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杨洁勉:下周这件国家大事,与你相关

杨洁勉 研究事儿
2017年05月04日16: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开课啦!人民讲堂好久没跟大家见面了,堂主甚是想念大家。这个月的14号、15号,有件大事发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这是我们今年最重要的两大主场外交之一。

今天堂主请来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杨洁勉教授跟大家聊聊“一带一路”那些事儿。

杨洁勉先生在人民讲堂授课(王宝平摄)

“一带一路”大背景

国际形势新特点。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是“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国际问题新挑战。主要是地缘政治和战略继续发酵,经济复苏乏力和持续低迷,社会思潮普遍分化和极化。现在处于信息化和大众参与政治的初级阶段,所以极端思想很容易抬头,发挥很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国际体系新改革。中国已经是世界大国,在国际体系新秩序构建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国际上召开重要会议时主要找两个人,一个是美国总统,一个是中国主席,会期要同他俩的日程相吻合。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是“8+5”峰会,是G8主导的,他们在什么地方开、开什么会,我们只是去参加一次宴会和参加一场会议,仅此而已。

曾经主导国际话语权的G8峰会

中国外交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大国定位和大国气派的风范”“奋发有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国际体系和外交话语的建设”三个方面。

“大国范儿”特别重要,记得那时候我们要支援马其顿几个校车,有人说中国还有这么多贫困户,中国的孩子还没有校车,为什么要给别人,提出的口号是“宁要温州,不要欧洲”。其实,中国和世界各国存在相互帮助的关系。过了不久利比亚内战就爆发了,希腊和马耳他等帮助我们从利比亚撤出几万工人,给了我们特别的帮助。

“一带一路”好倡议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国家间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把握“一带一路”的三大意义,即地缘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

“一带一路”超越了传统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亚太)的思维,第一次统筹考虑欧亚大陆、中东和东非以及“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具有高瞻远瞩的广阔视野。

文化交流是中国对外关系的软肋,“一带一路”应当而且可以推动和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需要和沿线国家的佛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等交流和交汇。

文化交流活动如火如荼

我们还要过好风险“四关”,即认识关、动荡关、掣肘关和经济关。国际上有不少人对“一带一路”认识模糊,存在盲区,还有的则加以“抹黑”和“反对”。

国内沿线省市区从自身地理位置及要素禀赋出发,纷纷提出丝绸之路“新起点”“核心区”“黄金带”“枢纽”等未必妥当的政策口号。有些省市区之间竞争激烈,期望获取“政策洼地”效应,突显各自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而没有从国家宏观层面思考、研究。

除此之外,我国周边环境不稳定因素依然不少,南海问题、“东突”问题、周边国家政局动荡问题都是困扰,加上有些西方国家的掣肘和出现经济危机的潜在可能,“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会长期存在。

“一带一路”巧宣传

要树立主渠道和主旋律意识。中央媒体是宣传“一带一路”的主渠道,要善于利用体制优势和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中央媒体首先自己要搞懂什么是“一带一路”的主旋律,而后才能奏好和奏响。

宣传要根深叶茂。宣传报道的过程不仅是深入研究的过程,也是深耕厚植的过程,中央媒体通过调研可以丰富和发展“一带一路”的理论和实践。中央媒体在引领世界“一带一路”宣传中,不是简单地宣传基础设施、经贸投资和工业园区,更加重要的是宣传“一带一路”所体现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举措。

要了解外宣受众对“一带一路”不同层次的要求。用国际社会听得懂和听得进的语言、图片和声像进行交流。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外文资料和材料严重缺乏,外宣滞后就意味着话语权的缺失。

动画片:海上丝路

要做好5月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内外宣传。中央媒体在现阶段既要发布权威信息,又要自觉服务于国家的总体外交。像人民日报这样的大团队还要发挥《环球时报》、“内参”等各路媒体的作用,积极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打好主场外交这一仗。

“一带一路”冷思考

“一带一路”当然是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但也是为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服务的,是在共商共建中实现共赢共享。作为倡导国,中国在顶层设计和引领推进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智库和媒体,需要思考得早些、多些和深些。

要做整体的、辩证的思考。在规划和推进“一带一路”时,不能只看到其经济的一面,还要看到社会、文化、民生、公益等众多方面;不能只看到所谓沿线国家,更要注意到“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倡议,欢迎各国参与;不应只讲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还应做好务实管用的各种预案。

做政治和经济互动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全球治理新理念等,为解决世界去哪里和怎么走问题提供了最新的时代思路。在介于全球和中国之间的周边及其延伸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则倡导“一带一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法得到世界认可

做安全和经济互动的思考。“一带一路”需要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当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都影响着“一带一路”的行稳致远,我们都要防患于未然。

做文化和经济互动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同志已经养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径依赖,需要在“一带一路”的新环境下重新审视和重新起步。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撰稿:杨洁勉 编辑、统筹:刘烨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