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两会"合"民意 媒体更用心传达更走心
为了让两会所传达的信息深入民众,便于理解,各媒体纷纷出新出彩。资料图片
两会期间,人民在线通过发布中国媒体“两微一端”融合传播排行榜周榜,通过统计各媒体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以及今日头条客户端3个平台上发布文章的阅读数、转发数以及评论分享等数据,评估媒体在移动化平台上的发展状况、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哪些才是引人关注的媒体两会报道?从一组组数据分析中让我们来观察一番,并从中汲取些经验。
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 备受关注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各大媒体争相进行报道。
据统计,3月5日当天,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与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的文章中,《人民日报》发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只有600字》在微信上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热度领先,新浪微博上收获近8000人次转发,居微博、微信榜首,网站传播第二。微信公众号上相关排名前十的文章,阅读量均超过10万,成为媒体及网友关注全国两会的重头戏,部分具体政策,如提速降费、养老医疗、住房等,获得了媒体的重点聚焦。
据人民网推出的《数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舆情解读》显示,在与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的文章中,从微信、QQ、网络新闻和搜索热词的反馈来看,提速降费、万众创新、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节用裕民等成为政府工作报告最热词汇。人群画像方面,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网民中男性占比66.6%;20岁—40岁青壮年群体占比高达六成;广东、山东、江苏是最关注全国两会的省份。另有统计发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在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新闻网站点击率大幅上升之外,在微博、新闻网站的网民跟进也最及时,QQ空间形成传播最高值。
二维码 横扫“部长通道”
每年全国两会,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部长通道”总会成为两会报道“热词”,今年也不例外。两会的第二天,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便陆续出现。3月4日,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就有近4000篇媒体报道、评论(含转载)将目光投向“部长通道”。
与众不同的是,今年的“部长通道”除了对部长们“定点采访”这一必选动作外,还多了“可扫二维码提问”这一环节的设置。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教育部、中国民航局、商务部、国务院侨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6位“一把手”,便与记者们首先开启了“部长通道”的问答模式。而经过1小时的高含金量面对面问答后,尚未“解渴”的记者们还可扫描二维码继续提问。此外,上会的各媒体记者都感受到,较之往年,“部长通道”的“话筒”中,多了不少融媒体的新面孔,但整体采访过程却在紧张中更加有序。
“部长通道”在今年两会上的意义也更被看重。《人民日报》认为“它背后是两会新闻发布制度的进步和完善”,新华社也点赞“直面热点关切,不回避尖锐话题”。而此前因在一天之内拦下了超过10位部长,而被网友称为“拦部姐”的《成都商报》记者赵倩,也发文“今年只能扫码拦部长了”。看似无奈,行文中却充满了对“部长通道”升级的肯定。可以看出,融媒体触角,已经更广泛地延伸到“直击两会”的各个场景;新媒体元素,也成为官方在两会中回应“海量关切”的又一抓手。相信在2017年媒体两会报道和随后的舆论监督中,媒体会更用心,官方也将更走心。
场景应用成两会主入口
历年全国两会都是各大媒体“飙技”的平台,2017年的两会,融合传播已经势不可挡,直播、短视频、音频、H5都得“齐活”。特别是相比去年的试水,H5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表现可谓出众。从《人民日报》到《四川日报》《湖北日报》《重庆日报》等,H5已成两会报道必备元素。
以《人民日报》推出的《两会喊你加入群聊》《2017我来北京开两会》等刷爆朋友圈的创意H5作品为代表,微信对话框中不断弹出的总理、部长、代表委员对话,坐火车开两会的场景代入不但很好地拉近了网友与两会的距离,也迅速提升了网友的参与感和“全民共商国是”的代入感,一经发出,便迅速走红朋友圈,成为两会期间真正的现象级刷屏作品。
今年的两会H5报道已经摆脱了以往新闻摘编配多媒体的简单制作,融入了更复杂的交互设置、更多样的呈现创意,交互性和趣味性明显提升,H5已经成为两会媒体报道的行业常态。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的媒体行业中,内容和产品间难以逾越的壁垒最终将被颠覆;新闻从业者可以“身兼数职”,不但能够从事采写编评,而且能够担任“产品经理”,自定义新闻产品的形态。新闻生产的方式可能因为这样的技术创新而发生“质”的变革。
短视频风光无限 《成都》霸屏新媒体
继2016年短视频迎来全面爆发后,在今年两会期间,短视频依旧风光无限。
3月5日23点左右,《人民日报》特别策划,在新浪微博、微信、人民日报客户端、秒拍等平台联动发布了两会版《成都》MV,文章称“想不到!赵雷竟然唱了首两会版《成都》。这个春天,只管用奋斗为梦想坚守。最特别版翻唱,献给奋斗的你我”。一段不到3分钟的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关注。截至10日15点,该条微博中的秒拍视频获得了829万次观看,转发超过1万次;人民日报微信更是连续两天主推《成都》,均轻松取得10万+的阅读量。中国经济网、人民网等媒体也纷纷进行转发,从传播标题来看,“竟然”“连”“后悔”“想不到”等带有夸张成分的词语也刺激着网友点击的热情,传播效果不俗。
短视频的持续野蛮疯长,让传统的主流媒体也对此有所反应,开始主动出击,争取这一流量市场。这次的MV摆脱了宏大话语,利用民谣温暖的叙事结构,从每一个小人物入手,建筑工人、交警、游子、清洁工,还有每一个心怀梦想、走在春天里的“你我”,纷纷出现在视频里,让不少网友直呼“暖心”“感动”“惊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友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文字介绍与图片展示,这种直观、立体的短视频展示给受众的呈现方式逐渐成为媒体传播的主流趋势,也越来越得到受众的认可。在互联网行业谈论“下半场”的今天,媒体行业也在两会期间以短视频的方式迎来了自己的主场。(人民在线舆情分析师 张力 侯鑫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