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成了陈旧、老套的代名词。与时俱进是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前提,将数字动画与传统艺术相结合,既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使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剪纸动画;民族原创;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一门精美的镂空技艺,有着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生动的艺术造型。早在上个世纪,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学派”就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剪纸动画,从此,富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剪纸动画诞生了,可以说中国动画发展初期取得的成功是与传统艺术密不可分的。在信息时代,人们往往渴求新事物,所以对传统艺术的重视度渐渐降低。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传统艺术枯燥乏味,是老套、陈旧的代名词。动画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因其受众多为少年儿童使其同时具备了很强的教育意义。
动画产业是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时代下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早在2006年我国就已经把发展动漫等文化产业正式列入“十一五”规划,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国产动画作品逐年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也慢慢提升。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小门神》《大鱼海棠》等取得的喜人成绩都标志着我国动画产业的进步。随着各类动画电影的热映,更多的人愿意去关注动画,喜爱动画,动画也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宣传手段之一。由此可见,动画作为一种影响大众艺术观的传播媒介不仅仅有娱乐的功能,还有表现人文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将剪纸艺术与数字动画相结合可以为传统艺术赋予新的时代主题,使其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二、中国动画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动画以别具一格的风骨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从各国动画中脱颖而出,建立起了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一系列动画作品可以称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巅峰之作《大闹天宫》斩获数项国际大奖;剪纸动画《张飞申瓜》《猴子捞月》内容积极向上,弘扬了中国传统美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鹿铃》有着行云流水的笔法和飘逸的水墨意境,是不可复制的经典水墨动画。这一时代的中国动画对早期的日本动画有一定的启发,日本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就是改编自中国民间传说。1941年中国推出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该片引进日本后,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受到启发,并决定从事动漫行业。
自2006年中国动漫启动产业化进程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迅猛,作品数量逐年增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产业链尚未成熟,作品中的精品偏少仍是我国动漫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的动漫产业正处于从开端期向发展期演变的过渡阶段:市场需求较大,但产品设计尚未成熟;市场增长率较高,但行业利润率较低。如今,中国的动画市场不缺技术,不缺人才,但缺乏像《千与千寻》《疯狂动物城》这类极具民族特色的精品动画。提到日本动画与美国动画,不得不提的是两个动画大国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宫崎骏动画中细腻唯美的少女情怀还是迪士尼动画中善恶分明的英雄主义,都是这两个国家意识形态的缩影,从侧面体现了这两个国家特有的文化。找到民族特色,坚持民族原创是我国推出精品动画的重要前提。
三、剪纸艺术与剪纸动画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这种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陕西的剪纸朴素豪放,山西的剪纸精细秀美,宜兴的剪纸繁复整齐。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用纸张、金属箔片、树皮、皮革等材料为材质,以雕、刻、剔、剪等手法制成的艺术品。因为剪纸多出自民间,材料又多为纸张,所以难以保存。剪纸确切的出现时间只能通过剪纸所用的材料、工具和史料的记载来推测。《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的故事讲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玉娃娃的形状赐予其弟姬虞并封其到唐为侯。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中也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到了明清时期,剪纸工艺走向鼎盛,不论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剪纸。从民间节庆彩灯上的纹样,窗户上的窗花到连皇帝结婚时用的囍字都是剪纸。
