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让真实成为文艺作品的生命之源
节目里的老兵
央视综合频道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第3季再次回归电视屏幕,节目不出意料地再次取得了超高的收视。这档节目的意义不仅是收视率所代表的广泛受众,更是说明了一种社会的关注,一种持续的情感投入。
纪录生活点滴
脱离了生活和真实的文艺作品难以创造“高峰”,也难以有持续的生命力。《等着我》以寻人的真实需求为节目切入口,深度挖掘寻找背后的真情故事,打造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国最大“寻人平台”。
节目摆脱了空洞的宏大叙事,用曲折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来塑造“人物”,让观众能够隔着电视屏幕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第一期节目中来自山东的“瓷娃娃”母亲宋冰心讲述了为养子虎子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每一个细节的描述都让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每一句话语都让观众走近一位坚强母亲的内心。虎子出生的时候只有3斤重,宋冰心把他抱起来的那一刻,虎子就停止了哭泣变得非常安静,感觉有了依靠,也有了希望。这样的一个细节,让观众能够走进一位母亲的内心感受她对孩子的爱,平凡而又坚定。而宋冰心一再对还是小孩子的虎子重复一句话:“我们是残疾人,但我们决不能成为一个废人。”她的坚强也让孩子变得乐观、勇敢,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在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阳光、快乐的小孩,对人礼貌而又和善。这些源自于真实生活的细节,不但让人物更加可感、可爱,也让节目充满了生命力。
传递公益精神
《等着我》不是简单地讲述个体情感故事,也不是仅仅帮助解决个体的实际困难。节目用寻人的方式来承载人类共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战友情、同学情……每一份情感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里有超越生死的战友情,来自湖南绥宁县84岁的抗战老兵肖楚荣为寻找曾经为他挡住炮弹的连长吴邦坚持60年,只为当面向他行一次军礼,说一声谢谢;这里有爱心接力的师生情,来自安徽的朱麟洁已经在轮椅上生活了20多年,108位老师爱心传递帮助她学习知识改变了她的人生;这里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今年38岁的汪世华外出打工时弟弟失踪,他向母亲“撒谎”说弟弟出去念书,23年来他坚持寻找就为了给母亲带来安慰。节目用情感的传递,让观众感受到公益精神的真谛,公益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心理态度和人格品质。
倡导正气创新表现力
优秀的文艺作品要阐释中国精神的内涵、坚定导向、弘扬正气,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等着我》以“温暖和希望”作为节目的价值坚守,用“帮助”的故事讲述了当下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用爱心的群像让观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节目避免消费情感,克制地描述寻人过程中的“苦难”,用坚强与隐忍让人们看到希望,“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爱与包容”这些依然是社会的主流。
《等着我》用新闻化的操作手法来解析当下中国的切面,在舞美设计上力求朴素、真实;在环节设计上力求精简、突出人物;主持人倪萍不是对寻找者发问,而是一位真诚的倾听者,用丰富的人生经历去感受寻找者的酸甜苦辣。同时,《等着我》还搭建了公益的平台,将公安部、民政部、志愿者、新媒体平台和热心群众拧成一股强大的公益力量,形成庞大的公益体系。开播以来,《等着我》帮助1100个家庭、超过10000人寻找到失散的亲人。节目专门为虎子设立了专项基金,节目播出后仅仅半个小时,爱心捐款已经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