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指尖的这个动作,竟被《人民日报》整版关注

读报君 研究事儿
2017年05月31日11: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小字号

来源于网络社区的"点赞",如今已成为微信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面对朋友圈的各种晒图和转文,您的赞为谁而点?点个赞又是为何?不点赞有何考虑?这些问题,会随着手指的“点”与“不点”一晃而过,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点赞现象背后蕴藏的复杂心态。5月26日,《人民日报》百姓生活版整版刊发报道,通过权威数据和专家分析,为您揭秘微信点赞那些事儿。读报君从中挑出一些干货,您的困惑也许能从中寻找到答案。

你在为谁点?

其一:微信运动互点。王晓易,27岁,北京中关村某科技公司员工,最近正在减肥,每天慢跑5公里是“规定动作”,参与微信运动后,别人点赞给了他鼓励,给他人点赞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对他来说,跑步的动力主要来自微信运动中的好友点赞。

其二:微信朋友圈、公号。这里是点赞“高发区”,特别是朋友圈里的晒图和留言等个人动态新鲜感强、信息量大,很多人总是边刷边赞。家人、好友、同事都是点赞的对象,其中,领导的个人动态更容易被点赞。据报道,某地一位领导干部常在朋友圈里发布一些信息,后来却主动停发,原因是“发一张自写书法的照片,被表扬得自己脸红;晒一次跑步健身的成绩,收获点赞无数”。

其三:官方广告。黄嘉欣,上海浦东某银行员工,黄嘉欣的点赞有些“另类”,喜欢给微信官方在朋友圈投放的广告点赞。黄嘉欣说,微信广告是基于大数据个性化投放的,因人而异,点赞后你能知道好友中有谁跟你有同样的消费倾向,大家一起点赞,能引发共鸣。

其四:被动点赞。这样的点赞也为数不少,比如为配合单位工作,给集体活动点赞;碍于情面,给朋友孩子的比赛拉票、点赞……其中,被所谓的“好友”求赞最常见。宋玲,南京某事业单位员工,有一次,在会议场合添加了一名微信“好友”,散会后再没联系过。上个月,“好友”让宋玲为他转发的一条促销信息点赞,说是集赞满额后商家送洗衣粉,这回,宋玲答应了;没过多久,“好友”又让宋玲给某健身房的推广文章点赞,说集满100个赞可半价优惠,那次点赞之后,宋玲把“好友”拉黑了。宋玲认为,这种“索赞”不可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秉承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索赞”是一种变相的义务灌输,要适可而止。

点赞为了啥?

一条信息被点赞,往往能收获双重效果。对点赞者来说,点赞表达了自己的认同感;对被赞者来说,这是获得满足感的主要方式。

对不同人群的点赞动机也不同。章栋,上海某外企职员,他是一名“点赞达人”,一有时间就刷朋友圈,无论看到什么内容,他都会顺手一点,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章栋把微信好友分成三类:家人、好友和同事,对于不同的人群,点赞动机不一样。

1.点赞家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表达对家人的持续关注。在移动互联网碎片化传播时代,这是黏合亲情的有效方式。

2.点赞好友——一般是为了维护人际资源,表示情趣相投,或“加油鼓劲”“给予安慰”等。

3.点赞同事——一般是出于礼貌性回复,表示“我知道了”“我已关注”等。 

为了点赞而点赞。有些“点赞达人”变成“点赞狂人”“点赞专业户”,他们连别人转发网文的链接或图片的缩略图都没点开,就立马送上一个心形的赞,点赞成了“顺水人情”“讨巧手段”,变得盲目化、随意化甚至功利化。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刘聪慧认为,“任性”点赞,目的常常是为了套近乎、拉关系,但如果点赞太过频繁随意,轻则让人侧目,重则会带来人际关系的芥蒂。

点赞有时也难免尴尬。朱正旭,南昌某国企员工,最近,他就遭遇了烦心事——被自己所在的品牌部经理批评了一顿,原因是他给销售部经理的朋友圈点赞了,而这两位经理私下里一直较着劲儿。经历此事后,无时无处不在的微信点赞,让朱正旭觉得时空错乱,模糊了生活与工作、家里与单位的界限。他说:“身边很多人下班后一整晚都在刷朋友圈,这里点个赞,那边留个言,本该用来休息的时间被切割得七零八碎,也没心思多陪陪家人。有人不断给同事点赞,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己还在办公室上班的错觉。”

“赞”与“不赞”很纠结。对“好友”发的新鲜状态,不少人常会在“赞”与“不赞”之间纠结、犹豫,浪费时间与精力,但事后再跟对方聊起此事,却发现别人对你点赞的“存在”或“缺席”很多时候浑然不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杜骏飞认为,对于点赞,在意的人会很看重,不在意的人就无所谓,“点赞如果处理不慎、不当,也会带来社交麻烦。希望微信能多设计一些点评按钮,方便用户使用,丰富情感表达方式”。

不点行不行?

