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的名义》口碑收视双丰收 缘何成为"现象级"

2017年04月10日06:58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人民的名义》缘何成为“现象级”电视剧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海报 资料图片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资料图片

  【《人民的名义》热播观察】

  编者按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亮相,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这生动地印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真正深入人心,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正因为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人民的名义》的热播自然就不难理解了。这就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力量。

  最近,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作家周梅森编剧、李路导演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一开播,立马就火了。

  在剧中,某部委处长贪污摞满一整面墙的钞票、副市长乔装潜逃国外、腐败官员级别达到“副国级”……许多观众评论该剧“尺度大”;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凯丽等30余位明星加盟,不少观众盛赞老戏骨的表演出神入化;还有观众表示,该剧对“当下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把中国共产党高压反腐这一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伟大的举动,展示在世人面前”

  用周梅森的话说,《人民的名义》就是“想做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从官场的高层到底层的弱势群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剧本把自己对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的社会思索量容纳进去”。

  他说,与导演李路联手打造《人民的名义》时,两人就下定决心,要“把中国共产党高压反腐这一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伟大的举动,展示在世人面前,给世界一个回答,给后人一个交代”。

  为此,周梅森、李路商定:拍摄《人民的名义》不“小打小闹”,投资不能低于8000万元;一定把最适合演这部戏、喜欢这个剧本的演员请到,把当代中国最优秀的表演资源集中起来;一定要激励团队不断创新,力争做出最优秀的影视剧。

  《人民的名义》设计了3条线索,一条是检察官侯亮平的办案线索,把上层官场与基层百姓等社会各阶层群体贯通;第二条是政治生态、官场生态的清理重塑,沙瑞金到汉东省任省委书记,之后着手清理、重塑汉东省政治生态;第三条是以郑西坡为代表的包括获得陈岩石等老同志支持的下岗工人,生活在汉东官商勾结、腐败高发的环境下,他们的生存、挣扎与反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虎拍蝇、正风反腐的决心和行动,成效明显、世界瞩目,这是我们拍这部戏的原动力。”李路介绍,2015年开始筹备,进行剧本创作,2016年大年初三开机,拍摄113天,剪辑3个多月,“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

  “《人民的名义》情节紧凑,每一集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一定会好看,这个是我们相信的。”李路表示。

  2.“良好的社会反响,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反腐深入人心,真正得到社会各阶层的热烈响应”

  在周梅森看来,《人民的名义》成为“现象级”的影视作品,同样“非常意外”。

  “没有任何营销,此剧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反腐深入人心,真正得到社会各阶层的热烈响应。”周梅森说,“从官方到民间,从创作者到主管部门,共同找到了最大公约数,这非常难得。”

  “现象级”电视剧是“现象级”社会心理得到满足的结果。“邪不压正,是《人民的名义》成为‘现象级’作品的原因所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优良党风政风的期望,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憧憬,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期待,《人民的名义》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期待。“其热播反映的是民心所向,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党的优良传统和现实作为的高度肯定。”

  作为该剧的忠实观众,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人民的名义》被“热捧”说明反腐败已成社会共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反腐败给自己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人们关注反腐剧,其本义在于关照自身发展,寻求社会正义,全景式地了解党和政府的反腐决心,进而把握中国反腐败的进程及未来的政策走向。”

  庄德水表示,反腐败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人们对于背后的故事及工作细节一直缺乏了解。“社会公众渴望通过反腐剧了解反腐败的具体工作程序和过程,在反腐败力量与腐败力量的交锋中树立反腐信心,让思想受到教育,让心灵受到震撼。”

  3.不仅仅是展示腐败、展现邪恶,更重要的是为预防腐败提供镜鉴

  《人民的名义》自3月底开播以来,屡创收视率新高。周梅森说,之前还一直担心收视率的问题,在电视剧开播前3个月,小说《人民的名义》销量不足7万册。“但开播第一天,书就脱销了,现在重印6版还是供不应求,一周销量就突破46万册。”

  “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编剧,老百姓、市场给我这么热烈的回报,这样的赞赏,我此生无憾。”周梅森说。

  从2008年做导演至今,李路一直关注现实主义题材,他坦言自己“共拍过包括《人民的名义》在内的4部戏,产量非常少”,“现实主义题材剧一定是正义战胜邪恶,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人民的名义》不仅仅是展示腐败、展现邪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艺术手法探索腐败成因,为预防腐败提供镜鉴”。

  影视作品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李路说,在拍摄现实主义题材剧中加入浪漫主义情怀,这就要求既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现实生活,又要以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作者的情怀和意图进行表达。

  李路说,社会各界对《人民的名义》的评价,已经证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是如何的成功、如何的伟大,这是有目共睹的。“拿艺术作品说话,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已经表达了对党中央高压反腐的拥护。”(本报记者 王昊魁)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