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7年第3期

从生态批评角度看当下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郭维易
2017年03月27日08:38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作为绿色批评的一个维度,电影生态批评主张我们不仅要审视电影文本本身,还要透过绿色视野审视电影文本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我们的研究视阈也应该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转向更为广阔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生态,因为当电影中的人物与所处的环境产生互动,他的行为便与自然环境产生了天然的联系,形成一种双向的互动,电影中自然而然地具备了生态意识。

关键词:电影;生态批评;生态意识;精神生态;女性;归宿

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电影艺术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客观记录生活到如今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电影艺术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当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学正在从单纯的学理层面对环境与生物关系的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场域,不仅吸引着学界的无数目光,并且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随着生态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全世界的电影人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联系起来,以电影的方式警醒世人关注当下严峻的生存危机。

伴随着现代传媒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原本指向文学研究的生态批评也很快被电影研究者发现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尝试以生态批评的角度去解读电影。有学者明确提出了“延伸和扩展中国当代生态批评对象”的议题,将“生态批评”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应用于电影的研究,在生态批评领域为电影艺术开辟一片广阔天地。生态批评的介入,极大扩展了生态电影的领域范围,即所谓的“所有电影理论都有助于发掘人与周围世界微妙关系的更新视角,具备进行生态批评的可能”。作为绿色批评的一个维度,电影生态批评主张我们不仅要审视电影文本本身,还要透过绿色视野审视电影文本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我们的研究视阈也应该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转向更为广阔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生态,因为当电影中的人物与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他的行为便与自然环境产生了天然的联系,形成一种双向的互动,电影中自然而然地具备了生态意识。电影生态批评通过挖掘所有电影艺术中所蕴含的丰富生态内涵,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和神态情怀,帮助受众重新建立起与自然间的亲缘关系,在重构人类文明的生态大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电影生态批评对人精神生态的关注

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对于“家”有着更深厚的情节,家不仅是我们栖身的场所,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归宿。正因如此,与国外的生态电影相比,中国的生态电影更多了一份对人们精神生态的关注。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作为安身立命之所的精神家园。①地方意识和对本土家园的依恋是中国电影中的重要话题。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上讲,中国电影很早就在追问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性。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黄土地》审视人与环境的矛盾,苍莽的黄土高原中人被无限压缩;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中青翠葱茏的山林和蒙着薄薄水汽的石板路让这里宛如一幅水墨画,清新淳朴的侗族姑娘生活在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娄烨在《三峡好人》《苏州河》中探讨社会发展下人的孤立与边缘化;新生代导演张猛、李玉在《钢的琴》《观音山》中直面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将人与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这种代际间的差别,正是在时代变迁和历史语境中,中国生态电影呈现出的不同观点和视野。

当下全球化的脚步将国际和人际之间的距离无限缩小,使很多本土文化在不经意间就灰飞烟灭,中国人在这样的变迁中变得茫然无措。原有的文化认同和家园纽带消失,迷惘、焦灼与失落发展成了群体性的精神创伤,迫使人们在痛苦与希冀中直面“全球化”的洗礼,当地人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冲击下崩塌,他们更加迫切地渴望找到归属。如果文明改造与城市化的进程无可避免,那么对人精神家园的关注就显得更加必要,因为生存家园的巨大改变必然冲击着世代扎根于此的人的情感。《三峡好人》在一片悠远、苍凉的歌声中展开了一幅中国三峡的山水画卷,韩三明要去寻找妻子,沈红要去寻找丈夫,然而三峡却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中仅有的线索却早已永远湮没在水底。他们是中国飞速发展中沉默的大多数人,他们悄无声息地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城市翻天覆地的改变,努力跟上城市化的步伐,同时固守着传统的精神家园。韩三明身上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烙印,坚守淳朴的信念,并最终用质朴的想法艰难地守住了心中的家,从生存家园的失落到精神家园的重建,贾樟柯直面了当代人在现代文明中产生的精神困境。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后,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才能实现心中理想的生态文明社会。

二、电影生态批评中高扬的女性意识

自然与女性是天然的同盟,因为“她们拥有融入自然怀抱的本领,成为大自然静穆与庄严的组成部分”②。生态女性主义在生态批评的基础上,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探讨文本中的环境意识,在批判男权中心价值观念的同时,转变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女性必须看到在一个持续由父权占统治地位,且以之为根本关系的社会模式下,女性不可能真正获得自由,环境危机也不可能真正得以解决。”同自然一样,女性也不应该成为被统治的工具和资源。

在中外电影中,很多都会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她们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天然而紧密的联系。然而对于生态女性这一主张,在由男性为主导的电影文化体系中,特别是至今仍然以“男尊女卑”为传统的东方世界,明显存在着更大的言说空间。在中国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最终的命运时常落于回归大地之中,带有更为强烈的悲剧色彩。在《黄土地》中,土地和水都是生命的源泉,当水源枯竭,土地干涸,生命就是失去了归属。作为片中唯一的女性,翠巧最终葬身黄河则是女性最终回归生源地的诡异表达。《红高粱》中的九儿在红色的高粱地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最初的野合到最后的牺牲,九儿在自然中实现了生命的圆满。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红色表达了对生命热烈的态度,正如《红高粱》中所说的,当高粱成熟的时候,满世界都是红色。这里的红色也就带有了生命初始时刻的神圣感,让整个自然都被红色浸染,整部影片便被赋予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用红色来歌颂生命,女性也更多了一份激情和野性的生命力。

