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7年2月上

警惕数据新闻中的新闻伦理问题

朱鸿军
2017年03月20日13:09 | 来源:传媒
小字号

数据新闻概念由美国Every Block新闻网站的创始人阿德里安·哈罗瓦提于2006年首先提出。简单来说,数据新闻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数据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新闻故事的新闻报道方式。目前,数据新闻毫无疑问已成为最令人关注的新兴新闻生产方式,BBC、《纽约时报》、彭博新闻社、《华尔街日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都纷纷开设了自己的数据新闻栏目,美英一些新闻机构开始直接雇佣程序员担任记者,即“程序员记者”。在国内,自2012年四大门户网站腾讯、网易、新浪、搜狐分别推出数据新闻以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和商业媒体大力涉足数据新闻领域。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和其他重大活动报道中,广泛利用数据新闻形式进行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数据新闻正以详实、具有信服力的数据和直观形象的可视呈现方式博得受众的喜爱,成为各媒体重点发展的新闻生产业务。然而,这种新兴的新闻生产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新闻伦理问题是其中的主要问题,值得警惕。

新闻失实的不易发觉。数据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一大长处在于,通过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使得新闻报道尽可能接近事实的真相。然而,实践操作中,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至少有两大因素容易导致新闻失实。

第一,很难获取真实数据。数据新闻主要有三大数据来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主动公开的数据库;在网上散见的网民自然数据;媒体自己建立的数据库。这三个数据源给当下数据新闻制作者带来两大难题:一是较难得到想要的数据,各组织很少会将核心数据公开,网民在线自然数据的抓取越来越受到大型网络平台的限制,绝大部分媒体自身所建立的数据库都很不健全,很难发挥作用;二是较难确保所获数据的真实性,优良统计传统的缺乏和有效监督机制的缺位,使得数据造假屡有发生,现今依然是很难解决痼疾。据人民日报客户端1月17日报道,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开幕时,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如此重要的经济数据竟然如此造假,我国的数据可信度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数据处理不专业。数据挖掘、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对人才专业性要求较高。我国新闻界数据新闻业务的开展仅有两三年时间,高校新闻教育界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培养相关人才,因此目前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奇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绝大部分新闻媒体在数据新闻的专业数据处理方面都是在边实践边学习,因此很难保证数据处理的科学性。

值得警惕的是,与传统新闻失实有所不同,由这两大因素导致的数据新闻失实具有较强的迷惑性,难以被发现。大量的数据,看似专业的数据分析,以及具有较强逼真感的视觉呈现等形式因素,很容易让受众对数据新闻产生科学、专业和真实的信任感,而且即使有少部分受众想对其真实性表示质疑,受限于时间、专业门槛等,也很难有能力提出有力的证据。

新闻侵权的潜在隐患。遵守法律是新闻伦理的底线要求。数据新闻生产机制中至少存在两类潜在的侵权隐患。

一是侵犯公众隐私权。大数据时代网络上有大量的在线个人数据,这些数据有很多属于公众的个人隐私,很多人并不愿意其被收集,更不愿意被公开。然而,数据新闻制作者则可以通过数据的挖掘、交换或购买等手段获取这些数据,或将其制作成公开的新闻,或将其作为推送“符合私人口味”新闻的依据。这种违背个人意愿,对个人隐私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公布的行为,显然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风险。

二是侵犯新闻作品版权。如一些网络新闻聚合平台,其产制数据新闻的主要方式是:采集海量的新闻作品,通过机器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组合和分解优化,然后定向推送给公众。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平台时常会直接窃取,或通过跳转链接,或通过刻意模糊出处等方式,侵犯原新闻作品的版权。典型案例莫过于风起于2014年的“今日头条”事件。“今日头条”自身不生产新闻,其向用户个体展示和推送的新闻都来自于其他新闻媒体,2014 年 6 月,《广州日报》、《新京报》、搜狐等媒体起诉该公司通过上述方式侵犯著作权,同月国家版权局立案调查,于9月认定确有侵权,要求整改,“今日头条”随即积极回应并适时改正,该事件由此告一段落。但从长远来看,“今日头条”这类数据新闻产制商对原创新闻媒体还潜藏的最大版权侵权隐患在于:设若用户养成了通过“今日头条”等各种终端看新闻习惯,那广大的原创新闻媒体就可能成为“今日头条”的“免费的打工仔”。

不良新闻的错误引导。积极引导公众阅读、收听、观看健康的新闻,这是新闻媒体人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属于新闻伦理的内容范畴。然而,一些号称“提供私人新闻定制服务”的数据新闻制作商,简单根据受众的新闻点击记录,推送受众喜好的新闻,而不考虑到受众喜好本身的健康与否:是否有政治意识形态的错误引导,是否过于低俗,是否暴力色彩过重,是否涉及封建迷信,等等。更有甚者,一些数据新闻制作商只要捕捉到用户曾经点击哪怕次数很少的不良新闻的记录,便频繁推送相关同类新闻,诱惑用户去接触此类新闻,从而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新闻品味。需要警醒的是,对于监管者而言,这类不良新闻的推送很难监管:信息的传播活动私密性强,用户私人收悉信息,外界很难知晓;数据新闻提供商时常以只是“新闻搬运工”、信息传播活动全部由机器自动处理、并不了解新闻本身内容性质的借口而逃避责任。

人文关怀的易于缺失。强调人文精神、强调人文关怀,这是新闻伦理内容之一。数据新闻在其产制新闻的三大环节数据搜索挖掘、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中都非常强调数据原料、科学分析、程序流程等工具元素的重要性,相比较传统新闻生产对人主体性的强调,如要求记者主动深入基层,注重现实社会的复杂多样性,采集鲜活、有温度的新闻素材,提倡新闻写作时的不拘一格等,数据新闻有天然缺陷,这种新闻生产模式易于导致新闻作品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机器人写作”中,如《今日头条》在奥运报道中开发了写稿“机器人”,通过对接奥运相关数据库,进行实时新闻稿件写作,几乎可以跟进赛事实况进行即时写作和发布。在奥运期间,写稿“机器人”在6天内完成了超过200条新闻报道。这种完全依托“机器人”的高度程式化、模板化的新闻生产方式,有报道及时、量多、经济高效等优点,但弊端也很明显:这种没有记者现场介入,缺乏记者的现场经历与体会的新闻,很难将赛事的激烈状态、运动员的精神面貌、观众的情绪状况等现场状态很有带入感地加以呈现,而这种呈现也恰恰正是作为有思想情感的受众所希望了解的新闻内容。马克思曾说过:不能要求玫瑰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更不能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的形式。新闻本质属于人类精神的范畴,精神的内容和呈现应该多姿多彩,这种将新闻机械化、程式化、单一化的机器人写作所隐藏的对人文精神的侵蚀须加以防范。

海德格尔曾说过: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思维将成为人们唯一的思维方式。数据新闻本身不是新生事物,最早可追溯到肇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报道,可以这样说,目前为各方所关注、热度很高的数据新闻本身也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演进发展的产物。无可否认的是,计算思维正越来越成为数据新闻制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然而,无论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计算思维如何影响数据新闻的各种关联人,新闻本质上都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信息,数据新闻制作都应遵循人类社会所赋予新闻职业的基本伦理。揭示数据新闻所存在的各种显性或隐性新闻伦理问题,绝非给这种代表先进新闻生产力的新闻生产方式故意泼冷水,而是希望它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更健康!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