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传媒热点

“后真相”与“早发声”

江作苏
2017年03月31日16:05 |
小字号

在互联网舆论生态环境下,存在着一种“后真相”现象,就是网民在接触到某些敏感信息的时候,往往直接触发情绪,争相表达和宣泄,而真相到底如何,许多受众没有耐心去等待。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情绪浪潮就会形成某些社会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待到最终事实澄清,真相披露时,哪怕剧情反转,但社会损失已经形成。这种所谓传播的“后真相”现象,被收入了《牛津词典》2016年年度词汇,其定义为“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种种状况”。

“后真相”状况的存在,对于从事大众传播的新闻工作者,形成了观念上的冲击。按照传统的新闻理论和操作规范,一条新闻发表之后,它即使有片面或不实部分,也至少要等到次日再发布更正信息。因为,传统媒体的受众对此有着相应的耐心,短时间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产生。更重要的是,受众情绪还必须通过报刊、电台等媒体来反映,是一种间接情绪反应。而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直接进行网上情绪表达,所谓“微指头撼动大世界”,已经不是什么梦想。

在这样的条件下,主流媒体所担负的传播任务,就不再只是一个媒体的工作责任问题,已然上升为社会责任问题。如果主流媒体不先发声、早发声和发正确的声,坐看社会后果发生之后,只是非常狭义、轻描淡写地发出匡正信息,就完全不够专业。民间说不要看着让“磁器落下地,收回烂兮兮”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从新闻专业角度考虑,主流媒体早发声、先发声不再只是行业竞争问题,而是敢不敢担当社会责任的问题。对这个道理,新闻界是越来越明白了。但是,早发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想发出有力的声音,其技术含量和专业标准已经大大提高了。当代的受众群体被赋权得非常彻底,几乎人人拥有多媒体接收和传播能力,所以,早发声已经不能只满足于文字、声音或图像,许多报道真相的信息,需要三者同时兼备。所谓“有图有声有真相”,就是当前受众心理上的复合对位追求。

更进一步说,当前的主流媒体建设,已经不止于意识和观念的建设,它还要覆盖传播硬件建设和人的职业能力建设。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采集硬件,就不能产生与受众手中多媒体接收硬件对接的信息;而如果没有复合性的早发声的专业能力储备,一旦身临大事,就难以有所作为。当然,决策与调度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孤军战斗的时代已经过去,综合运用采集力量,远程调度信息资源,多元分发、抢先发声,这是远比在稿件上署上个人名字更为重要的策略。非以此,“后真相”现象无以终结。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