被点赞太多——受不了。朱淑群,北京海淀某中学教师,曾被微信“发现”按钮上出现的100多个未读消息提醒吓了一大跳,“我现在基本上不点赞,感觉患了‘点赞恐惧症’。”朱淑群说,点赞能表达个人情感,加强联系,但过度点赞、无节制地点赞,会让人耗神费力、心思不定。

被点赞太少——不舒服。王芳婷,深圳某外贸公司任职,有件事让她很郁闷:发的朋友圈很少被点赞,即便是精心挑选的名言警句,或者精心修饰的生活照,好友都不点赞。就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杜骏飞认为,别人给你点赞,表达的是认同,但若希望每条信息都被点赞,未免要求过高,“点赞是一种正向激励,有时候对方不点赞,并不意味着不认同你的状态。” 

从不点赞——找不出点赞的动力。张芮,北京工业大学辅导员,她从未在朋友圈点赞过,即便是对父母、领导、同事的微信状态,她也“惜赞如金”。问及原因,张芮表示:“我实在找不出点赞的动力,那些萍水相逢的普通朋友,不缺我这一份关注;至亲密友晒在朋友圈的很多事,我都是知晓者、参与者,不需要再去点赞。”

点赞——为刷存在感。刘世红,江西某县基层科员,去年6月,他在去省城借调期间,认识了一些在省直机关工作的“老表”,加了微信后,他经常给这些人的朋友圈点赞,几乎条条不落,“说实话,我点赞更多是为了刷存在感,希望他们能看到我的关注,记得我这个人。至于说我理解或认同他们的所言所想,这个倒不一定”。

不点赞——担心关系变生疏。还是那位刘世红,去年底,刘世红单位加班多,每天连轴转,朋友圈根本顾不上,前后将近一个月都没点过赞。“刚开始我担心,由于长时间没给在省城工作的老乡们点赞,关系会变得生疏,但过年聚会时再碰到他们,发现对方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对是否被我点过赞,压根就不在乎。这时,我才意识到,总在线上盲目点赞意义不大,关键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份实诚与自信。”

针对“点”与“不点”的纠结,杜骏飞教授认为,不是所有的点赞都是对你的支持,也不是所有的不点赞都是对你的忽视。对点赞者与被点赞者来说,内心都应真挚、朴素、有定力。刘聪慧则认为,科技的本质是让人生活得更简单、更方便,微信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如果点赞背离了初衷,成为人际交往的负担与麻烦,甚至变成“情感绑架”,那这个赞,还是少点甚至不点为好。

如何不跑偏?

朋友圈是一个好友圈,作为一种无声的情感表达,在朋友圈里点赞,其本意是认同、赞赏、鼓励,有助于加深“好友”之间的感情联系。

在网络社交的特殊语境中,微信朋友圈里的“赞”,早已超出其最初的符指意义,成了一种几乎能表达所有态度的符号:有人看到朋友喜结良缘而点赞,看到朋友与伴侣分手竟也点赞;有人换新工作会被点赞,换个发型同样也会被点赞;有人看到朋友大病初愈点赞,看到朋友违章停车受到罚款也随手点赞……这样一来,就让原本值得珍视的“被赞”变廉价了。

随着朋友圈打破公私界限,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功利色彩:有的下属每逢上司发帖必点赞,有人利用点赞跟同事套近乎,有人甚至根据点赞来划分自己在单位里人际关系的亲疏。如何在朋友圈里点赞,已经成了一个有压力、难摆脱的包袱。

应当承认,每一个“赞”,背后都有一位真实存在的关注者,但这种关注并不一定可靠。与其用“点赞”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别人的关注或者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还不如打几个问候电话、来一次当面聚谈更好。通话或许时间不长,也无华丽词藻;聚会或许时间短暂,缺少美酒佳肴,但那份真实的感觉,远比“点赞”这个心形的符号显得实在。

网络终究是一个虚拟世界。对朋友圈的使用,不能偏离其私人属性,在朋友圈里点赞,应把握有限、有度、有用的原则。正确的“点赞”,是在合乎语境的情况下,通过“点赞”这一社交符号来促进双方交流和情感沟通。

一方面,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处世,既充分表达自我,又考虑他人感受。点赞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一味刷存在感;被赞者亦不必过于把“赞”放在心上,更不该因为少了谁的点赞就心生怨念、胡乱猜疑、自寻烦恼。

另一方面,要学会注重使用复合型交流方式,实现虚拟世界中的“点赞”与现实中面对面互动的结合。同时,相关部门和微信平台应加强监管,努力扫除盲点,不给虚假宣传、广告推广者可乘之机,避免虚假承诺、玩文字游戏等乱象。如此,才能让点赞有意义,大家也能活得更真诚、更轻松。

改编自5月26日《人民日报》文章《微信点赞,你累不累?》和《点赞不该跑偏》,原作者分别为齐志明、北岸。 

编辑/统筹:王向令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