比起中国生态女性批评中女性的悲剧结局,西方的生态女性批评明显更富有斗争性和平权性。在电影版的《简·爱》中,我们在简的身上看到了她对英国父权社会强烈的反抗,相比于中国女性在压抑中绝望地挣扎,她更为勇敢和直接地向男性发出呐喊,表达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在简漫长的成长经历中,大自然对她的影响始终伴随左右,在离开了罗切斯特后的流浪岁月中,在自然中疗愈自我。“我举目无亲,万物母亲的自然,我要投入你的怀抱”是简在漂泊中对自然的呼唤,当简的身份和罗切斯特发生逆转的时候,她却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她爱的男人,这可以看作简的心灵彻底回归自然,她放下了所有世俗的偏见,是她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全面胜利。如果说维多利亚时代的简所处的环境还只是工业时代的早期,生态问题尚未成为时代的主流,那么《永不妥协》中的艾琳面对的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自然生态环境,当她发现水源的污染对女性产生了更为直接和严重的伤害之后,身无分文的她依旧决定要与造成污染的公司对簿公堂,最终完成了这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民事赔偿案。艾琳女性意识的崛起让她直接承担起了保护自然、追求人权的公民责任,从而让生态女性主义在自然与社会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电影生态批评对人生命归宿的探寻

在享受了几个世纪的现代性过速拓展和无所谓信仰的消费狂欢后,人类发现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所谓“新中产阶级”的虚假幸福意识。这些伴随着工业化浪潮从乡村和城镇走向大都市的新中产阶级白领层,在将自我的肉身安顿在巨大的建筑空间中后,却找不到精神和灵魂的归宿。在城市的现代化进行中,“文化失根”成了现代人的心病。因此,要挽救生态危机,并不是仅仅从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等技术层面来谈论,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命归宿的探寻,让无根的人找到扎根的地方,让身体与精神可以自由地依附在一片土地之上,电影生态批评展示出强烈的对人类精神归宿的关怀意味。

以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海上钢琴师》我们就会发现,人精神的归宿远比土地的占有更加重要。1900从一出生就被抛弃在船上,在陆地的世界他没有任何可以证明他存在的证据,可是音乐让他的灵魂有了安放的场所,当他沉浸在音乐中的时候,他的灵魂就像大海一样宽广包容,在他眼中,这些从世界各地来到北美大陆的迁徙者其实是没有根的,他们抛弃故土来到新大陆,却不知道内心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他不允许自己的音乐被复制、保存和出卖,他所弹奏的艺术从来没有被世俗所污染,每一个从他指尖流出的音符,都会让他有回归人类精神家园的快意。他也曾想过到船下生活,但是站在舷梯上他才发现原来眼前的纽约城那么大,工业废气弥漫在整个城市之中,眼前的建筑似乎被遮蔽在层层迷雾之中,人在里面是如此渺小和孤单,所以他最终退回到了船上。于他而言,大海决不仅仅是一个寄居的场所,而是他音乐灵魂的栖居之地,在海天之间,他的音乐是无尽的,他最终的归宿也必将是带给他自由和灵感的大海。电影在讲述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将目光指向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让人与整个生态圈之间相互影响。

科学理性和工业文明让人将自我置身于生态失衡的境遇之中,处在极端焦虑中的我们需要在艺术中寻求一种更加自然化的世界观。从传统的电影批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批评的介入为当下电影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让电影有了更加多元的价值意义,这恰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

四、结语

关于中国生态电影的现状,国内学者鲁枢元曾忧虑地表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富有警示意味的生态影片。然而,中国电影的走向,看似烈火烹油、满汉全席,我却觉得担忧,尽管资金投入越来越雄厚,制作技术越来越发达,场面越来越宏大,特技越来越高超,但影片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内涵却越来越稀薄,对人性探讨的深度远远不如上世纪80年代。”③因此,要想有更多优秀、富有生态精神的生态电影出现,我们就必须转变观念。电影艺术的关键在于要对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有正确并且深刻的认识,生态批评介入当代电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让生态电影在中国本土的创作实践中开疆拓土,为当代中国电影的转型与重塑提供理论基础。

注释:

①屈丽娜,柳晓萌.《三峡好人》中的精神生态困境[J].文学界(理论版),2010(9):17.

②崔辰.生态批评视野下的中国电影研究[J].电影艺术,2013(1):114-118.

③乔燕冰.生态关怀:艺术实践的时代精神——访著名文艺理论家鲁枢元[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21/13/7954487_331000704.shtml.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