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7年第4期

《中国诗词大会》:电视媒体的文化坚守与责任回归

刘婧
2017年04月24日08:12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2017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诗词为指导,邀请全国不同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参与现场答题,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新颖的形式迎来了一场全民诗词狂欢,引发了传扬传统文化的热潮。媒体本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理应承担着传递优秀文化、教育国人、丰富大众精神世界、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在为博取受众眼球而制造低级趣味的娱乐节目甚嚣尘上之时,让传统文化回归到屏幕中央,这不仅是媒体对文化的坚守,更是当下媒体人责任归位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电视综艺;传统文化;媒体责任

在媒体生态环境正被物欲化、粗俗化、娱乐化、躁动化的浊流严重污染的情况下,电视综艺界在2017年新年伊始刮起了一阵清新之风。在《歌手》《中国式相亲》《我们的挑战》等众多电视综艺节目中,一档诗词知识竞技真人秀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如同给污浊的雾霾中注入了一缕强劲清风。

一、诗词综艺引导全民参与迎来狂欢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于1月29日(大年初二)至2月7日期间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16岁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也火了主持人董卿,继春晚之后,她凭借在这档节目中的端庄、得体、大方、知性的主持,一度成为关注焦点,屡登热搜榜,被广泛热议。该节目选择由具有多年主持经验、并且具有颇高文学素养和丰厚文化底蕴的董卿来担任,古今中外、诗词歌赋,她信手拈来,浅浅低吟,无疑成为节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众在观看选手答题时,除了体味到诗词带来的思想上的启迪,亦能享受主持人的高颜值和高智慧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这便是这档节目的魅力所在。

本节目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具有专业的诗词文化素养的嘉宾。嘉宾团成员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王立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学博士后郦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博士蒙曼组成。四位嘉宾在选手答题之余,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诗人的经历,从不同角度对诗歌的意境予以精准、独到的解读分析,娓娓道来诗词背后发生的故事,将诗词文字赋予了感情色彩,生动而又形象,使选手和观众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感性和理性并存,知识和趣味交融,选手和观众在答题的同时犹如享受了一场饕餮盛宴。

这档节目由三个环节组成。一是个人追逐战,选手和百人答题团先后答题,百人答题团未答对人数为选手得分;二是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百人答题团正确率最高及答题速度最快的与上一轮获胜者PK;三是对擂赛,两名选手进行抢答。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既趣味无穷,又竞争激烈,选手在轻松而又紧张的氛围中答题,观众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环境下回味传统文化。

为引导不同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的受众都能广泛参与到节目中来,该节目确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诗词为指导,以中小学课本中出现过的诗词为基础。涵盖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题材,豪放、婉约等多种风格,基本每一首诗词都是被广为传诵的,在回忆这些诗词的同时观众的内心也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中国诗词大会》摒弃了综艺界一贯娱乐、庸俗、低级的作风,凭借清新自然的风格、健康向上的内容、全民参与的形式,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借助大众媒体向华夏儿女传递了民族文化的经典、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传统文化借助电视媒体焕发活力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魂、心灵的根与源,是千秋万代也不能割舍的。而如今,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推动与媒介技术的介入,传统文化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与之相反,年轻的一代在互联网的狂欢世界里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传统文化在众声喧哗中正逐渐失去生命力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中央电视台在泛娱乐化的大环境下适时地推出这档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原创性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大家对诗词的热情,迅速掀起了传统文化的热潮。一时间,“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回归”等字眼进入大家的视野,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讨论。

《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以中国风为背景,配上古典风格的音乐,背景大屏幕上随着答题内容的不同而变化,中国山水、竹、梅、明月等意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诗词描绘中的场景,拨动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当观众看到舞台上场景的变化时,情绪也随之被带动,亲情、友情、爱国情等埋藏在心底的感情因为这档节目而被触发。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电视媒体这一传播渠道,借助媒介技术的力量,展现了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宣传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国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让我们看到了媒体人对于文化的坚守,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媒体的传递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媒体责任经受利益考验强势归位

媒体工作者承担着运用传媒手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以高品质、具有健康格调和品位的文化产品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肩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往往在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经济利益。为了博取眼球、获得收视率,大批电视综艺节目不断效仿韩国,背弃主流价值观,不惜降低自身品位和底线,走上娱乐化、庸俗化、恶俗化的道路。媒体作为“把关人”,在传播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等,持续不断的报道会形成舆论导向,负面的舆论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媒体人、媒体经营管理者、媒体主管部门只有承担起社会责任,媒体才会受到尊敬,媒体才会有价值,才能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持续发展,成为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推动力。

责任意识决定了媒体的品格,决定了电视作品的格调。中国社会需要的不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去迎合受众口味的媒体,而是有责任、有担当、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媒体。在过度娱乐化的大环境下,如何运用大众媒体弘扬本土文化,是每一个媒体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央视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这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让传统文化出现在屏幕上方,使诗词歌赋在泛娱乐时代中绽放出光芒,向受众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向社会传递了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激发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四、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电视综艺节目展示出媒体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体现出媒体应当肩负的责任和担当。电视综艺界的这股清新之风、传统文化之热不应成为昙花一现,媒体在社会责任归位后应继续承载着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历史使命,一直向前,永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亚茹,张吉武.视听盛宴文化流香——《中国诗词大会》的精神向度[J].当代电视,2017(01):46-47.

2.罗琦,唐苗.浅析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知识,2016(10):27-29.

3.张利英.《中国诗词大会》: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9):112-114.

4.许晓辉,李蕊.从《中国诗词大会》谈电视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当代电视,2016(07):78-79.

5.杨季翰,马腾.《唐诗风云会》:现代媒体点燃对传统文化的热情[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1):124-125.

6.赵婀娜.一个民族,不能靠娱乐滋养精神[N].人民日报,2014-10-16(017).

7.李政.让电视助力文化回归——论电视节目如何弘扬传统文化[J].当代电视,2014(08):20-21.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