剪纸内容取材于农业生活所以花样繁多,多用于装饰和庆祝所以风格祥瑞。民间剪纸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多采用葫芦、莲花等图案代表吉祥如意。与农业生活息息相关的瓜果、家畜也是剪纸的主要内容。中国农村认为多子多福,所以娃娃也是剪纸的多用图案,直至今日,过年过节贴窗花、挂花灯都是每个家庭的习俗。
剪纸动画首创于中国,中国传统艺术给剪纸动画提供了创作源泉。剪纸动画吸取了剪纸艺术的造型元素,皮影戏的表演元素和传统戏曲的声音元素。在物资匮乏战火连天的年代,剪纸动画可以说是“穷”出来的产物,战争导致投资商撤资使万氏兄弟准备已久的《大闹天空》流产,经费的极度紧张使老一辈动画人不得不寻求更省钱的制作形式。剪纸动画融合了剪纸的造型手段和皮影的表演方法,给做好的动画角色安装关节,再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来呈现人物动作,这种方法不仅省时省钱,还能提升动画的表现能力。万古蟾1956年开始研究剪纸动画片,1958亲自导演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剪纸动画的出现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随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相继推出了《渔童》《金色的海螺》《葫芦兄弟》等一系列经典的剪纸片,为中国动画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剪纸艺术与剪纸动画
1.《猪八戒吃西瓜》中的配乐艺术
1958年上映的《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的第一部剪纸动画,由于剪纸动画在造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大部分的艺术效果由人物对白及背景音乐来表现。《猪八戒吃西瓜》配乐采用中国传统戏曲的风格,烘托出轻快诙谐的气氛。猪八戒假装肚子疼在树底下偷懒时洋洋自得地唱着的歌曲充满了戏曲特色。另外短片中的各种音效也是利用戏曲打击乐器完成的,使整部短片充满了浓厚的传统特色。
2.《金色的海螺》中的造型艺术
剪纸艺术造型夸张,风格随性,有着很大的创造性和多样性,这些艺术特点恰恰是动画所需要的。动画片和剪纸一样,不能完全的写实,要在保留事物原有轮廓的前提下进行夸张和变形的处理,这样更能突出特点,加强表现效果。《金色的海螺》中的造型富有中国韵味,仙女柳叶弯眉樱桃小口,青年剑眉入鬓英气十足。从仙宫海岛到树木花草都采用了传统剪纸的雕刻工艺,造型精美通透,富有剪纸艺术生动、夸张的特点。
剪纸是一种装饰艺术,是通过镂空的方式来呈现的,所以不难发现,为了加强装饰性,剪纸作品上会添加一些花朵,纹样,比如在人物的衣服上添加繁复的纹路,将人物的头发剪成一丝一丝的镂空状,把动物的羽毛夸张成连续的锯齿状等。《金色的海螺》中树木的树叶采用了镂空的处理方式,这巧妙地表现出树叶随风飘动的轻盈,将树叶和树干的质感区分出来,更好的体现了事物的特点。仙女海螺的衣服上布满了花纹,裙子上采用一层一层线性镂空的拼接,表现出女子纱裙的轻盈飘逸。用密集的规整的纹路代替了一片式的服饰使得整个角色更加通透灵动有着中国古代女子的柔美与细致。
剪纸的主要载体是纸张,表现的的是平面二维空间,多采用平视构图,所以不好表现前后关系和光影效果。《金色的海螺》中复杂的仙宫场景,是用多个纸模前后交叉相叠组成的,配上云雾的特效,营造出了一个光彩夺目仙气缭绕的仙境。在当时艰苦的创作条件下,老一辈的艺术家靠着对动画的满腔热血,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作品。
五、剪纸动画的文化内涵
我国早期剪纸动画大多改编自名著或寓言故事,内容积极向上,风格诙谐幽默,宣扬了我国传统美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猪八戒吃西瓜》取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了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偷吃西瓜之后被孙悟空设法惩罚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的故事,告诫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短片《金色的海螺》自始至终都在宣扬忠诚和勤劳的美德,青年果断拒绝了海神娘娘赏赐的豪宅和金银,用一颗真诚的心赢得了海神娘娘的信任,最终和海螺一同劳动一同唱歌永远的生活在一起。《渔童》根据民间故事改编,宣扬了中华民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家喻户晓的动画片《葫芦兄弟》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悬壶济世”的典故,七兄弟齐心协力向恶势力斗争的英雄形象也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六、结 语
从窗棂到银幕,剪纸动画承载着传统艺术与老一辈动画人的辛劳成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中国特色都为我国当今原创动画树立了榜样。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动画创作的不竭之泉。正如特伟先生说的,中国动画应该“探索民族风格之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向“中国学派”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原创道路,将剪纸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动画相结合,创新中国动画,传承经典艺术。
参考文献:
[1] 吕学武.动画的“中国学派”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2] 卢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冯文.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4] 郭华.剪纸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陕北民间故事《兰花花》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7.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