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3期

自媒体不实信息的隐性危害及应对之本

赵 婧
2017年04月06日14:2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本文对自媒体不实信息的概念及其隐性危害进行了分析与调查验证,认为自媒体不实信息指互联网或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工具终端用户利用自媒体途径对外发布的各种不真实、不确切信息。不实信息导致人们在判断事物时产生“盲人摸象”般的臆测,并进一步引发碎片化传播的信度降低,使受众滋生“狼来了”般的麻木心态等隐性危害。加强对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应对不实信息隐性危害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自媒体;不实信息;隐性危害;应对;媒介素养

与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以价值观多元化为背景,以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为主要载体,以片段、零散、即时为基本特征的自媒体传播的兴起。自媒体传播的便利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评论者,人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传播来表达个人意愿,这种传播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不实信息也趁虚而入,在自媒体传播中表现得异常活跃并屡禁不止,给自媒体传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并悄然间对受众的接受心理产生隐性危害。

一、自媒体不实信息不仅仅只是谣言

不实信息虽然包括谣言,但却不仅仅只是谣言。谣言是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广为传播的信息,而不实信息却并非总是无稽之谈。霍良安博士认为,不实信息是未经证实的信息,属于对实际描述不符的,传播过程中被不断放大或者扭曲的信息。用不实信息来定义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所有谣言、流言、小道消息更加确切[1]。笔者认为,自媒体传播中的不实信息指互联网或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工具终端用户利用自媒体途径对外发布的各种不真实、不确切信息。不实信息是一个比谣言信息在涵盖内容上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毫无事实根据而人为捏造的谣言信息,也包括有已发事实作为基础支撑或缘由,但事实在传播过程中被分割、扭曲、放大乃至变形的各种非谣言信息。

由于不实信息并非总是无稽之谈和凭空捏造,有些不实信息很可能还有部分事实作为支撑或缘由,而且其表现形式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既有基于部分事实的盲目推测或以偏概全,也有对真实事件的断章取义或夸大其词,还有对新闻事实的移花接木或张冠李戴等等不一而足。有些饮食健康、生活常识、空气污染方面的不实信息还貌似科学,似是而非,令人真假难辨。所以,半真半假、真假混杂的不实信息往往比纯粹的恶意谣言更具有迷惑性,其危害风险也更加具有隐蔽性。

二、不实信息的隐性危害——从“盲人摸象”到“狼来了”

不实信息对社会与公众带来的显性危害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凭空捏造的恶意谣言往往会引发社会秩序紊乱、商品抢购风潮、公民名誉受损、企业产品滞销等多种危害。不实信息同时还存在对受众心理的隐性危害——因具有潜在性和迟滞性而不易察觉的危害。其主要表现是,由于自媒体传播中的不实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往往只是不确切的、零碎的反映了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个细节,这很容易导致人们“盲人摸象”般的主观臆测并产生错读误判,而当受众在经历不实信息的戏弄之后又容易产生麻木、冷漠的排斥接受心理,由“盲人摸象”般的主观臆测转而走向“狼来了”般的全然不信。

美国学者理查德.斯皮内洛认为:“技术的步伐常常比伦理学的步伐要急促得[2]。”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自媒体用户享受到自由发布信息的快感,从来只能听取主流媒体话语的民众陷入自我陶醉般的众声喧哗。一方面,这种众声喧哗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传播垄断格局,有利于民众了解事物的多个侧面,倾听到同一事件的不同意见,给大众传播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3];但另一方面,这种缺乏制约的众声喧哗也会造成传播规范的暂时失序。当人们依据各自的判断和价值观把信息分割成碎片对外传播,信息便成为带有个体主观意向的、不确切的一个个细节或一块块局部,原本完整的事物在传播中被分割成碎片,被扭曲、放大乃至变形。人们在接受了这些碎片化不实信息后,得出的往往是零碎,局部,甚至是变形的“事实”,当人们据此去想象和推论整体,去理解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盲人摸象”般的主观臆测和错读误判是毫不奇怪的。

