女性生活和独特的人生价值。

(二)女性意识涵义

所谓的女性意识指的是女性能够独立自觉、有意识地履行并完成自己的人生义务、社会责任且清楚的明白自我特征所在,并以自身独特意识来影响和参与社会活动,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女性意识的内容也逐渐充实起来,较之以前任何时期,当前女性意识的自觉性更强,且内涵也更为丰富。这些意识主要体现在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性别意识等。同时,当代女性对于自我保护意识和妇女解放运动的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中。

由此也可看出,女性意识实际上是女性所具有的一种独特意识,从女性视角探知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将女性意识贯穿于女性纪录片的始终,在剖析女性情感视角的基础上去看这大千世界和社会生活,不仅开拓了我国女性纪录片的视野,更有利于当代女性塑造更为完整的形象。一般来说,人们将女性意识直接与女性文学对等,所以评判我国女性纪录片时也自然地将女性意识纳入其中。但在认知女性意识上,理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用女性视角洞察自我,明确自我生命存在价值、于社会中的地位;其二,站在女性立场去看待、审视外部世界,并把握和理解女性生命特色[2]。

二、我国女性纪录片中女性意识解读

(一)男权主义与父权制度的挑战

我国古代,男性主要作为生活家庭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主导核心,而女性则受到男权主义和父权制度的压迫,因此,可以说女性毫无地位可言,并被施以道德绑架,处于被统治地位。直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思潮的不断涌入,个人意识的多元化促使社会意识的形成,女性意识得以包含在内。此时,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步追求与男性同等地位之路,虽于生物学上,两者存在性别之差,但却不能成为男女地位失衡的理由,与男性一样,女性同样需要拥有自我意识。因此,在DV时代下,纪录片制作也开始尝试与女性题材接触拍摄,并运用摄像器材开始表述女性思想意识,在实际的影片制作中,女性话语权也逐渐凸显出来,女性无意识开始朝着有意识转化。女性纪录片中对于女性意识的叙述往往会倾向感情呈现,以接近受述者、拉近人物间距离的方式来展示女性,彰显女性独特的意识体验。女性纪录片中的拍摄主体通常围绕自我、爱情、家庭或以小人物的视角来开拍,进一步反应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使得女性意识能够在影片中加以流露。也正是通过这样平实、温柔的叙事手法使得故事得以真实呈现。如《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便呈现了女性自我思考意识。又如《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便从婚姻与爱情的视角出发来呈现女性意识。

(二)传统文化的解禁

西方文化当中带有神话色彩的女性代表是夏娃——亚当的肋骨。夏娃的存在也透露出传统文化的禁锢——男性附属品。所以也可看出,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在男性面前也毫无话语权,女性更多的是处于被窥视和歧视地位。同样地,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尤其是儒家学说中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作为辅助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文化力量支撑,无疑促使女性权力自由被加以剥夺,更被世俗观念禁锢束缚,不能够自由抒发和解放自我思想意识。而新时代的女性纪录片便针对此传统文化的禁锢而展开作品创造,纪录片导演在尊重女性、尊重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女性纪录片题材,采用细腻柔和的拍摄手法,于纪录片中有机融合女性意识,使得传统“三纲五常”的文化枷锁得以破除。如《盒子》,一部以记录女同性感情生活的影片,该影片选材独特,且拍摄真实性强,将观看者带入了两个同性女孩的精神世界,将一个受到男人伤害,一个受到家庭伤害的两个女孩的情感生活真实再现,两个女孩为了获得救赎,开始学会包容和接纳对方,两人的感情纯粹而干净,从而将女性不再被动的受男性主导、自由追逐自我的灵魂和心灵充分展示出来。

(三)理论支持存在困境

我国的女性主义理论大都来源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而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理论。我国在女性意识认知上仍停留在认识和接触的表面层次上,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女性意识,这就使得女性意识未能真正达到平权和展示自我的境地。我国多数女性纪录片中或多或少地显示出了女性意识存在痕迹,这些都是执导者去接触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与感受真实生活所拍摄出来的,但总体上来说,我国女性纪录片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理论支撑。除了个别专业性的导演所拍摄的作品能够完整体现女性意识,但更多的是将视角置放于女性自我成长及其婚姻家庭等方面,没有真正有意识地将女性意识作为拍摄的主题。此外,女性纪录片执导者很多都缺乏专业的影视知识学习,亦或是缺乏关于女性主义方向的研究经历,所以,即使站在女性视角来进行拍摄,但其呈现出来的内容也很少能够体现女性独立自主、追求平等、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追根究底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皆是我国女性纪录片创作没有强有力的、科学的女性主义理论指导,而部分导演也没有深度挖掘和系统的认知女性意识。因此,当前的女性纪录片执导者还应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不断探究女性主义理论指导,如此,才能促使我国女性纪录片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3]。

三、女性意识与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一)女性纪录片中女性意识坚守

我国的女性纪录片发展阶段,恰逢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多数影视片愈发重视以女性视角来进行作品创造,但总的来说,男权文化氛围仍旧干扰着女权意识的发展。撇开这一层面,我国的文化意识表达也已呈现出较为自由的状态,主要是在借鉴西方女性理论的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这也促使我国女性在自我构建、自我审视上处于一个不断成长前进的状态中。从本质上来讲,想破除传统的男权文化框架的束缚是有其难度性的。所以,坚守女性意识无疑是当前,更是未来女性意识得以发展的基础,真正坚守住女性意识也就是坚守住女性纪录片的创作意义,这更是女性纪录片一直追寻的真谛。

(二)女性纪录片中女性意识唤醒

作为女性艺术的重要内容,女性纪录片无疑承载着将女性艺术加以发扬的伟大使命。而女性意识的唤醒更成为当前女性纪录片创作的重点之一。马克思曾提出:激发女性追求独立自我的动因在于自觉意识。如此想来,所谓的女性意识便是要求女性要勇于表达、释放受到传统文化长期禁锢的灵魂和自我。而对于女性纪录片的创作角度来说,创作应从女性自发的、能表达女性和具有释放女性自我意义的出发,使女性纪录片能够真正围绕女性意识这一核心开展,让女性意识得以觉醒,让更多的人关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心理、社会等问题。因此,女性纪录片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须重视唤醒女性意识,使其成为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四、结 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发展,我国的女性纪录片作品也逐渐走向成熟,虽然缺乏一定的女性主义理论支撑,但从总体上来说,仍旧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女性纪录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由初始的无意识状态转向有意识的表达,我国女性意识的演变,也间接向人们表明,女性意识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起着积极性作用,也正是由于女性意识的存在使得女性纪录片的发展有着足够的支撑依据。因此,对于女性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还应当重视当前存在的困难并加以解决,不断深入挖掘和关注女性问题,逐步完善女性主义理论,真正坚守和唤醒女性意识,让女性纪录片作品更加完善,使人们关注女性。

参考文献:

[1] 刘晔菲.试析我国女性纪录片中女性意识的焦虑抒发[J].济宁学院学报,2015(5):14-18.

[2] 李淑慧.女性纪录片中女性形象解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9):142-142.

[3] 袁芳芳.我国女性纪录片中女性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