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记者手记:两会,我的温暖记忆

韩雅菘
2017年03月15日06:4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梦话:你好,你好,我等会儿回来采访您!”这是今早我打开手机看到我老公发来的一条微信内容,记录的是昨晚我的梦话内容。

看到这条微信内容我不由地乐出了声儿,看来“两会”已深深渗透在我的生活里、思想里、梦里。

第一年 “上会”,心情是无比激动但也是无比忐忑的。根据两会前的任务分工,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得到了很多有经验的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健康事业部的同事赵娟告诉我应该如何与代表“套近乎”,获得采访机会;共产党新闻网的王金雪分享了她2016年“上会”时在“部长通道”的经历;财经部的李彤从头至尾地梳理了往年两会的日程安排,并告诉我作为一个记者哪些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太多太多人的帮助,其实也说明,不论来自哪个部门,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大家庭,是一家人。我们一同“上会”。

“韩涵花”小分队:风一样的速度

3月4日一早,我们来到人民大会堂,本想在记者会前与后方做直播连线,为网友介绍我们的团队以及一些关于两会的知识。可就在上午9点,人大代表们纷纷入场开预备会议,我们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摄像机、话筒、录音笔、手机纷纷“就位”。大家分散在广场的各处,开始找代表采访。

金洪花负责视频拍摄、李毓涵负责采访、我负责拍照,就这样我们临时组建的人大组“韩涵花”分队成立了,不到一小时的入场时间,我们一共采访了25位人大代表。收获满满!

见证两会期间的一场“生死时速”

3月4日晚上8点,当得知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正在手术室为患者进行双肺移植手术时,“韩涵花”分队火速赶到了中日友好医院,希望能在手术结束时采访到陈院长。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在手术室外接受采访 记者韩雅菘 摄

手术室外的等待时间,我和搭档李毓涵时刻通过人民网直播平台关注手术的进展情况。直到晚上11点,陈院长才从手术室走出,他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感谢爱心人士的器官捐献,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得我们医护人员有能力和条件拯救今天这个呼吸衰竭的病人。”

作为记者,我们要把采访对象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呈现出来,把他们那时那刻最想表达的情感传达出去,这是我们的责任。当听到陈院长的这番肺腑之言时,我很感动,希望能第一时间把他的“声音”传递出去。

白天“泡”团,晚上写稿

两会期间多数的日子我都是白天“泡”团,晚上整理录音编发稿件,所以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忙碌又充实。

《农民日报》的同行枕着自己的电脑在记者休息区休息 人民网记者韩雅菘摄

“两会”期间在代表驻地一待就是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等待:等代表开完会、等代表定采访时间……

“你们小姑娘太不容易了,想问什么,我配合你们!”有不少的人大代表看到我们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略显疲倦的神情用心疼的口吻说。

通过采访,我认识了很多人大代表,他们十分愿意讲述自己的履职经历,也愿意通过小组讨论提供自己的意见建议。我们的采访都很顺利。

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圆满闭幕。我的两会报道工作也即将收尾,之后,我会带着2017年两会的温暖记忆,更好地投入到我的工作中。

代表团开放日,记者的录音笔、手机“上墙”录音 人民网记者韩雅菘 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