当不实信息成为人们判断事物的干扰因素,成为增加事物不确定性的负面力量,这必将导致人们对自媒体途径的信息产生怀疑、厌倦甚至麻木,并逐渐失去信任,自媒体传播的整体信度必将大大降低。随着一个个不实信息的破灭,随着一次次被不实信息戏弄,人们从“宁可信其真”到“全然不信”和“不管真假,只看热闹”的心态转变是可以想见的,那时,“狼来了”的故事将在现实生活中重现,自媒体传播本应具有的传播活力也必将遭到重创乃至抵消。

上述不实信息的隐性危害分析并非杞人忧天。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是享用和接受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主要人群,笔者曾对50名大二学生做过一次假设性问题调查,假设性问题是“假如你被微信或其他自媒体不实信息欺骗了三次以上,你对此类途径传播的信息将会持什么态度?”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依然相信”的仅有4人,占8%;选择“全然不信”的有17人,占34%;选择“不管真假,只看热闹”的有28人,占56%;选择“无所谓”的1人,占2%。尽管选择结果可能会受“被骗三次”引发的情绪影响而欠缺理性,但却是可以理解的。当前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从微信中看到一条消息后,尤其是以“标题党”手法吸引人们眼球的消息后,首先产生的便是“是真的吗”或者“又是谣言”的疑惑与判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媒体传播的信度正悄然下降。

盲目轻信并依照碎片化不实信息去“盲人摸象”是一种受众的悲哀,但是,当人们经历了一次次不实信息的戏弄之后开始对所有自媒体信息全然不信,当传播中的信息一被接收便被付之一笑或嗤之以鼻,当人们对事件真假漠不关心而只被信息的新奇和刺激所吸引,这种接受心理的演变则更多反映了人们媒介素养的缺失和信息意识的淡漠,反映了人们在纷杂信息面前丧失社会关注和鉴别努力的心灵麻木。这种心态演变可能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也可能只发生在部分受众身上,但只要不实信息改头换面的继续存在,我们就必须警惕和防范这种“温水煮青蛙”般的隐性危害。

三、应对不实信息隐性危害的根本之道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受众的信息意识层次,使他们在眼花缭乱的自媒体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的认知,具有质疑精神、鉴别意识和评估能力,从而在享用自媒体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既不轻信盲从和迷失自我,又不盲目排斥和麻木冷漠,这是应对不实信息隐性危害的首要策略和根本之道。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有研究指出,具有较高意识层次的用户可以减少甚至抑制不实信息的传播,提高用户意识层次,有助于缩小不实信息传播范围[4]。最近,我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把“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列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信息意识”的表现重点[5]。可见,以信息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媒介素养已被视为当代人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我国大陆地区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媒介素养教育已被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在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和专门训练,我国港台地区也相继开设有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我国大陆地区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发展相对迟滞,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高校开设有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很少有学校开设此类课程,开展过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也多属课题研究或实验性质[6],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当代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也难以适应当代信息传播对受众媒介素养的新要求。

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堪称表率的是中央电视台大型互动求证节目“是真的吗”。此节目经常搜集网上流传的一些貌似科学但却似是而非的不实信息,并通过多种手段对自媒体传言进行专业验证与权威实验,为受众探求事实真相,辨别传言真假,这对于消除自媒体不实信息以讹传讹的不良影响,无疑将产生积极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不失为一种融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生动直观、面向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形式。

由于当前的在校学生必将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受众主体和新媒介传播技术的主要应用群体,由于中老年女性人群更容易轻信不实信息[7],因此,教育、文化、科研和传媒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在校学生以及中老年女性等特定人群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以强化此类人群对自媒体信息的鉴别意识和评估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运用相互比较、逻辑分析、科学求证等方法处理纷杂的自媒体信息,这是应对不实信息隐性危害的根本之道,亦是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霍良安.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的传播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 苗涛.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失范的伦理道德审视[J].新闻爱好者,2016(5):61-63.

[3] 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8-11.

[4] 陈艳红.基于意识层次的微博不实信息治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4(1):135-139.

[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EB/OL].搜狐教育,http://learning. sohu.com/20160914/n468459551.shtml.

[6]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14 (5):11-13.

[7] 唐绪军,吴信训等.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