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报道通俗化的这三种方法,您都用过吗?
专业报道如何通俗化,是记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人们每天都要与各种新闻打交道,新闻经过记者采写、编辑加工、媒介呈现,最终才会进入读者的视野。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记者往往分头“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外交、国际等领域。如果说作为“跑口记者”,对所“跑”之“口”有所研究,能够做到“深入”,那么,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到“浅出”。可以说,“深入浅出”四个字,就是对记者将专业报道通俗化的基本要求。
为达到这一要求,有各种各样的办法。简单说来,似可从三个方面做出尝试,即:解释难的,软化硬的,写成活的。
解释难的:专业性稍强的知识,在写稿时都有解释的必要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第2版整版刊发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为了让读者懂得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回事,文章用整个第二部分对此做了解释。其实,这些解释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内容,如奇数、偶数、素数等。但是这些概念,多数读者并不常用,因此仍有必要解释一番。国际上,也是如此。记者章敬平曾在《新闻人的江湖》一书中写道:“美国媒体很在乎报道的通俗化。我去《纽约时报》时,他们说希望他们的文字能够给初中生看,就是我们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初中生可以读得很痛快。路透社说,考虑到他们的产品中有大量财经信息,他们希望读过高中的人就能读懂他们的报道。”由此可见,国内外新闻界都认为,专业性稍强的知识,在写稿时都有解释的必要。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第2版整版刊发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科技、财经新闻涉及专业知识多,通俗化的报道就更为必要。2017年1月13日,《人民日报》在第20版刊文《看!创新英雄们的风采》,集中报道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内容涉及中微子实验、移动通信技术、脑血管病防治新办法等专业知识。总的来说,报道就较好地起到了解释功效。如:中微子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对它的观察将有助于揭开宇宙的奥秘;但质量很轻,只有在核反应堆中才能观察到它的振荡情况,等等。这些基本原理和道理说清楚了,读者才能理解项目的重大意义。
《人民日报》2017年1月13日第20版。
要解释难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不外乎两种途径:勤问专家,深入研究。前面提及的《看!创新英雄们的风采》中,对每个科学项目的原理,都有专家出面予以解释,这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记者需要直接引用专家的话,因为专家的权威性是别人难以替代的。同时,记者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做专家型记者。2014年马航MH370失联后,西方媒体派出了多路专业记者,采访到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国际刑警组织的线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专家。因为这些记者本身长期研究相关行当,能够提出高水平的专业问题,所以能就马航失联事件的很多疑团与专家对话,采访也才能够深入。
软化硬的:整块不好消化,变碎变小就晓畅易懂了
人民日报社地方部曾组织过一次业务研讨,主题是“如何做好工作性报道”。记者们反映,他们拿到的经常是某地市或某单位的工作总结、工作报告,但要把有一定专业性的工作报告写成通俗化的工作报道,却并不容易。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软化硬的。
其中有一个实例:《贵州“实体店”+“淘宝店”做活公共服务》这篇稿件,原来有段文字:
“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合二为一,贵州打造建设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政务、商务、事务,着力构建‘审批服务一站式、资源交易一系统、公共服务一条龙’的大服务格局,打破部门、行业、地区间‘信息壁垒’,实现公共服务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互动和数据资源共享互认,集成打造公共服务超市。”
这样的文字,字句虽通,却觉不顺,问题就出在太绕,把人绕糊涂了。
公文语言本来就硬,不大通俗,再来回说、反复说,便把人绕晕了。这么短的一段,“服务”这个词就出现了7次。
怎么办?就得把太硬的软化,整块不好消化,变碎变小就好消化了,就晓畅易懂了。
见报稿是这样的:
“这是贵州构建‘审批服务一站式、资源交易一系统、公共服务一条龙’大服务格局带来的变化。‘搁以前,根本发现不了这些细微关联,有了大数据就不一样。’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洪解释。公共服务中心的‘大数据’,源于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合二为一,打破部门、行业、地区间‘信息壁垒’,政务、商务、事务跨部门、跨地区协同互动,数据资源共享互认。”
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认为,这样重新组合后,术语断续表达,中间插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洪的解释,让术语通俗易懂;“服务”也少了好几个,不绕了,稿件读来也就轻松了不少。
写成活的:巧用比喻描述专业内容,发挥想象搭建阅读桥梁
解释难的、软化硬的,还只是通俗化的基础。要达到更高的境界,最关键的是,想办法把专业性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给呆板的内容赋予生命。
2017年2月27日,《人民日报》20版发表《你是谁?“刷脸”“刷眼”就知道!》,介绍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文章不仅把通过“脸”和“眼”进行识别的原理说得清楚,而且在行文中把这些技术在安检、手机购物、银行取钱甚至公安破案等方面的运用情况大量穿插进去,把技术的运用写活了,甚至连标题都直接使用百姓的日常用语。读者看报时,不仅没有阅读和理解障碍,而且容易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摆进去。这样的科技新闻报道就会有好的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2017年2月27日第20版。
再看一篇国际科技新闻——201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将目光投向浩渺的太空》。当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地球表亲”,即行星 “开普勒—452b”,记者随即到位于智利的世界最大天文观测区去采访。这里的主要设备是天文望远镜,它们的功效如何,是很专业、但又必须解释的问题。请看记者的报道:
4台8.2米口径望远镜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通过曝光一小时,拍摄到比裸眼可见星体微弱40亿倍的星体图像。如果这4台望远镜按物理光学的干涉原理组合,可将分辨率再提高25倍,如同在地球表面看到月球上一辆汽车的前灯。
《人民日报》2015年7月28日第23版。
在介绍相关设备、举世闻名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ALMA)时,记者写道:
整个ALMA项目足足有660多个接收器,这些接收器如同高灵敏度的“收音机”,它们按物理原理相互配合,将人类的听力和视力向宇宙深处延伸、再延伸……如果将一口单独的“银锅”放在美国东海岸,它可以听到西海岸一枚硬币落地的声音。
这些话通俗易懂,“前灯”“硬币”这两个比喻还写入了小标题。这就把一般人认为非常神秘、深奥的科技前沿成果高度通俗化了,给人印象深刻。
要写活,还要充分发挥记者的想象力。前述《看!创新英雄们的风采》中,包括四个获奖科技项目。为了使读者对每个项目都有深刻的认识,记者用了四个小标题“寻找宇宙‘隐形者’”“修好移动通信‘高速路’”“ 打开最后‘一扇窗’”“为了让天空‘高颜值’”,分别形象地比喻四项科研成果的意义。这就是发挥记者的想象力、能动性,搭建起报道对象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当然,通过想象得到的创意必须是合理的,最好是发表之前能得到科学家等采访对象的认可,这样才能锦上添花,而不是弄巧成拙。
如此看来,专业性强的报道,如果能够做到先深入、再浅出,向读者呈现通俗易懂的文字,效果自然大不相同。三个方法中,解释难的,是必须为之,舍此无法向读者交代基本事实;软化硬的,是不得不为之,否则读者会对我们的报道敬而远之;写成活的,是创造条件为之,在更高的层次上吸引读者阅读报道,记住报道。
相信您也能发现,如此通俗化的解读之法,其应用范围并不仅限于新闻报道,当您想要向他人解释一个不易懂的概念时,不妨试试这三种方法,您的做法必定会收获满满的点赞。
撰稿:苏长虹 编辑/统筹:王向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