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7年3月上

“微”传播时代如何优化新闻理论教学设计

覃 晴
2017年03月30日09:58 | 来源:传媒
小字号

摘要:移动终端造就了“微”传播时代,颠覆了大众的传统生活方式、阅读习惯和知识渠道,作为传播活动的课堂教学受到时代变迁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透视“微”时代的传播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依托“5W”传播理论研究课堂教学,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课堂容量、教学手段四个维度的教学设计创新路径。

关键词:“微”传播新闻理论 教学设计 四维一体

新闻理论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学生学习的基础核心课程,与传播理论共同构成新闻传播学理论类系列课程。该门课程作为理论型课程,对后期将要学习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等技能型课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同时,作为基础型课程,该门课程又是《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广播电视概论》《媒介经营管理》《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的重要铺垫。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后续课程的教学开展形成紧密联系。

在“微”传播环境下,作为参与课程教学的教师、学生都受到了时代变迁的深刻影响,新闻理论课程传统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都不再能满足活动主体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效果,教学设计的创新和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微”传播时代的新型特征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激增,微博、微信、客户端迅速成为大众对公共话题发表意见、分享观点的传播平台,网络舆情空前活跃。“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具备针对性强、受众明确、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特性”的“微”传播强势更新新媒体格局,围绕着“微小化”的核心展现新型发展特征。

1.传者身份去中心化。由于技术门槛低,移动终端普及率高,“微”传播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单项传播模式,呈现出网状传播模式,传播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受过系统新闻传播教育、掌握新闻传播技术的专业人才,普通大众只需要持有移动终端发布工具即可成为“网”中的传播节点。媒介技术的进步颠覆了传统的传者权威地位,“微”平台的流行让普通受众拥有了传播渠道,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成为随时可以发声的信息传播自媒体。“微”传播的去中心化特征愈发明显。

2.传播状态分裂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大众对于信息的需求越发旺盛,而“微”传播平台不仅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规模,同时也急剧缩短了信息传达的时间。在“微”传播环境中,社会大众不再需要切割一块完整的时间进行媒介接触,“微”传播平台通过信息推送的方式,将社会大众的时间化整为零,大众可以选择在零散的闲暇时间接收、阅读、传播信息,让这一环境下的传播状态呈现出较强的分裂化。

3.信息接收碎片化。从开创“微”传播时代的微博平台开始,对于信息传播容量就进行了明确限制,140个字的字符数限制,让经历过微博时代的新媒体使用者已经形成了习惯,以至于到了微信平台上,虽然没有了字数限制,但由于习惯的养成和显示的限制,大部分使用者依然保持着短小精悍、简洁明快的文风。也正是“微”传播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吸引受众的关注。

4.内容接受主体化。进入新媒体领域,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每天无时无刻的海量信息投递中,受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阅读,甚至以此来进行信息检索,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而进行二次传播,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在引起受众广泛兴趣的社会公共事件上,“微”传播平台特别能激发受众的参与,甚至成为社会大众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场所。

5.符号呈现多元化。“微”传播平台作为新媒体新生力量的代表,聚合了三大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所有内容呈现方式。受到信息碎片化、传播分裂化和信息爆炸的深刻影响,受众在“微”传播平台上分配给每条信息的注意力是极为短暂的,为了在快速浏览中更快地引起注意,传播者更多采用在发布文字内容的同时,配发图片或是视频的方法。可见,在内容表达上,感性化的多元符号呈现更能够吸引受众眼球。

“微”传播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形态,更标志着社会生活、大众心理、文化教育日渐演变。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给人们带来新的媒介手段,更颠覆着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关注习惯和信息接收状态。这种巨大的变化导致了高校教育也在悄然变化。

二、“四维一体”优化新闻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渠道,课程教学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探索课程教学的模式创新。基于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理论,课程教学活动同样可以按照“‘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说给谁听’—‘取得什么效果’”的传播链条进行,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其他四个因素——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均会对传播效果造成影响。其中,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的选择和应用取决于传播者的抉择,成效有赖于传播对象的接受和反馈,教学效果问题即传播链条中传播效果问题,是教学链条的最终反馈,而教学设计正是对这四个因素进行整合规划,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新闻理论课程在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效果由传播对象——学生进行反馈,显然,在“微”传播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注意力习惯、知识接受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与学生接轨,教师的授课理念、课堂组织亟需植入新思维。

1.教师设计:去中心化的“引导”思维。作为传播者的教师,不仅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把控者,也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要提高传播效果,需要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在掌握新闻专业理论和业务能力之余,还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思路。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首先是课堂的主体,授课内容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授;其次是课堂的权威,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其所说之话毋庸置疑。在“微”传播环境的深刻作用下,教师和学生作为传播链条中的传受双方不再是二元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教师走下了霸权地位,与学生一同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于是,教师角色迅速转化为组织教学的“灵魂人物”,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参与感,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一步步进入知识领域。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去实施。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应把自己的主要功能由“讲解知识”升华为“引导学习”。

一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师们最头疼的课堂问题为学生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课堂没有参与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课程设计着手。理论性课程和技能性课程不太一样,没有课堂实操内容,更多的都是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但这同样也能够在课程设计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首先,厘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新闻理论知识的构成也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教师在准备课程、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先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一方面,便于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结关系,另一方面,便于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课程设计。其次,采用设问式教学设计。用设问句来组成课堂教学的线索,每一个问题都要求让学生寻找答案,让学生觉得教学活动是由自己完成的,提高参与感,进而提升积极性。

二是引导学生掌握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时代的更迭让知识更新也愈发快速,教师没法实现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因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有意识的引入学习理论知识、剖析理论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论内容的推导方式,实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以《新闻学概论》课程第二章部分内容讲授为例,该章节首先涉及新闻的特点和定义两个内容,特点是描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要素,定义是描述一个事物本质特征的简要说明。在课程设计中通过与相近事物的比较可推导出新闻的特点,再加以对新闻本质的描述即可推导出新闻的定义,这是该部分内容的逻辑线条。由此,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每一步的推导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如通过新闻与广告、新闻与历史的比较让学生总结新闻的特点等,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逻辑线条规划完成推导。最后,再提纲挈领地引领学生总结出“区别—特点—本质—定义”的事物定义推导方法。

2.学生设计:主体化的“用户”思维。作为传播对象的学生,受媒体环境的影响,其地位和身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细微动向,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以期获得更好的反馈。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造就大众自我意识的迅速提升,这种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为希望与教师平等对话、需要得到肯定等,将“用户”思维融入教学设计当中,能够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是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知识点讲解设计的过程中,以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逆向思考,以学生的角色面对知识点,思考当学生看到一个新的理论时会产生哪些疑惑。如在讲授“新闻的本源”问题时,学生首先会向“本源”提出疑问,并思考它和“来源”“本质”之间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就应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再来谈论“新闻的本源”问题。

二是为学生提供课堂展示的空间。所谓“用户”,之所以和受众不同,在于他有自主权,即他的思想和主张需要得到释放。新闻理论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接触新闻的习惯和发现新闻的敏感。通过在课堂上设置学生进行“一周新闻简报”的环节,既能培养学生接触新闻、解读新闻的习惯,又能提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3.容量设计:分裂化的“微课”思维。作为传播内容的课程知识体系大体是固定不变的,而其是否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激发受众足够的兴趣进而接受并掌握,这更多地取决于传播内容的内在条理和外化表现。从这一角度上说,当知识体系确定之后,其传播方式是否得当则是造成教学效果差异的因素。

“微”传播环境中的信息、知识传播被各种传播平台分割,知识呈现碎片化、分裂化的传播状态,导致在该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阅读时间割裂,注意力集中时间下降。传统的40分钟课时远远超过了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时间,学生对于大块的新闻理论知识掌握起来也较为艰难。

“微课”概念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微课”是把视频作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的特点。在无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新闻理论课程将“微课”思维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注意力流失的问题。课堂教学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展开,同时受到教学时间限制,因此“微课”思维的引入也要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分解教学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将整块的理论知识分解,精炼内容,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切割教学时间,以分解后的教学内容为基准,将40分钟的课堂时间分段规划,每一时段解决一个小知识点,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4.手段设计:多元化的“案例”思维。作为传播手段的教学方法同样决定着传播效果。传统“一嘴一书一黑板”的教学方法早已过时,科技的进步对教学手段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多媒体内容呈现已经不再新鲜,但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并不等同于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优势。习惯于“微”传播多元互动刺激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课堂上传授也需要不间断的感性刺激来激发课堂活跃分子。

一是用高效的案例推导取代低效的口头讲解,是辅助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如前文提到的采用新闻与广告、历史对比的方式推导“新闻的特点”,在实践中,选取直接带来感官体验的电视新闻、电视广告片段,让学生从中体会、总结,不仅达到教学目的,还集中了课堂注意力。当然,在案例选取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典型性、时效性、关注度的把握。

二是用关联性图片丰富多媒体课件,是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法则。通篇文字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学生抓不住内容的重点,同时很容易流失课堂关注率。提纲式的文字内容配以知识点相关的图片,能够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是将网络流行文化导入课堂,是让学生产生共鸣的一剂良药。新闻学科的学习具有前沿性,且与一线实践紧密结合,网络流行文化现象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成果和研究对象导入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新型传播形态不断改变着社会大众的生活状态、信息接受方式、阅读习惯等,大学生是对新型事物反应最为快速的群体。新闻学理论教学须紧跟媒体前沿变化,敏锐地感知受众群体的细微变化,随之改进教学设计。而媒介技术日新月异,传媒形态更是时时更新,教学设计的优化最终还有赖于教师对课堂状态的关注、对社会变动的留心、对教学效果的思考、对教学设计的实践。(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唐绪军,黄楚新,刘瑞生.微传播:正在兴起的主流传播——微传播的现状、特征及意义[J].新闻与写作,2014(09).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